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志良」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王志良'''<big><big><big></big></big></big>,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健将。河北安新人。1958年入天津队。同年被选入国家队。1964年加…”)
 
Cxy對話 | 貢獻
行 1: 行 1:
'''王志良'''<big><big><big></big></big></big>,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健将。河北安新人。1958年入天津队。同年被选入国家队。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二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与张燮林合作)冠军、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与张燮林合作)亚军。曾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
 
 +
{{Infobox person
 +
| 姓名    = 王志良
 +
| 圖像    =
 +
[[File:王志良.jpg|缩略图
 +
|center|[http://baike.ttdong.com/Player/PlayerDetail.aspx?Id=6227 原图链接]]]]
 +
| 出生日期 = 1958年01月01日
 +
| 國籍    = 中国
 +
| 别名    =
 +
| 職業    = 乒乓球运动员
 +
| 知名原因 =
 +
| 知名作品 =
 +
}}
 +
 
 +
 
 +
'''王志良'''<big><big><big></big></big></big>,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健将。[[ 河北]][[ 安新]] 人。1958年入天津队。同年被选入国家队。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二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与[[ 张燮林]] 合作)冠军、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与[[ 张燮林]] 合作)亚军。曾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
 
 +
==个人生活轶事==
 +
===相似的初衷,相异的道路===
 +
 
 +
王志良1941年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农村家庭,由于父亲曾参加过游击队,华北解放之后,全家就搬进了[[天津]]。从一个小乡镇走向大城市,着实让王志良开了眼。上了小学之后,他第一次见到乒乓球,好动的他觉得这个东西很好玩。但那时候球台难觅,一块木板,几块砖头,王志良就这样自制了属于自己的球台,玩得不亦乐乎。
 +
 
 +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志良发现了一个叫做“少年之家”的地方,类似于今天的少年宫,他被热闹的氛围所吸引,于是每天放学都跑去打乒乓。王志良发现,那里的小朋友球打得都很好,索性就申请加入“少年之家”的乒乓球班。“当时的老师就是一个组织者,也不是专业的,大家就是在一起玩,刚开始时水平一般,玩着玩着水平就提高了。”小时候的王志良只是单纯地觉得乒乓球好玩,至于是否热爱这项运动,那时的他并不懂。
 +
 
 +
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市]]的[[黄玉环]]对乒乓的喜爱,跟王志良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黄玉环的小学老师很开明,学校的大门从来都是开着的,只要想打球就随便你打。黄玉环家离学校很近,她每天都打到天黑,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吃饭。日复一日,执着的黄玉环球技大长。
 +
 
 +
  1958年,[[中山市]]举办了一次万人乒乓球比赛,上至花甲老人,下至稚嫩少年,均可参赛。黄玉环当然不会错过这种热闹。令人意外的是,仅仅是小学生的她竟夺得冠军,即刻引起了中山市体委的重视。“他们和我说,如果你喜欢打乒乓球,你就努力练,我们送你到佛山市体校。”这对黄玉环来说是天赐良机,进入佛山市体校后,黄玉环走上了专业道路。
 +
 
 +
因为中山与澳门相隔不远,澳门每年的比赛,中山市体委都会叫上黄玉环,就这样,黄玉环的比赛经验也逐渐多了起来。1959年,在长春举办的全国少年比赛,她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由于平时训练就不喜欢穿球鞋,外加比赛场地很滑,黄玉环干脆赤脚上阵,虽然最终没能如愿夺冠,但是这个光脚打球的女孩的拼搏精神,打动了在场的国家队领导,于是,黄玉环被召入北京备战世锦赛。
 +
 
 +
说起这段赤脚比赛的“佳话”,黄玉环笑了:“她们现在还和我说呢,说当时觉得我特奇怪,我说我这么打能打好成绩,就赤脚上呗。” 坐在旁边的老伴王志良也笑了,“这不算什么,我刚入队的时候还输过女队员呢。”
 +
 
 +
在“少年之家”乒乓球班“玩”到第一后,王志良终于有机会去参加比赛,没有经过一天系统训练的他与全天津市的少年竞争,犹如以卵击石。“说实话,那时候一看人家水平都那么高,觉得自己的水平太低了,差太多了。”见识过高手之后,王志良回家继续苦练,凭借着自己的机灵和刻苦,他终于等到了代表天津市参加比赛的机会。1958年在杭州举行的全国21城市少年赛,王志良与李富荣、庄则栋等名将同台竞技,最终收获了第6名的好成绩。就这样,王志良进入了天津队,而后又进入了国家队。
 +
 
