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牺牲阳极保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牺牲阳极保护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又称牺牲阳极保护法。是一种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具体方法为:将还原性较强的金属作为保护极,与被保护金属相连构成原电池,还原性较强的金属将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而消耗,被保护的金属作为正极就可以避免腐蚀。因这种方法牺牲了阳极(原电池的负极)保护了阴极(原电池的正极),因而叫做牺牲阳极(原电池的负极)保护法。

简介

两种不同电位的金属相互接触并暴露在水环境中,就产生电化学腐蚀,因为这两种不同电位的金属构成了一个微原电池。结果电位较负的贱金属腐蚀加速,电位较正的贵金属腐蚀率减缓。例如当金属铜和金属铁在水中接触时,铁比铜的还原性强,为阳极,被腐蚀。铜比铁的还原性弱,为阴极,不被腐蚀。这种腐蚀现象叫做原电池腐蚀。

评价

作为牺牲阳极材料,必须能满足以下要求:

1、 要有足够负的稳定电位;

2、 自腐蚀速率小且腐蚀均匀,要有高而稳定的电流效率;

3、 电化学当量高,即单位重量产生的电流量大;

4、 工作中阳极极化要小,溶解均匀,产物易脱落;

5、 腐蚀产物不污染环境,无公害;

6、 材料来源广,加工容易,价格低廉。

常用的牺牲阳极品种有镁基、锌基和铝基合金3类。

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锌的原子量是65.4,密度是7.14,化合价是2,具有420摄氏度的熔点。

锌是一种电位为负性的金属,它的标准电位是负的0.76V,在海水中高纯锌的稳定电位向负向游动偏移的,在PH值不同时,锌的腐蚀率也不一样,在PH小于6时和PH大于12时,锌的腐蚀率都较大;但是在6-12的PH值的范围内锌的腐蚀率比较小。

其中的杂质也会对锌的阳极腐蚀率跟阳极行为产生很大影响。杂质的存在,会形成局部的腐蚀电源,可以形成局部电池,这些电池可以使得锌的表面上形成氢氧化物,形成坚固的覆盖层防止进一步的发生溶解。这样形成覆盖层的方式 可以用在阴极保护系统中。[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