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同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同亿
出生 1939年4月30日
国籍 中国湖南桃源县黄石乡庹家岗
别名 王十国
职业 词典编纂
知名于 2011年拍摄自导自演的抗战喜剧《2号交通站》。2012年拍摄都市时尚剧《新女婿时代》,该剧获得全国卫视同时段收视冠军 。
知名作品 《英汉辞海》
《语言大典》
《日汉、法汉、德汉、俄汉、英汉科技词汇大全》



王同亿

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家级特贡专家。1978年获全国优秀科技者奖,并于当年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北京市西城区人大代表,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一、二届海南省政协常委 。

他42年来集中其精力于单一目标--词典编纂工作,并在此领域有多项发明与创新。曾任原子能出版社副总编辑,海南出版社总编辑。自编、主编字词典34部,2亿1708万字,包括英、俄、日、德、法、汉等多种文字,发行量数百万册。曾有2千多位专家教授参与其工作。 [1]

主要成就

通晓多国语言,自编、主编字词典30多部。

代表作品英汉辞海》、《语言大典》、《日汉、法汉、德汉、俄汉、英汉科技词汇大全》

个人履历

1945-1952年湖南省桃源县黄石乡完小读书;

1952-1955年湖南省桃源县一中读初中;

1955-1958年湖南省常德市一中读高中;

1958-1963年北京大学原子能系(1960年改名为技术物理系)读大学;

1963-1990年国务院二机部(后改名为核工业部)干部、部属原子能出版社副总编辑;

1990-2000年海南出版社总编辑。

2000年退休,现住北京。

人物介绍

1939 年4 月,桃源县黄石乡一个贫农的家庭里,诞生了一个普通的男孩,他就是在几十年后被人称为"超人"、"奇人"的王同亿。

少年、青年时代的王同亿的生活是曲折的,悲苦的。在他读大学之前,他一直是与放牛、打柴的牧童生活为伴。他的生身父母都是地主的长工,因生活所迫,在王同亿刚1 岁多时,他便被过继给同样贫穷的王家。养父双目失明,养母龚七姐同民间所说中的"仙女"一般辛勤劳作、刚毅泼辣。这种坚韧耿直和勤劳俭朴的性格,给幼小的王同亿留下深刻的印象。

1958 年高考时,他以常德地区惟一的入选者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在此之前,他已能熟练地阅读俄、英文版的《北京周报》。从大学二年级起,他开始自学法语和德语。按照规定,晚上十点熄灯,路灯下不许看书。晚上唯一亮灯的地方是厕所。一到深夜,厕所灯下有一格的门总是反锁着,那是王同亿站在里面攻读。就这样坚持了一年,法语、德语都能流畅地阅读了。以后,他又学习了日语,西班牙语、荷兰语、意大利语和罗马尼亚语。五年级时,他又学习了瑞典语、挪威语、葡萄牙语以及世界语。1963 年,王同亿以精通或粗通12 门外语的特殊技能,被核工业部原子能出版社要来办《原子能译丛》这个多语种的刊物。在此期间,他编写了几万词汇的十二种文字对照词典,做了大量各种语言语法对照总结笔记,并阅读了许多原版小说。

来到出版社工作后,王同亿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政治运动,然而他对外语学习的热情从未降温。作为出版社的编辑,他校阅了大量英、法,德、俄、日、意、西等文字的文章。由于他会多种文字,许多外单位慕名来访,他为兄弟单位翻译了大量数据。 "四人帮"粉碎后,王同亿从接触到的卷帙繁多的资料里,选中了一本英、德、法、俄四种文字的《物理学词典》。五个语种对照的《物理学词典》于1975 年动笔翻译,只一年多时间就完稿。1977 年,中国物理学界50 位一级和二级教授,集体完成了对《物理学词典》的审定。

