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猊鼻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猊鼻溪
图片来自THE GATE

猊鼻溪(日语:猊鼻渓げいびけい)是北上川支流砂铁川中游的溪谷,位于日本岩手县一关市东山町,溪谷长约2公里。溪谷两岸的峭壁高达50多公尺,最高达100公尺。附近有东日本旅客铁道 (JR东日本)大船渡线的车站猊鼻溪车站
猊鼻溪[1]两岸高100公尺的石灰岩壁纵向延伸2000多公尺。其动态多变的岩壁和自然风光作为日本百景之一,是日本屈指可数的名胜观光地。加上其四季多彩的景色也魅力十足。猊鼻溪非常受欢迎的旅游项目是小舟游船。在90分钟内将溪谷中的名胜巡游一圈的游船之旅,可以欣赏到春天的樱花和秋天的红叶。

历史

[2]大正14年(1925年)10月8日,作为岩手县第一号“指定名胜” ,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国家级自然、历史名胜地), 1927年被选为“日本百景”之一。并与“嵯峨溪”、“耶马溪”一起被称为“日本的三大溪”。

地形地质

猊鼻溪谷(北纬38°59.1',东经141° 15.5')形成的地质年代为古生代的后期的二叠纪(距今2.9~2.5亿年),属河流不断侵蚀上升的地面而形成的“先行谷”。溪谷内水位高度为海拔30公尺。溪谷的两岸分别有“藤岩”“壮夫岩”“锦壁岩”“明镜岩”“少妇岩”“狮子鼻”“仙带岩”“大猊鼻岩”等石灰岩峭壁。溪谷的右岸有6个锺乳石洞窟,其中较大的是“毘沙门洞窟”。 而右岸中游附近有一细流(古桃溪)汇入。

名称由来

猊鼻溪是由观光事业的开拓者佐藤猊巌和当地的有识之士,于明治43年(1910年)命名的。由于在溪谷上游揽胜丘(溪流泛舟的折返点)的对岸岩壁之上,有一突出的大锺乳石,其形状与狮子(猊,古语狮子之意 )的鼻子很像,因此称其为猊鼻溪。

密境溪谷

在日本明治时代(1868–1912)以前,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地处偏僻山区的猊鼻溪,其原因是怕地方官吏频繁前来游玩,而增加人们的税赋、徭役,因此在上报“藩府”的“风土记”以及“彩绘地图”里都没有记载。20世纪初,佐藤猊巌以诗文向世人介绍猊鼻溪之美。在先人的努力下,现在猊鼻溪已广为日人知,人们喻为“东部耶马溪”。

猊鼻溪景观

龙门瀑布

宽30多公尺,高约3公尺的堰堤瀑布。由于猊鼻溪的流向弯曲呈龙状,且该瀑布位于猊鼻溪的入口故得此名。秋季大量从太平洋回游而来的鲑鱼集聚与此,争先跃过瀑布游入溪谷。鲑鱼在瀑布前跳跃的情景与“鲤鱼跳龙门”颇为相似,因而在每年5月“男孩节”的前后,这里都挂有很多“鲤鱼旗”,以祈求孩子将来成龙成凤。

镜明岩

朝阳照射水面,闪烁的波光反射在岩壁上,那平平的岩壁宛如一面镜子。

藤岩

5月下旬是赏藤花的好季节。届时紫藤花争芳斗艳,将岩壁染成鲜艳的紫色。

凌云岩

在雾霭笼罩猊鼻溪时,该岩仿佛凌云而出,格外壮丽。

毘沙门窟

宽5公尺、内长30公尺的锺乳洞。这里也是蝙蝠栖息之处。洞窟里供奉著“毘沙门天像”。

古桃溪

在猊鼻溪中游的地方,在岩壁间有一小溪流,名曰“古桃溪”(源于“桃花源记”),远远望去仿佛是一幅山水画。每逢雨后,这里就变成了飞流的瀑布。

壮夫岩

高90公尺,夫妇岩中的“夫”。雄伟健壮,豪气冲天。

少妇岩

岩石呈现出女性侧面的形状,夫妇岩中的“妇”。夫妇隔水相望,互诉相思之情。

锦壁岩

红叶・新绿时,这里呈现出多姿的彩色。宛如一幅长卷山水画。

狮子鼻

由于其形状与狮子的鼻子很相似,所以称其为狮子鼻岩,猊鼻溪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仙带岩

在大猊鼻岩的上部,可看到帯状岩石,仿佛是仙人的裙帯被风吹起。 

大猊鼻岩

高124公尺之巨大岩石切面展现眼前,令人叹为观止。

潜龙潭

潭水颇深,溪中的多种鱼类在此越冬。相传鲤鱼跳跃“龙门瀑布”之后变成龙。幼龙溯流上潜入此潭,待机“出世”。

猊鼻溪泛舟

猊鼻溪泛舟以人力为动力,船夫凭借一根木篙,泛舟于长约2公里的猊鼻溪上。游人坐在木舟内一边欣赏溪谷两岸峭壁的奇景,一边听船夫吟唱的猊鼻追分(船夫曲)。其往返时间大约90分钟,在日本这种人力往返溪流泛舟是独一无二的。


大猊鼻岩
图片来自geibikei
壮夫岩・少妇岩
图片来自geibikei
狮子鼻
图片来自geibikei

视频

猊鼻渓を行く2015 夏

参考文献

  1. 猊鼻溪,THE GATE
  2. 猊鼻溪,一起去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