爬树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爬树蕨 |
中文名:爬树蕨 拉丁学名:Arthropteris palisotii (Desv.) Alston 界:植物界 门:蕨类植物门 亚 门:真蕨亚门 种:爬树蕨 命名者及年代:(Desv.) Alston,1956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 (2013年9月2日)——易危(VU) |
爬树蕨(学名:Arthropteris palisotii (Desv.) Alston)是肾蕨科、爬树蕨属植物。根状茎细长,蔓生,攀援如藤状,可达2-3米,被鳞片,鳞片卵形。叶二列互生,相距约5-10厘米;柄长1-2厘米,被鳞片,以关节着生于蔓生茎的叶足上;叶片披针形,长20-45厘米,中部宽4-8.5厘米,一回羽状,羽片约30-40对。叶脉明显,侧脉自主脉斜向上,一至数回分叉,在基部上侧的为羽状,小脉不达叶边,先端有纺锤形水囊。叶纸质,干后褐色或褐绿色,两面近光滑,仅主脉及小脉上略有棕色短节状毛疏生。孢子囊群圆形,直径约1毫米,生于 每组侧脉的上侧小脉顶端,离叶边不远或有时达向主脉1/3处;囊群盖圆肾形,红棕色,无毛,宿存或早落。
爬树蕨为广布于东半球的热带攀援蕨类,分布于中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冲绳以南)、琉球群岛、波利尼西亚、澳大利亚及热带非洲。攀援于海拔250-600米的林中树干上或岩壁上。
爬树蕨在中国被佤族用来治疗老人便秘。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易危(VU)。 [1]
爬树蕨形态特征
根状茎细长,蔓生,攀援如藤状,可达2-3米,被鳞片,鳞片卵形,黑褐色,长尾头,边缘有睫毛,盾状贴生。叶二列互生 ,相距约5-10厘米;柄长1-2厘米,被鳞片,以关节着生于蔓生茎的叶足上;叶片披针形,长20-45厘米,中部宽4-8.5厘米,一回羽状, 羽片约30-40对,互生,相距1-1.3厘米,近无柄,平展或略斜展,以关节着生于叶轴,叶轴上面有浅纵沟,下面圆形,密被棕色腺毛及小鳞片,中部羽片披针形,有时呈镰刀状,长2-4厘米,宽约1厘米,先端钝圆,偶有渐尖头,基部不对称,上侧平截,常为耳形突起,通常紧靠叶轴,下侧斜楔形,边缘浅波状或有明显的钝锯齿,下部数对及顶端一片羽片较短小,下部羽片有时向下反折,略疏离。叶脉明显,侧脉自主脉斜向上,一至数回分叉,在基部上侧的为羽状,小脉不达叶边,先端有纺锤形水囊。叶纸质,干后褐色或褐绿色,两面近光滑,仅主脉及小脉上略有棕色短节状毛疏生。孢子囊群圆形,直径约1毫米,生于每组侧脉的上侧小脉顶端,离叶边不远或有时达向主脉1/3处;囊群盖圆肾形,红棕色,无毛,宿存或早落。 孢子为黄褐色,二面体型,单裂缝,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肾形,大小约36.8微米×51.4微米(15个孢子大小的平均值),具褶皱状周壁,黄褐色;但周壁易脱落,故常见无周壁、外壁表面光滑的孢子。
爬树蕨近种区别
爬树蕨近似于桂南爬树蕨(Arthropteris guinanensis H.G.Zhou & Y.Y.Huang),不同在于桂南爬树蕨叶片较小,线状披针形或线形, 顶端羽状渐尖,羽片较小,基部明显耳状;孢子囊群无盖,着生于近侧脉分又处。
爬树蕨产地生境
爬树蕨为广布于东半球的热带攀援蕨类,分布于中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冲绳以南)、琉球群岛、波利尼西亚、澳大利亚及热带非洲。在中国分布于台湾、海南(白沙、陵水、保亭、儋县)、广西(百色、龙津、宁明)、云南(河口、马关)。攀援 于海拔250-600米的林中树干上或岩壁上。
