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爱的教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品,作者是爱德蒙多·德·亚米契斯。书名为 Cuore,意大利文即“心”之意,直译是《考莱》。夏丏尊将之译作《爱的教育》[1],成现在普遍采纳的中文名称。

该书于1886年10月18日出版,甫面世即大受意大利教育界欢迎,差不多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册。到二十世纪初,其在意大利已再版三百次,且出现多种语言的译本,成为全球知名的文学作品。

内容

《爱的教育》时代设在意大利统一,当中包括不少爱国情景。内容主要是纪录一位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从1881年十月到次年七月的十个月日记,日记不是每天都写,内容包括小男孩学校及家庭生活的一点一滴、以及同学间的琐事。当中加插他的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每月一则(最后一个月除外)共九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每月例话”。全书共一百篇文章,按日期排序,按月份分节。

文章主要传达情感教育,有亲子之爱,师友之情,高尚人格及爱国情怀[2]。其中《少年笔耕》、《寻母三千里》(Dagli Appennini alle Ande)等段落尤为知名。

人物

注:以下中文人名均以夏丏尊译本为准。

谛尼(Bottini)一家

  • 安利柯(Enrico):讲述者和主角。普通学生一名,热衷于在课堂学习及结识朋友。
  • 亚尔培脱(Alberto):安利柯的父亲,一名技师。表面严厉但内心十分疼爱子女。
  • 勃谛尼夫人:安利柯的母亲。传统的家庭主妇,坚强而有爱心。
  • 雪尔维(Silvia):安利柯的姐姐。她也很关心安利柯及其学业,曾经无私地放弃跟朋友出外而留在家中照顾在床上生病的他。
  • 安利柯的未命名弟弟:在代尔卡谛女士的指导下学习。

安利柯的同学

  • 安东尼·阿拉勒柯(Antonio Rabucco):因父亲的工作而被称为“小石匠”,是班上最年幼的男孩。
  • 尔耐斯托·代洛西(Ernesto Derossi):班级的常年冠军,他每个月都在班上获得最高奖牌。他是一个天生的学霸,不需要花太多努力。尽管他很有实力,但他很谦虚而且不傲慢。
  • 卡隆(Garrone):友善的硬汉。他保护他的弱势同学耐利和克洛西,而且因是班上最年长的男孩,是班内的主持公道者。
  • 泼来可西(Pietro Precossi):其当铁匠的夫亲常无故打他。后来,他努力学习足并最终在课堂上获得亚军奖章,他父亲也不再殴打他。
  • 卡罗·诺琵斯(Carlo Nobis):傲慢,因为他的父母很富有。然而,当卡罗侮辱培谛及其煤矿工人父亲时,他的父亲强迫他向培谛道歉。
  • 斯带地(Stardi):他和华梯尼是代洛西的常年奖牌挑战者。虽然他没有很多书,但他喜欢看书。
  • 培谛(Betti):一名煤矿工的儿子。
  • 华梯尼(Votini):获得最高奖牌的最有力竞争者,其他人一眼就看出了他对代洛西的羡慕。
  • 克洛西(Crossi):头髪红色,有一只跛手。通常是被恶霸欺负的受害者。
  • 耐利(Nelli):驼背也因此常受欺凌。卡隆成为他的保护者。
  • 科拉奇(Coraci):来自意大利南部格拉勃利亚的黑皮肤男孩。
  • 卡洛斐(Garoffi):药剂师的儿子,一有机会便拿出钢笔尖、画片、火柴盒等小物件拿出来和同学做交易。
  • 勿兰谛(Franti):糟糕的学生,全能的混蛋,专制造麻烦,讨厌学习,讨厌他的同学和老师,并嘲笑可怜的人或事。他之前已被另一所学校驱逐出来,转到这所学校后,又因点燃一个导致巨大爆炸的鞭炮,再次被学校开除。

老师

  • 配巴尼(Perboni):一个善良而和蔼可亲的男老师,他很少生气,但在他们做错的时候对学生严厉。他是终身单身汉,认为他的学生是他的家人。
  • 代尔卡谛(Delcati):安利柯的上一年级女老师,现在教他的弟弟。

评价

夏丏尊在译序有这样评价:

......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这书一般被认为是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以为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应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

视频

爱的教育 相关视频

5分钟看完一本书之《爱的教育》
光说读书--《爱的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