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志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志良
]
出生 1958年01月01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乒乓球運動員

王志良,乒乓球運動員。運動健將。河北安新人。1958年入天津隊。同年被選入國家隊。196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第二十七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雙打(與張燮林合作)冠軍、第二十八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雙打(與張燮林合作)亞軍。曾獲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1]

個人生活軼事

相似的初衷,相異的道路

王志良1941年出生在河北的一個農村家庭,由於父親曾參加過游擊隊,華北解放之後,全家就搬進了天津。從一個小鄉鎮走向大城市,着實讓王志良開了眼。上了小學之後,他第一次見到乒乓球,好動的他覺得這個東西很好玩。但那時候球檯難覓,一塊木板,幾塊磚頭,王志良就這樣自製了屬於自己的球檯,玩得不亦樂乎。

一個偶然的機會,王志良發現了一個叫做「少年之家」的地方,類似於今天的少年宮,他被熱鬧的氛圍所吸引,於是每天放學都跑去打乒乓。王志良發現,那裡的小朋友球打得都很好,索性就申請加入「少年之家」的乒乓球班。「當時的老師就是一個組織者,也不是專業的,大家就是在一起玩,剛開始時水平一般,玩着玩着水平就提高了。」小時候的王志良只是單純地覺得乒乓球好玩,至於是否熱愛這項運動,那時的他並不懂。

出生在廣東省中山市黃玉環對乒乓的喜愛,跟王志良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黃玉環的小學老師很開明,學校的大門從來都是開着的,只要想打球就隨便你打。黃玉環家離學校很近,她每天都打到天黑,才依依不捨地回家吃飯。日復一日,執着的黃玉環球技大長。

1958年,中山市舉辦了一次萬人乒乓球比賽,上至花甲老人,下至稚嫩少年,均可參賽。黃玉環當然不會錯過這種熱鬧。令人意外的是,僅僅是小學生的她竟奪得冠軍,即刻引起了中山市體委的重視。「他們和我說,如果你喜歡打乒乓球,你就努力練,我們送你到佛山市體校。」這對黃玉環來說是天賜良機,進入佛山市體校後,黃玉環走上了專業道路。

因為中山與澳門相隔不遠,澳門每年的比賽,中山市體委都會叫上黃玉環,就這樣,黃玉環的比賽經驗也逐漸多了起來。1959年,在長春舉辦的全國少年比賽,她一路過關斬將殺入決賽。由於平時訓練就不喜歡穿球鞋,外加比賽場地很滑,黃玉環乾脆赤腳上陣,雖然最終沒能如願奪冠,但是這個光腳打球的女孩的拼搏精神,打動了在場的國家隊領導,於是,黃玉環被召入北京備戰世錦賽。

說起這段赤腳比賽的「佳話」,黃玉環笑了:「她們現在還和我說呢,說當時覺得我特奇怪,我說我這麼打能打好成績,就赤腳上唄。」 坐在旁邊的老伴王志良也笑了,「這不算什麼,我剛入隊的時候還輸過女隊員呢。」

在「少年之家」乒乓球班「玩」到第一後,王志良終於有機會去參加比賽,沒有經過一天系統訓練的他與全天津市的少年競爭,猶如以卵擊石。「說實話,那時候一看人家水平都那麼高,覺得自己的水平太低了,差太多了。」見識過高手之後,王志良回家繼續苦練,憑藉着自己的機靈和刻苦,他終於等到了代表天津市參加比賽的機會。1958年在杭州舉行的全國21城市少年賽,王志良與李富榮、莊則棟等名將同台競技,最終收穫了第6名的好成績。就這樣,王志良進入了天津隊,而後又進入了國家隊。

剛進入國家隊,王志良就遭到當頭一棒。他被安排與邱鍾惠比賽,而以少年賽亞軍身份進入國家隊的郭仲恭被安排與孫梅英比賽,結果兩位女子選手都取得了勝利,這對王志良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他發現,雖然在少年賽中自己還可以,但是到了國家隊,居然連女孩子都打不過,於是他暗下決心,半年之後把她們全贏回來。

