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猊鼻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猊鼻溪
圖片來自THE GATE

猊鼻溪(日語:猊鼻渓げいびけい)是北上川支流砂鐵川中游的溪谷,位於日本岩手縣一關市東山町,溪谷長約2公里。溪谷兩岸的峭壁高達50多公尺,最高達100公尺。附近有東日本旅客鐵道 (JR東日本)大船渡線的車站猊鼻溪車站
猊鼻溪[1]兩岸高100公尺的石灰岩壁縱向延伸2000多公尺。其動態多變的岩壁和自然風光作為日本百景之一,是日本屈指可數的名勝觀光地。加上其四季多彩的景色也魅力十足。猊鼻溪非常受歡迎的旅遊項目是小舟遊船。在90分鐘內將溪谷中的名勝巡遊一圈的遊船之旅,可以欣賞到春天的櫻花和秋天的紅葉。

歷史

[2]大正14年(1925年)10月8日,作爲岩手縣第一號「指定名勝」 ,被日本政府指定爲「史跡名勝天然紀念物」(國家級自然、歷史名勝地), 1927年被選爲「日本百景」之一。並與「嵯峨溪」、「耶馬溪」一起被稱爲「日本的三大溪」。

地形地質

猊鼻溪谷(北緯38°59.1',東經141° 15.5')形成的地質年代爲古生代的後期的二疊紀(距今2.9~2.5億年),屬河流不斷侵蝕上升的地面而形成的「先行谷」。溪谷內水位高度爲海拔30公尺。溪谷的兩岸分別有「藤岩」「壯夫岩」「錦壁岩」「明鏡岩」「少婦岩」「獅子鼻」「仙帶岩」「大猊鼻岩」等石灰岩峭壁。溪谷的右岸有6個鍾乳石洞窟,其中較大的是「毘沙門洞窟」。 而右岸中遊附近有一細流(古桃溪)匯入。

名稱由來

猊鼻溪是由觀光事業的開拓者佐藤猊巌和當地的有識之士,於明治43年(1910年)命名的。由於在溪谷上遊攬勝丘(溪流泛舟的折返點)的對岸岩壁之上,有一突出的大鍾乳石,其形狀與獅子(猊,古語獅子之意 )的鼻子很像,因此稱其爲猊鼻溪。

密境溪谷

在日本明治時代(1868–1912)以前,幾乎很少有人知道地處偏僻山區的猊鼻溪,其原因是怕地方官吏頻繁前來遊玩,而增加人們的稅賦、徭役,因此在上報「藩府」的「風土記」以及「彩繪地圖」裏都沒有記載。20世紀初,佐藤猊巌以詩文向世人介紹猊鼻溪之美。在先人的努力下,現在猊鼻溪已廣爲日人知,人們喻爲「東部耶馬溪」。

猊鼻溪景觀

龍門瀑布

寬30多公尺,高約3公尺的堰堤瀑布。由於猊鼻溪的流向彎曲呈龍狀,且該瀑布位於猊鼻溪的入口故得此名。秋季大量從太平洋回遊而來的鮭魚集聚與此,爭先躍過瀑布遊入溪谷。鮭魚在瀑布前跳躍的情景與「鯉魚跳龍門」頗爲相似,因而在每年5月「男孩節」的前後,這裏都掛有很多「鯉魚旗」,以祈求孩子將來成龍成鳳。

鏡明岩

朝陽照射水面,閃爍的波光反射在岩壁上,那平平的岩壁宛如一面鏡子。

藤岩

5月下旬是賞藤花的好季節。屆時紫藤花爭芳鬪艷,將岩壁染成鮮艷的紫色。

淩雲岩

在霧靄籠罩猊鼻溪時,該岩仿佛淩雲而出,格外壯麗。

毘沙門窟

寬5公尺、內長30公尺的鍾乳洞。這裏也是蝙蝠棲息之處。洞窟裏供奉著「毘沙門天像」。

古桃溪

在猊鼻溪中游的地方,在岩壁間有一小溪流,名曰「古桃溪」(源於「桃花源記」),遠遠望去仿佛是一幅山水畫。每逢雨後,這裏就變成了飛流的瀑布。

壯夫岩

高90公尺,夫婦岩中的「夫」。雄偉健壯,豪氣沖天。

少婦岩

岩石呈現出女性側面的形狀,夫婦岩中的「婦」。夫婦隔水相望,互訴相思之情。

錦壁岩

紅葉・新綠時,這裏呈現出多姿的彩色。宛如一幅長卷山水畫。

獅子鼻

由於其形狀與獅子的鼻子很相似,所以稱其爲獅子鼻岩,猊鼻溪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仙帶岩

在大猊鼻岩的上部,可看到帯狀岩石,仿佛是仙人的裙帯被風吹起。 

大猊鼻岩

高124公尺之巨大岩石切面展現眼前,令人歎爲觀止。

潛龍潭

潭水頗深,溪中的多種魚類在此越冬。相傳鯉魚跳躍「龍門瀑布」之後變成龍。幼龍溯流上潛入此潭,待機「出世」。

猊鼻溪泛舟

猊鼻溪泛舟以人力爲動力,船夫憑借一根木篙,泛舟於長約2公里的猊鼻溪上。遊人坐在木舟內一邊欣賞溪谷兩岸峭壁的奇景,一邊聽船夫吟唱的猊鼻追分(船夫曲)。其往返時間大約90分鐘,在日本這種人力往返溪流泛舟是獨一無二的。


大猊鼻岩
圖片來自geibikei
壯夫岩・少婦岩
圖片來自geibikei
獅子鼻
圖片來自geibikei

視頻

猊鼻渓を行く2015 夏

參考文獻

  1. 猊鼻溪,THE GATE
  2. 猊鼻溪,一起去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