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狼山脚下“大碗茶”(海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狼山脚下“大碗茶”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狼山脚下“大碗茶”》中国当代作家海德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狼山脚下“大碗茶”

上篇:大碗茶,不仅仅是狼山脚下农忙时节的解渴必需品,乡村款待客人,喝茶时用碗,这是南通人的一种厚道……

狼山脚下静海街。

朋友相邀在“臻味茶苑”喝茶,茶苑主人季亚平女士笑脸迎客,那种优雅那种热情,犹如长江边的春风扑面而来,让炎热烦闷的夏天清凉了许多……我们围着茶桌落座,亚平女士尽茶主之宜,净具、置茶、沏茶、闻香、品饮,各个环节一气呵成,整个过程行水流水,一举一动给人有种说不出的高洁庄雅。这哪里是在喝茶品茗呀?分明是在欣赏传统的茶艺表演,举止动静之间皆是中国古典之美!

喝茶,自然谈论茶,我对茶知之甚少,基本算得上是“茶盲”。

大家谈起茶,谈得对花啜茶,谈得茶香四溢,谈得茶禅共味,谈得我不断举杯,细细品味其中的茶文化。亚平女士不时给我们续茶,袖珍般的茶杯,小巧玲珑,精致典雅。淡淡的茶色,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我发现一种现象,亚平女士从倒茶到续茶,提着茶壶蜻蜓点水似的,茶从来没有满杯,这啥情况?南通的风俗习惯,以满为敬,这是……?细心的亚平女士可能察觉我的疑惑之处,她笑着说:“茶七饭八酒满,又叫满酒浅茶,这是中国传统的待人之道。”在我国茶文化中有“酒满敬客,茶满欺客”的说法。“茶七”,客人来了,主人倒茶时,茶杯以满到七分为宜。酒和茶不一样,酒是凉的,客人接手时不会烫着,喝时亦如此。茶是热的,如果满杯,客人接茶就会烫手受伤。但若烫伤失手将茶杯掉在地上,杯坏茶泼,满地狼藉,让主客双方都感到难堪。所以给人敬茶倒七分,留下三分人情。饭八,我理解,客人来了,盛饭太满,那是对客人不敬,让人忌讳的。我们乡下逢年过节敬老祖时,烧香盛的饭高出碗面许多,呈半圆型馒头状。如此满碗的饭端到客人面前,会让客人想入非非,脾气大的将拂袖而去,从今往后“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门前大碗茶,沉淀着对乡愁的眷恋

路边石阶斜,春风轻轻拂过村庄,

茶香四溢间,年少时的又浮现……”

——香港著名歌星谭咏麟代表作“门前大碗茶”的歌声从不远处随风飘来,让我想起狼山脚下的“大碗茶”。

平时,家里来了客人,母亲说,您先坐会,我去烧茶。母亲用葫芦做的水瓢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倒进灶上铁锅里,在锅堂点火添柴。不一会儿,锅里水烧开了,从茶叶罐里抓了少许茶叶放进瓷碗里,用锅里开水冲泡,然后端到客人面前,“请喝茶!”继尔就坐在八仙桌旁,边喝茶边“港泊”(南通话,聊天),张家长李家短自家喜事别人丑事,啰哩啰嗦没完没了。这种碗,平时是家里吃饭盛汤用的碗,又叫红花碗,瓷碗外观装饰不是大红花,而是印着“社员都是向阳花”的字样,俗名叫大碗。这样的碗泡的茶,就叫大碗茶。小时候我也纳闷,客人来了,喝酒是用的杯,叫酒杯,喝茶为什么不用杯呢?原来酒杯是玻璃的,传热快,不宜泡茶,怕烫伤客人的手。酒,是凉的,玻璃杯喝酒,凉快!碗,是瓷的,厚实,传热慢,容量大,是喝茶最佳用具,所以叫“茶碗”。

“四夏”农忙,正是最炎热最高温的酷暑之际,人们整天浸泡在汗水中。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就是“四夏”农忙的真实写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忙于“四夏”的农民解渴最需要什么?大碗茶。