 +
刚进入国家队,王志良就遭到当头一棒。他被安排与邱钟惠比赛,而以少年赛亚军身份进入国家队的郭仲恭被安排与孙梅英比赛,结果两位女子选手都取得了胜利,这对王志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发现,虽然在少年赛中自己还可以,但是到了国家队,居然连女孩子都打不过,于是他暗下决心,半年之后把她们全赢回来。
 +
 
 +
王志良说到做到,不仅在平时的训练中更加刻苦,还钻研技术,学习削球的旋转变化。1959年王志良改打反胶,他的削球旋转更强了,那时,邱钟惠她们就很难赢他了。
 +
 
 +
那个年代直板快攻和横板削球两种打法占据着乒坛的主流,王志良属于后者,所以他练进攻的时间就少,另外他的主要任务是陪练,自己练球的机会就更少了,虽然加班加点地补课,但进攻总也达不到高水平。
 +
 
 +
第26届世锦赛,王志良在单打比赛中被罗马尼亚选手科比赞淘汰了,科比赞非常擅长打削球,在一次访华比赛中,他把中国的所有削球手都赢了。“当时中国横板选手水平还不够,碰到国外的横板选手是很难赢的。”虽然王志良在正赛中被淘汰,但在随后的“安慰赛”(被淘汰选手参加)中,王志良拿了冠军。
 +
 
 +
那时对于中国的横板选手来说,想要取得好成绩需要突破两个难关,一是技术上的,二是心理上的。横板是从欧洲传入中国的,用横板去打欧洲选手,王志良说就像是徒弟打师父,心理上的难关不克服,很难有所建树。时值弧圈球技术从日本传入中国,这对于王志良这种以削为主的打法冲击更大。世界大赛之后,王志良就受伤了,但他还是带伤加入了弧圈球队伍,坚持练了几个月,终于有所成效。
 +
 
 +
1963年的27届世锦赛,王志良和张燮林配对一路过关斩将,淘汰了很多种子选手,最终夺下男双冠军。这个冠军不仅是中国削球手的首个世界冠军,更是中国乒坛的首个男双冠军。
 +
 
 +
赤脚比赛的黄玉环初到国家队时大开眼界,见到了许多知名教练,顿时心生兴奋,练球更加投入。“首都是我小时候特别向往的地方,我从小县城来到了北京,是中山市第一个调到国家队的运动员,也是第一个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比赛的队员。”26届世锦赛,黄玉环也参加了单打比赛,但同王志良一样,她在冲击16强的时候遭遇日本名将关正子,匆匆结束了自己的首次世锦赛之旅。
 +
 
 +
===相同的目标,相通的心灵===
 +
 
 +
世锦赛之后,黄玉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备战第二届全运会上,她与梁丽珍配女双代表[[广东]]队出战。她们最主要的对手是上海的[[林慧卿]]/[[郑敏之]]。由于对方为削球手,黄玉环直拍快攻打法需要一个削球陪练。就这样,她与王志良相遇了,走近了。
 +
 
 +
“那个时候我总找他陪我练,他削得好,又英俊又潇洒,他大我三岁,就像大哥哥一样总教我。”就这样,在足智多谋的王志良的指导下,黄玉环越练越好,最终如愿拿下一块金牌,她高兴万分,要知道,她们战胜的可是世锦赛女双冠军。
 +
 
 +
文化大革命时期,[[黄玉环]]被调整回[[广东]]队,离开了[[北京]],又回到了她的故乡。1968年的春节,她终于与王志良走到了一起,两人组建起了幸福的家庭,她又来到北京,陪在丈夫身边帮他排忧解难。
 +
 
 +
王志良1970年接手国家女队——[[容国团]]带过的冠军之师。起初他没少为这事头疼。“当时我和徐寅生一起带队,他很担心,因为毕竟中国队两年没打世界比赛了,手下的队员还没有明显优势。”王志良在还是队员的时候,就自己琢磨新的打法,他尝试用正手反胶,反手长胶,打了几个月他发现这是一种很先进的技术,配以倒板威力无穷。随即他向徐寅生建议,计划着将这项技术教给天分很高的梁戈亮。梁戈亮原来也是打削球的,后来改成全攻,这样的打法正好适合他。
 +
 