国务院方毅副总理题字勉励王同亿 1977年底,科学大会召开前夕,王同亿的才能引起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钱三强等人的注意,推荐他出席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为此曾批示"人才难得,应当鼓励"。可是因为有人提出怀疑,所在单位曾组织人在三天内对他进行12 种外语会考。经专家鉴定,除3 种被评为"一般"外,其它9 种的评语是"熟练"和"很熟练"。王同亿的"奇才"得到了社会的公认,终于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

1978 年,王同亿以一己之力,用了5 个月的时间,将一尺多厚的《韦伯斯特国际大词典》(第三版)和其它二十几部词典逐个词条分拆,拆出500 多个专业学科,他开始动手编译空前巨作《英汉辞海》,这五个月里,他每天休息不足三个小时,密如蚁群的铅字看得他眼睛红肿流泪,几近失明。

习仲勋、严济慈副委员长等翻阅英汉辞海

4066万字的文稿包括严济慈周培源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于光远马大猷等各个学科各个领域世界著名学者600 多人支持、编译的辞书,放在1 20 个大箱子里装了半卡车,因此而被封杀了整整7 年。王同亿跑了15 家出版社都不能出版,直到1987 年,在邓小平、方毅、姚依林等的支持下才由财政部拨100 万元专款,在国防工业出版社问世。在中央和海南领导的关怀下,他主编的当代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词典《语言大典》面世了,从而结束了中国是"大国家、小辞典"的局面。

在此后的十多年间,王同亿的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成果一个接一个奉献给读者,先后主编或自编了《英汉大学词典》、《英汉科技词天》、《英汉新难词词典》、《英汉科技词汇大全》、《汉英科技词汇大全》、《日汉科技词汇大全》、《法汉科技词汇大全》、《德汉科技词汇大全》、《俄汉科技词汇大全》、《现代科学技术词典》、《中华字典》、《中华学生字典》、《英德法俄汉物理学词典》、《现代汉语大词典》、《新现代汉语词典》、《新编新华字典》......一直到上世纪末,王同亿共主编、自编辞书38部,由16家出版社出版,累计字数二亿一千万多万字,仅把这些书迭起来,比他的人还高,使"著作等身"之语得到了最贴切的形象性的注解。

进入新世纪后,王同亿仍孜孜以求,不再局限于字词典等工具书,重点放在汉语普查上,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撰述和完善大型文化普查产品《词经》。

撰述词经

2015年3月4日,辞书专家王同亿在北京展示《词经》第60卷样书。

王同亿在北京展示《词经》样书 目前,由辞书专家王同亿撰述的《词经》已经全部完成,不久将出版发行。王同亿从历史文献中普查出大量字、词及词语串,查出义项。其按《说文解字》格式编排,按改进型部首检索,将古人经典文学中的诗文、史料、史论及评述等用词重组成崭新的词经体作品,编写出收汉字1.2万个、二字或多字词目140余万条、列书证千余万条的200卷《词经》。

王同亿全力以赴投入文字普查,夜以继日凡二十余年。从通读开始,经比较分析、专题研究、成果汇集直到《词经》成书。

-通读了自西周至20世纪初的数百部文史典籍。

以《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三大书"为基础,重点查阅全唐诗、全宋词、全宋诗、全元曲、全汉文、全汉赋、全梁文、全唐文、民清小说、二十五史等八亿多字的文献。熟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五代主要文人字号及隶属朝代。

-进行空前规模的文字普查、比对、甄别研究。

从文献中普查出所有12000多字、近150万个词及词语串;了解词语的含义,为这12000多字查出全部义项,安排"座位",对"义"入座;发现、诊断、纠正原作错误。分清"词与非词","语与非语";标出诗词的"清辞丽句"与"名言名句";查清词语全部义项与使用频率;增补难词释义。搜集诗赋词史书证,为每个字、词列上全部(记千余万条)书证,将有效书证按读音与义项归类,并分朝代、依时序排队。将字的义项解释及部分词的词义翻译成英文。