夏收时节,金色的田野,麦浪滚滚,一眼望不到边,丰收在望。在文人眼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对于乡间农夫来说,颗粒归仓,才是享受真正丰收的喜悦。那时没有收割机,全靠手中一把镰刀,把田里的麦子割下来,人挑肩扛运到生产队的大场上,脱粒扬净晒干收入仓库。我尚未成年,就经过这样收获的艰辛,汗流浃背,腰酸手疼,口干舌燥,渴望着队长休息的哨音……几位大婶用扁担抬着满满的茶桶来到地头,队长一声哨响,大家纷纷放下手中镰刀,犹如长江里的江豚跃出水面,奔向树荫下。端起婶子注进茶水的大瓷碗,“咕噜咕噜”一顿牛饮,抹抹嘴角,再来一碗,喝得畅快淋漓。犹如劳作了半天的耕牛,走近河边饮水,头闷在水里长饮,直到解渴才抬起头来,叫做“牛饮”。把人喝茶称作“牛饮”,说明人已渴到极限,“大碗茶”正好解除“燃眉之急”。送茶大婶子都是土生土长的乡下有心人,随手扯上一把薄荷叶,洗干净放入茶桶,清香四溢,凉爽无比。有时加些藿香,有时加些佩兰,有时加些竹心,变成名副其实的“凉茶”。这些绿色叶类,对于农村来说,比比皆是,垂手可得,对于解渴的人来说,久旱遇到及时雨,闷热吹来凉爽风。一碗茶,雨露滋润,驱散了夏收的炎热和烦燥,凝神提气,大家又奋不顾身扑进滚滚麦浪中。

著名作家浩然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艳阳天》,这部作品就有农忙时喝“大碗茶”生动描写,哨子一响,大家放下手中活儿,聚到地头,喝一碗茶、擦一把汗、缓一会劲……知名画家方增先由此画了一幅插图,图文并茂,维妙维肖地再现这一乡村夏收场景。

可见,“大碗茶”不是狼山脚下独有风景,而是中国广大农村的普遍现象。

香港歌星谭咏麟歌声断断续续地飘来——

“快乐和忧伤,都被那碗茶温柔滋润。

大声唱着歌,幸福洋溢在心底。

歌声伴着茶,故乡的美舞动时光……”

据说,这种田间“茶桶供饮”还是从城镇“街头茶缸”演变而来——过去,南通城一些商店,特别是“老虎灶”,也就是人们来灌开水的“汤水炉子”门口。每到夏天,一大早烧好茶水,倒进茶桶或茶缸里,再备一盘清水和几只茶碗,摆在店的外面,供路过和干苦力的人解渴饮用。那时的南通城很小,局限于五桥之内,北濠桥是解放后才建的。商店门口摆放“大碗茶”,体现了南通的厚道与好客,也就是今天津津乐道的“爱心”。“爱心之举”流传很快很广,郊区农家择善而从,纷纷效仿。在夏收夏种时,烧好一桶茶水,带到田间地头,劳动歇力之余饮用解渴。我们“大碗茶”田头供饮时已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仍然是生产队集体劳动期间,没有随身携带的茶壶水杯之类。如果出现了一只绿色的军用水壶,一定会引起众人羡慕的目光,这是最时髦最可爱军人的象征。成语说,望梅止渴,大姑娘小嫂子看到军用水壶,不仅不能解渴,愈加火急火燎,心里更渴了,能嫁给“最可爱的人”,将是一辈子的幸福。农忙休息时,聚在树荫下,喝着大碗茶,聊着百家事,倒也其乐无穷。有一天,大家要我讲个故事,当时我初中毕业,在生产队还算个“秀才”。我就出了一个谜语“身在半山一大篷,泡在热汤色变红。每逢接客先出场,浅斟细品味正浓。”让大家猜猜是什么?大家猜来猜去,总是猜不着。喜欢说笑话、“恶作剧”的“洋岛侯”,是个光身汉,看着长得好看的大姑娘、小婶子堆坐在一起,怪声怪气地重复了一遍说:“让女人猜,肯定猜得到!”接着不怀好意地一笑。不知联想到什么?让那些年轻的女人的脸,一下子变得像旁边树上挂的熟柿子,通红通红。坐在我身边的本家婶子目光如炬,盯着我说,看你平时文文雅雅,说什么乱七八糟地戏弄我们?说罢就伸手揪我耳朵。我慌忙一让,没想到跌到另一位何姓婶子身上,她顺手挠我痒痒,吓得我跳了起来说:“天地良心,我没有戏弄你们,别听洋岛侯瞎说。他猜不出来,在捉弄你们。”那你说说,这是什么?“大家刚才还喝着呢!是我们的好朋友。”我说。好朋友,什么好朋友?好朋友,还能喝?大家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茶叶,就是刚才大家喝的大碗茶,没有茶叶怎么泡成茶?我提醒着。大家仔细想想,谜底是不是茶叶?大家想了一会儿,恍然大悟,是茶叶,不错,是茶叶!一群小婶子群起而攻之,要剥“洋岛侯”裤子。逃为上策,“洋岛侯”急中生智,连忙跳进旁边河里……