 +
王志良将自己的球板给了梁戈亮,并手把手地教他这种打法的秘诀,果不其然,由于这种特殊的打法,让梁戈亮在上世纪70年代名声大振。
 +
 
 +
教练做到1973年,王志良被安排到了天津体育局,任职体委副主任。到了新领域,王志良也是干劲十足,只要是和体育有关的,王志良都有决心把它做好,为体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可是好景不长,因为一场政治审查,王志良一家不得安宁。当时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他被审查,我特别不开心,当时我爸爸在香港,后来我们就去了香港。”虽然现在谈到那场风波,黄玉环可以一笑置之,但是当时他们全家人经受的痛苦只有他们自己了解。
 +
 
 +
===相伴的晚年,相守的一生===
 +
 
 +
来到香港,两人同样离不开乒乓球。妻子黄玉环在香港大学女队当教练,教业余水平的大学生打球。她耐心地从最基础教起,在一周两练中,让她们有最大的收获。“我觉得带她们一点都不累,我自己也经常和她们打。”黄玉环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看到她带过的学生现在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她很满足。
 +
 
 +
丈夫王志良则做起了业余教练,在体育馆租个台子执拍开教。听闻原国家队的王教练教球,很多家长慕名而来,都希望能借王教练之手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世界冠军。王志良的一周排得都满满的,让他教球得提前预约。王志良凭借智慧和多年的经验,为香港乒总输送了诸多人才,可谓功勋卓越。
 +
 
 +
[[黄玉环]]到了[[香港]]之后,代表香港参加了4次国际元老级比赛,每次都几乎囊括所有冠军。另外,只要看到有业余比赛的消息,她总是第一个报名,无论是世界级的还是地方的,只要她能参加,就一定去。
 +
 
 +
“打这些比赛,输赢无所谓,重要的是能见到很多以前当运动员时的老朋友,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多好啊,而且每天都打打球,身体也得到锻炼了,人也变得年轻了。”采访临近结束,黄阿姨拉着记者看她刚刚在5月份参加元老杯比赛时的纪念品,在一旁的老伴王志良说:“乒乓球伴随她到现在,就没离开过。她就是特别爱好,都有点入迷了。”王志良还爆料说,刚才参观什刹海体校的时候,若不是他拦着,他老伴就要上去和小队员打去了。听说第二天还有互动活动,黄阿姨兴奋地说:“明天我一定要和队员打打,志良,要不我俩明天一起打。”王志良笑着说:“我可不和你打。”
 +
 
 +
乒乓让他们结缘,他们和乒乓相守。夕阳西下,室外的乒乓球桌前,一对花甲老人微笑着对视而站,一攻一削挥汗如雨,那将是多美的一幅画面。不知这样的乒坛情侣会羡煞多少旁人,而他们则会沉浸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中,创造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ref>[http://sports.sina.com.cn/o/2010-10-12/11085244552.shtml 乒球108将集训队轶事:王志良与黄玉环的乒乓情缘]新浪网2010-10-12</ref>
 +
  

於 2018年12月24日 (一) 11:55 的修訂

王志良
]
出生 1958年01月01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乒乓球運動員


王志良,乒乓球運動員。運動健將。河北安新人。1958年入天津隊。同年被選入國家隊。196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第二十七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雙打(與張燮林合作)冠軍、第二十八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雙打(與張燮林合作)亞軍。曾獲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個人生活軼事

相似的初衷,相異的道路

王志良1941年出生在河北的一個農村家庭,由於父親曾參加過游擊隊,華北解放之後,全家就搬進了天津。從一個小鄉鎮走向大城市,着實讓王志良開了眼。上了小學之後,他第一次見到乒乓球,好動的他覺得這個東西很好玩。但那時候球檯難覓,一塊木板,幾塊磚頭,王志良就這樣自製了屬於自己的球檯,玩得不亦樂乎。

一個偶然的機會,王志良發現了一個叫做「少年之家」的地方,類似於今天的少年宮,他被熱鬧的氛圍所吸引,於是每天放學都跑去打乒乓。王志良發現,那裡的小朋友球打得都很好,索性就申請加入「少年之家」的乒乓球班。「當時的老師就是一個組織者,也不是專業的,大家就是在一起玩,剛開始時水平一般,玩着玩着水平就提高了。」小時候的王志良只是單純地覺得乒乓球好玩,至於是否熱愛這項運動,那時的他並不懂。

出生在廣東省中山市黃玉環對乒乓的喜愛,跟王志良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黃玉環的小學老師很開明,學校的大門從來都是開着的,只要想打球就隨便你打。黃玉環家離學校很近,她每天都打到天黑,才依依不捨地回家吃飯。日復一日,執着的黃玉環球技大長。

