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父亲那双手(王双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父亲那双手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父亲那双手》中国当代作家王双福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父亲那双手

父亲有一双粗糙结实、长满老茧的手。

孩童时,好奇心常常促使我拽过那双手,认真地端详研读。只瞅见那双手像院里长的那颗老榆树的皮,皱皱巴巴的,却半天也读不懂它的真正含义。 长大才知道,那双手刻满了父亲的辛酸劳累,也雕足了全家的酸甜苦辣。

记忆里,父亲很早就在村上的粉坊里做活,一做就是二十多年。记得那时的粉坊主要有两项营生,一是喂了大大小小的上百头猪,再就是人工做粉条。记得那时,常常有一架一架的黄格灵灵的粉条挂满偌大的晒场。太阳一照,晶莹剔透,飞流如瀑,好一道靓丽的风景!谁曾想到,这绝美的作品竟出自父亲那双粗糙的手!当小伙伴们惊叹这奇特的风景线时,我常常昂了头颅挺了鸡胸不无自豪地炫耀:是我爸做出来的!是我爸做出来的!

粉坊里,不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有活儿。父亲的勤实在村上是出了名的,他深深懂得“一天之计在于晨”的哲理,总是凌晨四、五点钟,在儿们酣眠呓语声中,就急急起床,披星戴月地去上工。


父亲穿了白白的大围裙,把袖儿挽得高高的,就开始做活。倒缸、捞料、碾磨、冲浆、灌包、打粉、下条、出锅,一道道紧张繁杂的工序被那双手一一降服。晌午时节,你便会望见一架一架的黄色飞瀑挂于湛蓝湛蓝的天空之下,收获的喜悦同时也挂满了父亲的脸庞。后晌上工后,父亲再泡玉茭籽儿,洇红薯片儿,备办明日的活儿。

父亲没明没黑地受累,身体很是消瘦,常常咳嗽得出不动气,却一日工也舍不得耽误,更舍不得丢下粉坊这个营生。母亲说,生产队里一个壮劳力一年也只能挣到三百多个工,而在粉坊里你爸能赚回四百个工哩!为的是年底不落个欠款的户,为的是养儿育女。我这才知道,靠父亲的那双手,养育了全家七口的吃喝穿戴和我们兄妹四个的念书开销。

孩童时期,记得粮食非常困荒,好在父亲是一个调食的高手。春天,树枝儿一发绿,父亲就一眼一眼地往树上勾,终于勾来了全家老少的希望。夏天更是觅食的好时机,父亲总会弄回家一大堆一大堆大自然的食物。 记得常常看见那双粗手擎了长长的钩镰伸入天空探入树冠上,“咔嚓咔嚓”地扒下一大堆绿色的希望:杨叶儿、柳茆儿、榆钱儿,还有白白的一嘟噜一嘟噜的槐花。这些天然食品被父亲择洗干净,上笼一蒸,配上粗粮,就变成了可口的吃食。待家人吃上几日吃腻了,父亲便又来了花样。又见他掂了个大竹篮儿,走上田边地岸,一会儿便薅回一大篮子野菜,荠苗、苣苣菜、马齿苋、刺勃楞,经那双粗手加工后,墨绿墨绿的野菜就变成了石桌上的抢手货,常常把我们一个个食得胀了个大肚,饥饿的感觉便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瓜桃李枣遍地都是,父亲隔三差五总要掂回一袋瓜果之类的吃食,我们兄妹几个就痛痛快快地吃。粮食倒是省下了,但那肠胃却抵挡不住。先是肚里叽里咕噜直叫唤,象吞进一窝鸟雀儿。再就是咚咚咚地跑向茅房“哧留哧留”地拉稀。常常因为那玩意儿来得急,“哧留”一声拉了一裤裆。兄妹几个就扯了公鸡嗓门大咒父亲,呵斥他说:“你个死爸爸在哪儿捡回来的烂东西,真是活糟贱人!”

父亲抿嘴一嘻,说:“不用乱,有法哩!能让你都一直屙?有法哩!”只见他一溜烟出去,一会儿便薅来一捆叫“湿足草”的野菜。父亲把“湿足草”用沸水一过,切碎后放入调料,又扫通火炉,架起鏊子,取玉茭面、白面加水搅拌成糊状。待火候一到,父亲往凸凸的鏊肚上一擦油,舀一勺面糊往鏊上一浇,只听“哧啦”一声就把鏊面浇了个严严实实,细看却匀匀称称,薄如锦缎。那馋人的香味就扑鼻而来,好香好香吆!

烧好几张,父亲一一平铺案上,摊入醇香的“湿足草”,卷成卷儿,再蘸上醋蒜,就成了香辣可口的饭食了。兄妹几个早已等不及,一个个伸出双手抢过这令人垂涎的“牙祭”狼吞虎咽起来。那个香劲呦,比起如今的“京酱肉丝”要美吃得多! 这种独创小吃,父亲给起了个很诙谐的美名,叫“蒜蘸蛤蟆皮”,真不知道他是咋想出来的!

说来也怪,吃过“蒜蘸蛤蟆皮”,那痢疾就止了,肚子给补了个熨熨贴贴。有了这灵丹妙药,树叶儿、野菜、果类我们就大胆地食,缸里的粮食竟象“聚宝盆”似的一年四季都是满满的。

如今想来,那个饥荒时期,其实家家都有一双类似父亲那勤劳壮实的手。不然,那一家家一窝一窝的蛤蟆老鼠似的娃崽,怎样能够一个个延活成人?

由于多年在粉坊泡缸里的水浸,父亲那双手的指关节终于染上风湿,一夜一夜的疼痛,五个指头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伸展。看着父亲那双手,我们一个个双眼都噙满了泪水。爸爸呀,假如你的双手不能动弹,咱全家该怎样生活? 好在父亲的手并无大碍,春秋依旧,冬夏轮回,一个个把我们兄妹几个都拉扯成人了。

父亲啊,你那双粗壮结实的手,为我们兄妹几个付出了太多太多!将小家比大家,我们伟大的民族,不正是靠了那成千上万无数双勤劳的手,才逐渐摆脱饥饿贫困、逐渐丰衣足食、逐渐富裕起来的吗?

父亲啊,你那双手分明是一架铁犁,为全家辟拓出一条条希望的生命线!

[1]

作者简介

王双福,笔名太枫,山西长治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