爬树蕨生长习性
孢子萌发
孢子的萌发率都很低。爬树蕨孢子播种培养5天左右能看到明显的吸水膨胀,孢子内有黄色油滴,叶绿体出现后黄色油滴渐变消失;8天左右萌发,萌发时先从裂缝中开裂,接着长出一绿色细胞;与此同时,绿色细胞的底部长出一条几乎垂直的假根,假根白色透明不具叶绿 体;随后分裂的原叶体原始细胞从萌发孔伸出,其分裂面与假根垂直,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Vittaria-型),孢子壁宿存于基部。
丝状体
孢子萌发后,原叶体原始细胞连续3-8次横向分裂排成单列丝状,形成3-9个细胞的丝状体,有的直,有的弯曲;细胞长度明显大于宽度,呈桶形。丝状体以单列细胞居多,偶见双列丝状体和多列丝状体,但不分枝。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丝状体细长,多数为不规则弯曲, 细胞为长圆柱形,叶绿体稀少。
片状体
播种27天左右,丝状体顶端细胞不仅横向分裂且纵向分裂,原叶体从一维的线状(丝状单列细胞)向二维的平面(多列细胞)发育,标志配子体发育进入片状体阶段。顶端细胞的长轴平行于丝状体,反复纵向横向分裂形成的子细胞长条形,形成匙形的片状体。片状体大多 为不对称状,其边缘细胞排列较整齐,顶端细胞上一般都不长毛状体;片状体达3-7个细胞宽时,前端边缘细胞出现斜向分裂产生倒圆锥形 的分生细胞,发育成为生长点,不断分裂形成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逐渐使片状体阶段进入到原叶体阶段;片状体的假 根增多,但无毛状体出现。
原叶体
播种60天左右,能观察到片状体前端及其后的分生组织先进行纵分裂,再进行横分裂,左右两边细胞分裂快,形成原叶体的两翼,前端凹口深陷(有的前端还有裂口)幼原叶体不对称,随着生长,成熟时发育为对称的心脏形原叶体。原叶体发育方式为三叉蕨型 (Aspidium-type)。幼原叶体在基部长出多条假根,边缘不整齐,其边缘及前端都长有毛状体。爬树蕨成熟原叶体前端的毛状体长得疏些,而桂南爬 树蕨的则长得密些。成熟的原叶体为绿色或深绿色,叶绿体含量丰富,沿细胞壁分布。在液体培养基中,细长的丝状体上 有时会长多个幼原叶体,但未观察到这类幼原叶体发育为成熟原叶体。爬树蕨成熟的原叶体为阔心形。
毛状体
爬树蕨出现毛状体的时间都较晚。毛状体始出现于幼原叶体,分布在边缘和背腹面,由营养细胞向外突出产生,大多数为单细胞的乳头状毛;毛状体内具少量叶绿体;毛状体长15-20微米,宽3-6微米。
假根
爬树蕨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从孢子萌发开始出现假根,假根白色透明,无叶绿体;萌发时一般只产生一条假根,随着发育过程的进行,在丝状体、片状体的基腹部不断有假根长出。成熟的原叶体上,假根密集分布在原叶体腹面远生长点端。假根不分叉;大部分假根直立 且粗细均匀,呈长管状,但也有的假根末端膨大,近球形。
性器官
爬树蕨的精子器和颈卵器的类型为同型孢子薄囊蕨类的一般类型。播种75天左右开始产生性器官,雌雄生殖器同体,精子器先于颈卵器出现和成熟。精子器位于原叶体腹面的假根丛中,与近生长点端的颈卵器接近。精子器大小不一,侧面观截圆形,顶面观呈圆形,由3个 细 胞组成——基细胞、环细胞和盖细胞,高约35微米,直径约30微米。颈卵器位于原叶体腹面生长点之下到假根之间,数目不多,侧面观为烟囱状,有4-5层细胞高,顶面观为铜钱状。精子器成熟时,盖细胞裂开,精子逸出并借助原叶体表面的水膜游入颈卵器,完成受精 作用 。
爬树蕨主要价值
爬树蕨在中国被佤族用来治疗老人便秘。 爬树蕨
爬树蕨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