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獼猴桃根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782105&sid=827521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獼猴桃根 漢語拼音:Mí Hóu Táo Gēn |
獼猴桃根,中藥名。為獼猴桃科獼猴桃屬植物獼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的根。具有清熱,利濕,活血,消腫的功效。主治肝炎,痢疾,消化不良,水腫,淋濁,帶下,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瘡癤,瘰癧結核,胃腸道腫瘤,乳腺癌。[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獼猴桃根
拼音名:Mí Hóu Táo Gēn
英文名:Yangtao Actinidia Root
別名:洋桃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出處
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獼猴桃科植物獼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的根。
採收和儲藏
全年均可采,洗淨,切段,曬乾或鮮用。宜在栽種10年後輪流適當採挖。
原形態
獼猴桃 藤本。幼枝赤色,同葉柄密生灰棕色柔毛,老枝無毛;髓大,白色,片狀。單葉互生;葉柄長達6cm;葉片紙質,圓形、卵圓形或倒卵形,長5-17cm,先端突尖、微凹或平截,基部闊步楔形至心臟形,邊緣有刺毛狀齒,上面暗綠色,僅葉脈有毛,下面灰白色,密生灰棕色星狀絨毛。花單生或數朵聚生於葉腋;單性花,雌雄異株或單性花與兩性花共存;萼片5,稀4,基部稍連合,與花梗被淡棕色絨毛;花瓣5,稀4,或多至6-7片,剛開放時呈乳白色,後變黃色;雄蕊多數,花葯背着;子房上位,多室,花柱絲狀,多數。漿果卵圓形或長圓形,長3-5cm,密生棕色長毛,有香氣。種子細小,黑色。花期6-7月,果熟期8-9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山地林間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中南及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
性狀鑑別
根粗長,有少數分枝。商品已切成段,長1-3cm,直徑3-5cm。外皮厚2-5mm,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具不規則縱溝紋。切麵皮部暗紅色,略呈顆粒性,易折碎成小快狀,布有白色膠絲樣物(粘液質),尤以皮部內側為甚;木部淡棕色,質堅硬,強木化,密布小孔(導管);髓較大,直徑約4mm,髓心呈膜質片層狀,淡棕白色。氣微,味淡、微澀。
化學成分
根含獼猴桃多糖複合物(actinidia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 ACPS)及豐富的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
藥理作用
獼猴桃根煎劑10g/kg腹腔注射,有促進小鼠體內自然殺傷細胞活性的作用。
鑑別
理化鑑別
- (1)取本品粗粉5g,置帶塞的錐形瓶中,加水50ml,水浴(70-80 ℃)溫浸2h,前1h內時時振搖,濾過。取濾液置小燒杯中,於紫外光燈下觀察,顯亮綠色熒光。取本品橫切面置紫外光燈下觀察,顯亮黃色熒光。
- (2)上述水浸液1ml,加碘化鉍鉀試液1-2滴,立即顯污綠色沉澱。改用碘-碘化鉀試液,則顯黑綠色沉澱。
- (3)取上太水浸液,滴在點滴板上,滴加等量的碘化汞鉀試液,顯深藍色,繼而漸轉灰褐色。
性味
甘;澀;性涼;小毒
歸經
心;腎;肝;脾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 風利濕;活血消腫。主治肝炎;痢疾;消化不良;淋濁;帶下;風濕關節痛;水腫;跌打損傷;瘡癤;瘰癧結核;胃腸道腫瘤及乳腺癌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症。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
《閩東本草》:孕婦不宜服。
複方
- ①治急性肝炎:獼猴桃根四兩,紅棗十二枚。水煎當茶飲。(《江西草藥》)
- ②治水腫:獼猴桃根三至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 ③治消化不良,嘔吐:獼猴桃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 ④治跌打損傷:獼猴桃鮮根白皮,加酒槽或白酒搗爛烘熱,外敷傷處;同時用根二至三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 ⑤治風濕關節痛:獼猴桃、木防己各五錢,葒草三錢,胡枝於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 ⑥治淋濁,帶下:獼猴桃根一至二兩,芋麻根等量,酌加水煎,日服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 ⑦治產婦乳少:獼猴桃根二至三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 ⑧治癤腫:獼猴桃鮮根皮搗爛外敷;同時用根二至三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 ⑨治脫肛:獼猴桃根一兩,和豬腸燉服。(《閩東本草》)
- ⑩治胃腸系統腫瘤,乳腺癌:獼猴桃根二兩五錢,水1000毫升,煎三小時以上,每天一劑,十至十五天為一療程。休息幾天再服,共四個療程。(《陝西中草藥》)
各家論述
- 1.《貴州民間方藥集》:利尿,緩瀉。治腹水;外用接骨,消傷。
- 2.《浙江民間常用早藥》:健胃,活血,催乳,消炎。
- 3.《陝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抗癌。治瘡癤,瘰癧。[2]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