这种创新性编辑体例,使《词经》与现有工具书相较,知识富集度更高、信息量更大、综合性更强。其特点是:

一是材料均从中华文库中辑录,具有客观性与权威性。

二是以字词统帅资料,并据此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类编排,即通过字、词、句等元素将优秀国学的史料、史论及诗文、评述等加以有机的链接。

三是在内容上侧重于文史资料中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特别是诗词歌赋作品及名言、佳句等高价值信息,直接面向广大民众。

主要作品

《英汉辞海》

《英汉辞海》全书4066万字,收词52 万条,收词面遍及500 多个学科和专业,其融语言文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于一体,规模空前浩繁。《英汉辞海》所依据的主要蓝本《韦伯斯特第三版国际大辞典》和《牛津大辞典》,是世界著名辞书,我国600 多位专家、教授齐心协力奋斗十年,把它编译出来,并参考其它200 多部国外辞书加以订正和补充,增加了7 万多条词目、1000 多万字的新内容。


《高级现代汉语大词典》

本书有一般现代汉语类词典的形、音、义的常规平台高级现代汉语大词典,只是更多更准;本书还以熟语和名言警句作为书证,它既有利于读者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又有利于读者阅读写作。全书选词紧扣时代,本书收词8万千余条680万字,增收了改革开放20年来出现的新词新语1万多条。选录4百多个学科的常用名词术语。字词释义运用"破坏式求真法"。克服了一些词典释义以偏赅全的通病。全书词典编纂具有一种革命性地突破,检字科学快速,首创《113部起笔部首检字法》把部首检字与笔画检字结合起来,解决了长期困惑人们的检字难问题。

王同亿主编、自编辞书及著作一览表

序号 书籍名称 出版机构
1 《英汉辞海》 国防工业出版社
2 《英汉科技词汇大全》 中国环境出版社
3 《语言大典》 三环出版社
4 《物理学词典》 原子能出版社
5 《日汉科技词汇大全》 原子能出版社
6 《法汉科技词汇大全》 原子能出版社
7 《俄汉科技词汇大全》 原子能出版社
8 《英汉科技词汇大全》 科学普及出版社
9 《德汉科技词汇大全》 原子能出版社
10 《汉英科技词汇大全》 天津人民出版社
11 《英汉科技词典》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2 《英汉现代科学技术词汇》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3 《现代汉语大词典》 海南出版社
14 《新现代汉语词典》 海南出版社
15 《高级汉语词典》 海南出版社
16 《新编新华字典(中型)》 海南出版社
17 《高级现代汉语大词典》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8 《中华字典》 三环出版社
19 《中华学生字典》 三环出版社
20 《英汉大学词典》 科学普及出版社
21 《英汉新难词词典》 机械工业出版社
22 《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 京华出版社
23 《新世纪词典》 京华出版社
24 《新世纪学生字典》 京华出版社
25 《现代汉语辞海》 印刷工业出版社
26 《汉英对照现代汉语词典》 东方出版社
27 《汉英对照新华字典》 东方出版社
28 《新编新华字典》 海南出版社
29 《袖珍新汉英字典》 海南出版社
30 《英汉现代科技词汇》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1 《新概念英语单词速记法》 天津教育出版社
32 《托福应试速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33 《王同亿中级英语单词速记法》 湖南大学出版社
34 《高中英语单词速记法》 原子能出版社
35 《初中英语单词速记法》 原子能出版社
36 《跟我学英语单词速记法》 原子能出版社
37 《(海南版)高中英语单词速记法》 海南出版社
38 《(海南版)初中英语单词速记法》 海南出版社

争议

据《光明日报》报道,今年1月,数年前我国最大的一起辞书抄袭案的主角王同亿以一套"新世纪系列词典""重出江湖",其中《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因质量低劣,相当一部分内容低级粗俗,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严厉批评,近日,更有几名退休的中学语文教师披露,该词典实际出自他们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