中篇:茶叶妙用,有机增加了茶水的醇美香甜。除此之外,还有添喜辟邪之风俗,我最难忘的自然是五香茶叶蛋……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醇厚的香味儿……”

199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前门情思大碗茶”优美动听的歌声,带来了无数人对“大碗茶”的思念。

我想到童年喝的大碗茶,那时我们生活在长江边偏僻的小乡村。蝉声高歌的盛夏,母亲从墙旮旯旁摘下一把藿香叶,到河里洗干净,用开水泡在钵头里。年少的我们对茶叶知之甚少,客人来了,母亲从纸包里取出少许茶叶,锅里烧开水,现烧现泡招待客人。狼山脚下的口语“烧茶”待客,不叫“泡茶”,泡茶,没有“烧茶”热情。一旦客人来了,就要随时烧开水,烈火般地热烈,开水似的热情,也就是一定要等“客来”才“烧茶”的缘故。随时随手烧茶,体现了厚道好客的南通人对客人的尊重,正应了流传民间的一句老话“人来泡茶,客走扫地”。调皮的我们在外面玩累了,打着赤膊,光着脚,踩着滚烫的泥土,满头大汗地回到家中,用“红花碗”喝着母亲早晨泡的藿香茶,咕噜咕噜,一口气喝得碗底朝天。那种畅快,那种淋漓,那种清凉,沁入心脾,舒服得“没得魂”。虽然没有茶叶,省下茶叶待客,新鲜的藿香叶子泡成的茶,淡淡的清香,浅浅的绿色,这是世界上最廉价最解渴的凉茶,实至名归的本土特产“大碗茶”。看似不起眼的藿香,还有顺气的功效。肠胃积食不畅了,喝一杯藿香茶,会缓解很多。当然与天生好动的我们小孩无关,对那些体弱有病的人群,还真是瞌睡遇到枕头——求之不得呢!


粗茶淡饭,南通人的生活习惯,也是狼山脚下乡村的生活方式,饮茶也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亲友登门,以茶相待;男婚女嫁,以茶为礼;砌房造屋,茶叶奠基;供神谢土,洒茶为祭。茶之为礼,古今皆同。旧时,南通的“订亲”是兴聘礼的,又叫“行茶礼”,聘礼中必有茶叶。男方向女方求婚叫“讨茶”,女方受聘则叫“受茶”。有一年,邻居何姓人家女儿出嫁,男方聘礼合包红红的满满的,媒人“领合”,放在女方的堂前高柜上喜气洋洋。大喜的日子,繁忙之中没有在意,饱满完整的合包,喻意“完完美美、圆圆满满”。如果当众拆开,一有不相信男方诚心之嫌,二有拆散分开不吉利之意。待夜深客散,拆开合包,怎么没有茶叶?女方家长心生不快,这是什么意思?茶叶,是茶,谐音“长”,平时生活可以淡如茶,男女相爱,但愿地久天长。婚姻,人生的头等大事,特别是女方家长更是殷切希望,嫁出的女儿,不是泼出去的水,常回家看看。女方家长肚量还是大的,虽有不快,没有表现在脸上,可能是男方一时疏忽,用了糖果代替也是好意,甜甜蜜蜜。南通地区有“谢媒”的风俗,男女婚姻成功以后,新婚夫妇和家长一定要感谢媒人,在谢媒的礼品中,和聘礼一样,茶叶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谢媒送茶是狼山脚下“茶礼”的一种延伸,以茶为礼,是南通人古往今来的一种情怀。何家人没有计较新婚大喜时合包中“无茶”,谢媒送礼时以茶为尊,不知媒人心里有何感想?谁知,一年过后,女婿家喜添丁,一心想抱儿子,却是女孩。未能如愿,女婿一气之下外出打工,结果可想而知。女儿哭着回娘家,说男人在外另有新欢……女方家长联想到婚嫁那天合包中没有茶,认为当初就埋下了“婚变”的种子——这桩婚事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当然,这只是女方牵强附会,上纲臆想罢了,真的与茶又有什么关系呢?旧的观念根深蒂固,对于墨守陈规老思想的人要改也难啰!