  1958年,中山市舉辦了一次萬人乒乓球比賽,上至花甲老人,下至稚嫩少年,均可參賽。黃玉環當然不會錯過這種熱鬧。令人意外的是,僅僅是小學生的她竟奪得冠軍,即刻引起了中山市體委的重視。「他們和我說,如果你喜歡打乒乓球,你就努力練,我們送你到佛山市體校。」這對黃玉環來說是天賜良機,進入佛山市體校後,黃玉環走上了專業道路。

因為中山與澳門相隔不遠,澳門每年的比賽,中山市體委都會叫上黃玉環,就這樣,黃玉環的比賽經驗也逐漸多了起來。1959年,在長春舉辦的全國少年比賽,她一路過關斬將殺入決賽。由於平時訓練就不喜歡穿球鞋,外加比賽場地很滑,黃玉環乾脆赤腳上陣,雖然最終沒能如願奪冠,但是這個光腳打球的女孩的拼搏精神,打動了在場的國家隊領導,於是,黃玉環被召入北京備戰世錦賽。

說起這段赤腳比賽的「佳話」,黃玉環笑了:「她們現在還和我說呢,說當時覺得我特奇怪,我說我這麼打能打好成績,就赤腳上唄。」 坐在旁邊的老伴王志良也笑了,「這不算什麼,我剛入隊的時候還輸過女隊員呢。」

在「少年之家」乒乓球班「玩」到第一後,王志良終於有機會去參加比賽,沒有經過一天系統訓練的他與全天津市的少年競爭,猶如以卵擊石。「說實話,那時候一看人家水平都那麼高,覺得自己的水平太低了,差太多了。」見識過高手之後,王志良回家繼續苦練,憑藉着自己的機靈和刻苦,他終於等到了代表天津市參加比賽的機會。1958年在杭州舉行的全國21城市少年賽,王志良與李富榮、莊則棟等名將同台競技,最終收穫了第6名的好成績。就這樣,王志良進入了天津隊,而後又進入了國家隊。

剛進入國家隊,王志良就遭到當頭一棒。他被安排與邱鍾惠比賽,而以少年賽亞軍身份進入國家隊的郭仲恭被安排與孫梅英比賽,結果兩位女子選手都取得了勝利,這對王志良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他發現,雖然在少年賽中自己還可以,但是到了國家隊,居然連女孩子都打不過,於是他暗下決心,半年之後把她們全贏回來。

王志良說到做到,不僅在平時的訓練中更加刻苦,還鑽研技術,學習削球的旋轉變化。1959年王志良改打反膠,他的削球旋轉更強了,那時,邱鍾惠她們就很難贏他了。

那個年代直板快攻和橫板削球兩種打法占據着乒壇的主流,王志良屬於後者,所以他練進攻的時間就少,另外他的主要任務是陪練,自己練球的機會就更少了,雖然加班加點地補課,但進攻總也達不到高水平。

第26屆世錦賽,王志良在單打比賽中被羅馬尼亞選手科比贊淘汰了,科比贊非常擅長打削球,在一次訪華比賽中,他把中國的所有削球手都贏了。「當時中國橫板選手水平還不夠,碰到國外的橫板選手是很難贏的。」雖然王志良在正賽中被淘汰,但在隨後的「安慰賽」(被淘汰選手參加)中,王志良拿了冠軍。

那時對於中國的橫板選手來說,想要取得好成績需要突破兩個難關,一是技術上的,二是心理上的。橫板是從歐洲傳入中國的,用橫板去打歐洲選手,王志良說就像是徒弟打師父,心理上的難關不克服,很難有所建樹。時值弧圈球技術從日本傳入中國,這對於王志良這種以削為主的打法衝擊更大。世界大賽之後,王志良就受傷了,但他還是帶傷加入了弧圈球隊伍,堅持練了幾個月,終於有所成效。

1963年的27屆世錦賽,王志良和張燮林配對一路過關斬將,淘汰了很多種子選手,最終奪下男雙冠軍。這個冠軍不僅是中國削球手的首個世界冠軍,更是中國乒壇的首個男雙冠軍。

赤腳比賽的黃玉環初到國家隊時大開眼界,見到了許多知名教練,頓時心生興奮,練球更加投入。「首都是我小時候特別嚮往的地方,我從小縣城來到了北京,是中山市第一個調到國家隊的運動員,也是第一個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比賽的隊員。」26屆世錦賽,黃玉環也參加了單打比賽,但同王志良一樣,她在衝擊16強的時候遭遇日本名將關正子,匆匆結束了自己的首次世錦賽之旅。

