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斗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牛斗虎 |
牛斗虎, 又名「牛斗鼓」是一種模擬動物形體、習性的傳統民間舞蹈。[1] 流傳於盂縣一帶。相傳這種舞蹈是根據當地流傳的一則民間傳說而起源。牛斗虎以牛虎爭鬥為內容,形象地刻畫了老虎的兇猛威武,又頌揚了老牛忠厚倔犟,不畏強暴,英勇保護小主人的獻身精神。整個舞蹈由2人扮演牛,2人扮演虎,1人扮演人熊。牛皮與虎皮均以布製成,披於演員身上表演。伴奏由大鼓、大鑼、大鑔演奏鑼鼓點「霸王戰」。具有濃郁的傳統文化特色和鄉土氣息,成為元宵節之夜最受歡迎的節目。
基本內容
中文名:牛斗虎
地區:山西省
分類:民俗
基本簡介
山西省民間藝術文化遺產《牛斗虎》近百年以來,在山西省的祁縣地區流傳,每逢正月十五鬧紅火,特別是街頭表演社火時,為其伴奏的大都是清一色傳統的民間音樂曲目《牛斗虎》。大多數祁縣城鄉的人們在閒暇無事時,不論白天還是晚上都要鋪開攤子,鬧耍兒,唱秧歌、打《牛斗虎》。《牛斗虎》的傳承和祁太秧歌有着緊密相連的淵源。當初,先民們在田間勞動、休息和取得豐收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喜慶豐收,他們邊唱邊跳邊拍打,用以表達他們內心的喜悅。慢慢的隨之早期的秧歌和簡易的打擊樂器也就在勞動和生活之中誕生出來了。經過漫長的歲月,在生產勞動和生活的實踐中,不斷地進化演變,久而久之,形成了人們喜聞樂見,獨具地方濃郁特色的祁太秧歌。祁縣民間社火打擊樂「牛斗虎」也隨之開始在民間流傳。
「牛斗虎」又名「牛斗鼓」。起初屬於地方社火中的鑼鼓雜戲,沒有唱腔表白,只有模仿牛虎相鬥的動作表演,打擊樂在旁邊伴奏。這個古老的傳統節目在傳世的過程中,慢慢將動物相鬥的場面給失傳了,只留下了打擊樂伴奏的鑼鼓經也瀕臨消失。挖掘搶救「牛斗虎」的工作迫在眉睫。「牛斗虎」在祁縣地區的流行程度和地位曾經是家喻戶曉的。「牛斗虎」的演奏,從緩慢的節拍開始,逐漸加快加大打擊吹奏的力度和速度,中段達到激昂、熱烈的高潮,隨後便在活潑愉快的慢板中悠悠的結束。「牛斗虎」的扮相和服飾,打鬥動作的表演也是有其獨特藝術風格和魅力的,表演時可以是一對,兩對或是多對的打鬥。在不同的場合能進行不同形式的表演,不只限於打擊樂的伴奏上。
歷史來源
樓觀台鄉地處終南山腳下,森林茂密,常有野獸出沒。據八家莊老藝人趙振貴(1902年生)和尚萬仁(1911年生)回憶說:原來村子祠堂里有一塊木牌,上面記載着清光緒年間,村中有一位叫杜困的木匠。一天到終南山白龍寺去幹活,發現對面山坡上有一隻金錢豹弓背貓腰向山下窺視,他順山坡向下看去,原來一牧童正在山坡下放牛,他嚇出一身冷汗。還未喊出聲來,金錢豹已向牧童撲去,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老牛長哞一聲,用力將兩角向金錢豹頂去,於是牛與豹展開了一場生與死的搏鬥。最終金錢豹被老牛頂跑了。杜困目睹了這一激烈壯觀的場面,非常激動。當年正月耍社火時,他就編排了牛斗虎這個節目,為了便於表演,將金錢豹改為一隻猛虎。牛斗虎這個節目在八家莊相傳已有六代,第一代虎頭的扮演者即舞蹈的創始人杜困,第二代是杜困的兒子杜金成,第三代是尚忠,第四代尚廷忠,第五代趙振貴,第六代是趙明。
據祁縣文化館薛貴棻同志早在1984年在「山西劇種概說」上發表的《紮根於晉中農村的祁太秧歌》一文和《祁太秧歌音樂》(山西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記載,《牛斗虎》源自清末以來的祁太秧歌的傳統音樂。晉中秧歌的一些曲目和明朝萬曆年的刊本《玉谷調簧》里的兩首民歌極其相似,清朝康熙年間劉廷凱在《長留集》詩中也談到「孤笛橫吹南部曲,悲笳頻咽并州腔」,清乾隆年間徐昆所寫的《青主先生》一文中談到「余在陽城,得先生壽毛首卷一軸,仙品也。開首一書札云:「老人家甚是不待動,書是兩三行,眵如膠矣。倒是那裡有唱三倒腔的,和村老漢都坐在板凳上,聽什麼「飛龍鬧勾欄」,消遣時光,倒還使的。姚大哥說「十九日請看唱,割肉二斤,燒酒煮茄,儘是受用,不知真箇請不請?若到跟前無動靜,便過紅土溝吃兩碗大鍋粥也好。」根據上述三人所談言詞,就是原始的祁太秧歌了,《玉谷調簧》里的兩首民歌實際上也是秧歌,民歌秧歌沒有多大的差別,因太原晉中地區,太原秧歌沒也包括在祁太秧歌裡邊。[2]晉劇(中路梆子)很可能是吸收了晉中秧歌的音樂後才形成了一個劇種,書上談到中路梆子可能在清中期乾隆年間就初步形成,據此推斷,明萬曆年間民間所唱曲調即是晉中秧歌,因秧歌早於劇種,晉中祁太秧歌和「牛斗虎」同屬秧歌類,那麼祁縣「牛斗虎」在那個時候也可能就出現雛形了。如今,在祁縣地區傳留下來的民間打擊曲目了了無幾,好多的精華曲目沒能傳承下來。除為中路梆子、晉中秧歌演唱伴奏留傳下的打擊樂目以外,所剩無幾了。
參考文獻
- ↑ 武漢歌舞劇院. 每周品鑑幾百年非遺《牛斗虎》,一個大寫的服. 每日頭條文化. 2017-12-11 [2022-07-09].
- ↑ 傳承百年「牛斗虎」舞出時代精氣神,大眾日報,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