狼山脚下还有一些关于茶的风俗习惯:小孩子受到惊吓,夜里发魔,无法入睡做恶梦,大人包点茶叶和米,放在小孩的枕头底下;走夜路怕遇邪,口里含上茶叶或者放在衣袋里,可以大胆地往前走;碰到一些“晦气”的触霉头的事,譬如鸟屎拉在身上、出门踩了狗屎,要讨茶叶混泡,以求大吉大利……

有一年夏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在家门口园沟头的一棵大杨树下玩。乡村临河而居,河边树木葱郁,树多鸟也多。小孩子顽皮,喜欢下河追鸭子、上树掏鸟窝,玩累了就在树荫下乘凉。突然,有人一声惊呼,“野侯,鸟屎屙到我头上了!”小伙伴野侯不信,反唇相讥:“胡说八道,哪有什么鸟屎?你的眼屎呵。”我们围拢一看,还真是,野侯的寸头上真有一小坨灰白色的鸟屎。这下子犹如马蜂叮了一口,可把大家吓坏了!鸟屎掉在头上,不顺遂,应了“祸从天降,大祸临头”的口语。野侯知道不妙,哭哭啼啼跑回家去。不一会儿,野侯娘拉着儿子到邻居家讨茶叶。我们觉得好戏子,跟在后面看“热吵(南通话,热闹)”。狼山脚下风俗,鸟屎拉在谁身上,谁晦气、谁倒霉、不吉利,最好的解除办法有两:一是“讨百家米”,煮饭食之;其二是“讨七家茶叶”,合泡饮之,均可解霉运除晦气。讨“七家茶叶”比“百家米”要省事,后来知道所谓“百家”不是真的一百家,超过十家即可。左邻右居听说鸟屎拉在身上,二话不说,要茶叶拿茶叶,要米拿米,那种热情空前少见,归根结底,这种古老风俗深入人心,乐于助人,举手之劳,远亲不如近邻。没多会儿,野侯喝了“七家茶”,又蹦蹦跳跳来到我们中间,嘻皮笑脸,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鸟屎掉在人的头上,首先是采取物理措施,就是洗头,剪几根头发,叫做“去晦气,要除根”。鸟屎掉在人身上,脱掉洗干净,或者把衣服扔掉。乡下人没有那么大方,没有那么阔气,那时买布做衣服除了钱,还得有布票,穿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衣服,怎么舍得扔掉?求百家米、或求七家茶,是最划算最经济最便宜的,还见证了邻里之间的情谊。由此看来,茶叶的作用非同寻常,不仅仅是待客礼仪之道,还是添喜辟邪之举。

那时,喝茶,我们叫做“吃茶”,喝,有点“穷态相”,好像多年没有喝过,犹如“大块吃肉、大口喝酒”,“饿急吼吼”的样子。客人来了明明是泡茶,偏偏说成“烧茶”。看似不合常规,其实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某地风俗某种说法,这就是一种区域人文现象,亦是一个地方独特的茶文化。