相同的目標,相通的心靈

世錦賽之後,黃玉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備戰第二屆全運會上,她與梁麗珍配女雙代表廣東隊出戰。她們最主要的對手是上海的林慧卿/鄭敏之。由於對方為削球手,黃玉環直拍快攻打法需要一個削球陪練。就這樣,她與王志良相遇了,走近了。

「那個時候我總找他陪我練,他削得好,又英俊又瀟灑,他大我三歲,就像大哥哥一樣總教我。」就這樣,在足智多謀的王志良的指導下,黃玉環越練越好,最終如願拿下一塊金牌,她高興萬分,要知道,她們戰勝的可是世錦賽女雙冠軍。

文化大革命時期,黃玉環被調整回廣東隊,離開了北京,又回到了她的故鄉。1968年的春節,她終於與王志良走到了一起,兩人組建起了幸福的家庭,她又來到北京,陪在丈夫身邊幫他排憂解難。

王志良1970年接手國家女隊——容國團帶過的冠軍之師。起初他沒少為這事頭疼。「當時我和徐寅生一起帶隊,他很擔心,因為畢竟中國隊兩年沒打世界比賽了,手下的隊員還沒有明顯優勢。」王志良在還是隊員的時候,就自己琢磨新的打法,他嘗試用正手反膠,反手長膠,打了幾個月他發現這是一種很先進的技術,配以倒板威力無窮。隨即他向徐寅生建議,計劃着將這項技術教給天分很高的梁戈亮。梁戈亮原來也是打削球的,後來改成全攻,這樣的打法正好適合他。

王志良將自己的球板給了梁戈亮,並手把手地教他這種打法的秘訣,果不其然,由於這種特殊的打法,讓梁戈亮在上世紀70年代名聲大振。

教練做到1973年,王志良被安排到了天津體育局,任職體委副主任。到了新領域,王志良也是幹勁十足,只要是和體育有關的,王志良都有決心把它做好,為體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可是好景不長,因為一場政治審查,王志良一家不得安寧。當時他們已經有了兩個孩子。「他被審查,我特別不開心,當時我爸爸在香港,後來我們就去了香港。」雖然現在談到那場風波,黃玉環可以一笑置之,但是當時他們全家人經受的痛苦只有他們自己了解。

相伴的晚年,相守的一生

來到香港,兩人同樣離不開乒乓球。妻子黃玉環在香港大學女隊當教練,教業餘水平的大學生打球。她耐心地從最基礎教起,在一周兩練中,讓她們有最大的收穫。「我覺得帶她們一點都不累,我自己也經常和她們打。」黃玉環的學生換了一批又一批,看到她帶過的學生現在活躍在社會各個領域,她很滿足。

丈夫王志良則做起了業餘教練,在體育館租個台子執拍開教。聽聞原國家隊的王教練教球,很多家長慕名而來,都希望能借王教練之手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世界冠軍。王志良的一周排得都滿滿的,讓他教球得提前預約。王志良憑藉智慧和多年的經驗,為香港乒總輸送了諸多人才,可謂功勳卓越。

黃玉環到了香港之後,代表香港參加了4次國際元老級比賽,每次都幾乎囊括所有冠軍。另外,只要看到有業餘比賽的消息,她總是第一個報名,無論是世界級的還是地方的,只要她能參加,就一定去。

「打這些比賽,輸贏無所謂,重要的是能見到很多以前當運動員時的老朋友,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多好啊,而且每天都打打球,身體也得到鍛煉了,人也變得年輕了。」採訪臨近結束,黃阿姨拉着記者看她剛剛在5月份參加元老杯比賽時的紀念品,在一旁的老伴王志良說:「乒乓球伴隨她到現在,就沒離開過。她就是特別愛好,都有點入迷了。」王志良還爆料說,剛才參觀什剎海體校的時候,若不是他攔着,他老伴就要上去和小隊員打去了。聽說第二天還有互動活動,黃阿姨興奮地說:「明天我一定要和隊員打打,志良,要不我倆明天一起打。」王志良笑着說:「我可不和你打。」

乒乓讓他們結緣,他們和乒乓相守。夕陽西下,室外的乒乓球桌前,一對花甲老人微笑着對視而站,一攻一削揮汗如雨,那將是多美的一幅畫面。不知這樣的乒壇情侶會羨煞多少旁人,而他們則會沉浸在屬於他們自己的快樂中,創造只屬於他們自己的幸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