我家里有一只木制的茶桶,矮圆敦敦、红漆堂堂,粗看是一种普通家常用具,细看是一件精制工艺品。据说,这是我堂祖父陈金福亲手打造的,他绰号“金胖子”,是个远近闻名的木匠大师。这只茶桶釆用的桑树锯成的板,刨成一定弧度,没用一根铁钉,用竹梢子连接,圆底、木盖加提把做成的“桶”。茶桶,俗名叫“茶焐子”,源于清代的茶具,一个“焐”字高度概括了茶桶的作用,,用于保暖茶壶,防止热茶烫伤和茶壶受到磕碰。我家配套的是一把锡茶壶,看来也有年代了,依然锃光瓦亮,挺好看。平时不怎么舍得用,逢年过节才拿出来,放在堂前屋的高柜上。红通通的茶桶,在红腊烛燃起的光芒里,朝阳般地璀璨,更加显得华荣富贵。银光闪闪的锡茶壶,犹如晶莹温柔的月光,两者相映成趣,日月同辉,福满华堂。“茶焐子” 是空的,母亲在木桶里面填上碎棉花,把泡好的茶灌在锡茶壶里,放置茶桶中。锡茶壶四周用上碎棉花,保温性能更好,盖上桶盖,热茶放上一天一夜都不会凉,温热如初。茶桶,适合于野外劳动时人们解渴之需,可携带可保温随时饮用。茶桶,精致的外表,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们在饮茶的同时沉浸在茶文化的情趣之中,让枯燥乏味的农活儿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其实,我对茶叶最深刻最难忘的记忆,应该是茶叶蛋。

茶叶蛋,顾名思义,用茶叶煮的五香蛋。乡村的孩子能吃上茶叶蛋,理当是最奢侈的事,每年都是立夏日。一大早,母亲煮好白水蛋,前天晚上用扎鞋底的线编好蛋络子,放进熟鸡蛋到学校和同学去斗蛋,能不能获第一名?无所谓,主要是好玩。早饭,薄粥,就是“稀饭”,除了“咸小菜”,多了五香蛋。立夏,吃蛋,天经地义。五香蛋真的好吃,有滋有味,南通话,吃了打嘴巴都不放。那时,我们不知道绿茶、红茶、白茶、黑茶,只知道是茶叶,还是茶叶末。放进茶叶末煮的鸡蛋,带有浅浅的茶色,加点盐,咸有余香,茶味爽口。乡村的茶叶蛋,纯天然原生态,让我们记住了蛋,也知道了茶。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邻居施家老爹发现商机,自己煮茶叶蛋上街去卖。他别出心裁,把小煤球炉搬到街头,钢精锅里煮着茶叶蛋,热气腾腾,香味袅袅。“闻香止步”,一下子吸引了行人的目光,他的茶叶蛋供不应求。别看他小打小闹的小生意,乡间俚语“头发虽细,捋捋一大把”,日积月累,让他走上小康道路。几年下来,施家老爹靠卖茶叶蛋发家致富,把原来的居住的草棚棚,翻建成一座“鹤立鸡群”的两层小别墅。有人感叹“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施家老爹实话实说“是遇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不然,哪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

下篇:南通不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却丰富多彩。龙井茶叶天水泡,狼山顶上品茗,让我感悟“茶禅一味”'妙趣……

谁,弹拨的古琴,如此美妙动听?

——梅庵琴派传承人王娅妮。

王娅妮,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梅庵琴派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古琴声声清澈晶透,犹如狼山脚下的清泉般流淌,叮叮咚咚;又如苍茫原野吹来一阵阵轻柔的风,在臻味茶苑室内环绕迴响,与袅袅升起茶的香气拥抱相融,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温馨。典雅的茶桌,精致的茶具,弥漫的茶香,恰似远离红尘的海市蜃楼,让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茶友飘飘欲仙,如痴如醉。国家一级评茶师季亚平女士不失时机地一杯又一杯地给大家续茶,如数家珍地介绍茶的知识茶的典故茶的传说,让我们沉浸在茶文化江风海韵中,情不自禁地翻开南通一页又一页关于茶的历史……

唐朝初期,外地商人追江赶海,一江之隔的“徽商”率先把茶叶带进了南通。

南通,江海平原“鱼米之乡”,不产茶,茶叶属于“泊来品”。

军山茶,长在军山上,算得上本地茶了吧?应该算。严格地讲,南通仍然不能算茶的产地,小范围的种植些茶,连“自给”都满足不了,更不能销往外地,如何称得上“茶乡”?

那么,军山茶种植始于何时?说法不一,只能姑且听之,传说就传说而已。

一说,相传曾是秦始皇屯兵之地,故曰“军山”,时为汪洋大海中的岛屿。大陆来的士兵水土不服,军营驻地流行“疟疾”。有一黄姓士兵未殃及其祸,身体愈发强健,原来他闲时溜达军山南麓,常采茶树绿叶在嘴中嚼食,于是士兵们纷纷蜂拥而去采摘……军山茶来源最早的传说。

二说,相传明朝后叶,军山开山祖师法空和尚结茅庐于山麓,铲草辟径,便于每日讲经说法,发现净瓶水洒过之处,花草成长茂盛。将云游天竺时捎回来茶树苗种植。后来,围着寺庙种了一小块茶树,茶叶炒制后作庙堂饮品……随着寺庙没落,茶树随之荒废。

三说,南通民俗专家张自强曾写文章认为,1966年,南通市城建局派朱宝琪、张延生到军山选址筹建茶园。派人去福建武夷山采购茶树苗,用船渡海过江运回军山种植,成活率达八成,专人管理。政府重视,南通人开始了茶园种植“军山茶”,虽然是小范围尝试,没有成为大气候,缺乏规模,却填补了南通“无茶可种”的历史空白。

四说,据军山管理人员称,上世纪七十年代,来军山插队的知识青年,从对江的苏州东山引进了一批茶树新品种。2002年,狼山风景管理区重新补栽,目前栽培面积已达30亩。“军山茶”因其独特的色、香、味,被誉为“苏北第一名茶”。军山茶,以清明为界,分为明前茶、明后茶。《茶经》上说,开春的早茶若少女,明时的茶似少妇,而暮春茶则如老妇。以女人相比,一目了然,以“明前茶”为尊,山上天然生长,早晨雨露没有干涸时采摘,经过人工焙烤,得天地之精华,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茶禅一味”,我看到不少茶馆都挂着当地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墨宝。这个成语源于中国的禅宗文化,禅宗强调通过禅修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脱,而茶则是禅修的一种方式。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茶与人、人与心、心与心的相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去狼山采访,好客的育枚方丈热情接待。手抱刚泡的一杯浅茶,就觉到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品饮之间,想起了陆游一首诗“松风竹炉,清泉绿茶。夜深共语,舌尖留香。”大白天与素衣素袍的育枚方丈共饮,满口飘香,别有一番情趣。育枚告诉我,这茶是明前龙井,用天水泡的。怪不得入口生津,沁入心脾。天水?我登上山顶,看到寺庙外有几多敞口大缸,里面储存的天上下的雨水。经过沉淀而成净水,煮之泡上龙井,正宗的“龙井茶叶天水泡”,妙极了!笑起来神像弥勒佛的育枚方丈告诉我,好茶泡的水很讲究,一等一的是“天水”,就是缸储的雨水,经过一两年储期的冰雪冻结的水更佳。其次是经过明矾沉淀的河水,次之是井水。品茗、聊天,仿佛置身于红尘外的“桃源”。曾在上海佛学院任教的育枚谈笑风生,他说,你看我们的饮茶动作多简单,喝时拿起杯子,喝完了放下杯子,周而复始,说明了什么?于是我即兴拿起了茶杯喝茶,喝了放下茶杯,“一拿一放”,每个人都是这么喝茶,真的挺简单的。育枚笑了,又重复着喝茶的动作,“这里隐藏着人生的哲理呢,”育枚说,喝茶的“拿、放”动作,告诉人们,生活中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拿得起,放得下”,如此这般,再难再复杂的问题岂不迎刃而解了?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喝茶的学问还真不少呢!不由地让我吟起唐代诗人元稹的名词:“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中国茶成为与可可、咖啡风靡当今全球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那么,茶叶的始祖是呢?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氏在尝百草时,曾遇到七十二次中毒,最终通过茶叶解除了毒素,化险为夷,死而复生。说明了早在神农时期,茶叶的功效就被人们所认识,炎帝神农氏被公认为中国茶叶的发明者和始祖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指古代中国平民百姓每天为生活奔走忙碌的七件事,也是七件维持常生活的必需品。这种说法来源于宋朝,当时还包括“酒”,称作八件事。后来,觉得“酒”算不上必需品,到了元朝,被剔除了。七件事,全都是“吃”,吃,还真算人生头等大事,“民以食为天”。这七件事,不仅仅关乎饮食,还体现中国数千年的饮食文化,与平民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天天相连。茶,位于“开门七件事”之末,但客人临门,却是第一件事。自古以来,中国人待客之道: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虽有等级之分,不难看出,以茶敬客在待客之际是一种绝对不可缺少的重要仪式。

喝茶,喝得月淡风轻;

聊天,聊得海阔天空……亚平女士端来四式小食品,南通话叫着“小点心”,“来!尝赏茶点。”因为茶,“点心”变为“茶点”,说明茶已深入人心,凡是与茶相关联的食品,茶总在领先地位。比如茶食、茶饭、茶干、茶水等等。

那就说说茶干轶事吧,不得不说已有300多年的地方特产——南通白蒲茶干。茶干古名“菽乳干”,菽,在五谷中,指大豆,后来泛指豆类植物。就是“豆腐干”,选用大豆、甘草等十几种天然材料精制而成。茶干的得名,源自南宋末年。文人雅士喜茶品茗,三五好友相聚闲聊,各一杯清茶,配六七块豆腐干。豆腐干近似茶色,又配茶而食佳品,“茶干”之名浑然天生,脱颖而出。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白蒲闻到一股香味,一打听是白蒲本地生产的茶干。“闻香止步”品尝起来,龙颜大悦说“好,这东西实在好。”挥毫题了4个字“只此一家”。皇上钦点,白蒲茶干名声远扬,至今不衰。

茶,从古自今,植根于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过去的茶店茶馆恰似寥如晨星,现在茶庄茶座犹如雨后春笋。我发现都是女主人,让茶文化更加婀娜风姿绰约多彩……南通不是茶叶产地,茶叶何来?据悉,不少茶座主人在外地山区承包了茶场,直供南通市民,茶市场日益繁荣。

一把诺大的紫砂茶壶悬挂在某店门口,壶口清水飞流直下,源源不断……壶嘴朝里,没有面对进店的顾客,甚好。否则,谁还敢迈进该店半步?原来,这里也藏有玄机。老人们讲,如果在饮茶品茗时,主人倒茶时把茶壶嘴对着客人,不待续茶结束,客人就会拂袖而去。为啥?主人已下逐客令,死皮赖脸地呆着,尴尬之极,面子何堪?哦,饮茶的规矩还真多,倒茶壶嘴如若对人,预示客人不受欢迎,激流勇退,一笑了之。如今,茶庄门前罗雀,鲜见人来客往,生意咋做?经营方式与时俱进,线上直播、网络直销、快递直达,照样红红火火。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时代不同了,茶市场“常”胜不衰。

曾经的“大碗茶”一去不复返了。季亚平女士说,她的茶苑在狼山脚下静海街,店门口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那天,她说,也想继承南通茶馆老传统,发扬光大,在店前摆一大缸,泡上等的茶,供来往行人解渴之需。我笑着说,还是免了吧,你看街上还有几多行人?人迹稀少,车来车往一阵风;现在超市到处都是,饮料品种繁多,谁还稀罕大碗茶?过去喝大碗茶的都是推小车拉板车的“脚夫”,现在哪里寻得到这些社会底层的步行者?我是巷子里掮木头——直来直去,有啥说啥。众茶友听后,纷纷点头称是,“大碗茶”已退出历史舞台,挂在博物馆的展板上。普遍兴起的是室内饮茶品茗,典庄雅致,具有文人气息。不管哪个企业,无论规模大小,你一进门,老板总会先邀你饮茶,“开门见茶,关门品茶”,这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时尚。

有茶的日子,真好!

茶味不浓不淡,时光不急不缓,撷一缕茶香作伴,守一窗春色明媚,让寻常生活充满了烟火气。茶,就是这么神奇。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情绪的淡化,一种心灵的沟通。一杯茶,让我们在繁杂喧嚣的人世间,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让灵魂在茶香中洗礼和升华。以淡泊、平和、宁静姿态面对生活中的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的挑战,迎接更加美好未来

“壶小有天地,茶清无是非。”

——中国人越来越喜欢茶了……[1]

作者简介

海德,文化学者、作家、资深媒体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大学文化,文学学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