王志良說到做到,不僅在平時的訓練中更加刻苦,還鑽研技術,學習削球的旋轉變化。1959年王志良改打反膠,他的削球旋轉更強了,那時,邱鍾惠她們就很難贏他了。

那個年代直板快攻和橫板削球兩種打法占據着乒壇的主流,王志良屬於後者,所以他練進攻的時間就少,另外他的主要任務是陪練,自己練球的機會就更少了,雖然加班加點地補課,但進攻總也達不到高水平。

第26屆世錦賽,王志良在單打比賽中被羅馬尼亞選手科比贊淘汰了,科比贊非常擅長打削球,在一次訪華比賽中,他把中國的所有削球手都贏了。「當時中國橫板選手水平還不夠,碰到國外的橫板選手是很難贏的。」雖然王志良在正賽中被淘汰,但在隨後的「安慰賽」(被淘汰選手參加)中,王志良拿了冠軍。

那時對於中國的橫板選手來說,想要取得好成績需要突破兩個難關,一是技術上的,二是心理上的。橫板是從歐洲傳入中國的,用橫板去打歐洲選手,王志良說就像是徒弟打師父,心理上的難關不克服,很難有所建樹。時值弧圈球技術從日本傳入中國,這對於王志良這種以削為主的打法衝擊更大。世界大賽之後,王志良就受傷了,但他還是帶傷加入了弧圈球隊伍,堅持練了幾個月,終於有所成效。

1963年的27屆世錦賽,王志良和張燮林配對一路過關斬將,淘汰了很多種子選手,最終奪下男雙冠軍。這個冠軍不僅是中國削球手的首個世界冠軍,更是中國乒壇的首個男雙冠軍。

赤腳比賽的黃玉環初到國家隊時大開眼界,見到了許多知名教練,頓時心生興奮,練球更加投入。「首都是我小時候特別嚮往的地方,我從小縣城來到了北京,是中山市第一個調到國家隊的運動員,也是第一個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比賽的隊員。」26屆世錦賽,黃玉環也參加了單打比賽,但同王志良一樣,她在衝擊16強的時候遭遇日本名將關正子,匆匆結束了自己的首次世錦賽之旅。

相同的目標,相通的心靈

世錦賽之後,黃玉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備戰第二屆全運會上,她與梁麗珍配女雙代表廣東隊出戰。她們最主要的對手是上海的林慧卿/鄭敏之。由於對方為削球手,黃玉環直拍快攻打法需要一個削球陪練。就這樣,她與王志良相遇了,走近了。

「那個時候我總找他陪我練,他削得好,又英俊又瀟灑,他大我三歲,就像大哥哥一樣總教我。」就這樣,在足智多謀的王志良的指導下,黃玉環越練越好,最終如願拿下一塊金牌,她高興萬分,要知道,她們戰勝的可是世錦賽女雙冠軍。

文化大革命時期,黃玉環被調整回廣東隊,離開了北京,又回到了她的故鄉。1968年的春節,她終於與王志良走到了一起,兩人組建起了幸福的家庭,她又來到北京,陪在丈夫身邊幫他排憂解難。

王志良1970年接手國家女隊——容國團帶過的冠軍之師。起初他沒少為這事頭疼。「當時我和徐寅生一起帶隊,他很擔心,因為畢竟中國隊兩年沒打世界比賽了,手下的隊員還沒有明顯優勢。」王志良在還是隊員的時候,就自己琢磨新的打法,他嘗試用正手反膠,反手長膠,打了幾個月他發現這是一種很先進的技術,配以倒板威力無窮。隨即他向徐寅生建議,計劃着將這項技術教給天分很高的梁戈亮。梁戈亮原來也是打削球的,後來改成全攻,這樣的打法正好適合他。

王志良將自己的球板給了梁戈亮,並手把手地教他這種打法的秘訣,果不其然,由於這種特殊的打法,讓梁戈亮在上世紀70年代名聲大振。

教練做到1973年,王志良被安排到了天津體育局,任職體委副主任。到了新領域,王志良也是幹勁十足,只要是和體育有關的,王志良都有決心把它做好,為體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可是好景不長,因為一場政治審查,王志良一家不得安寧。當時他們已經有了兩個孩子。「他被審查,我特別不開心,當時我爸爸在香港,後來我們就去了香港。」雖然現在談到那場風波,黃玉環可以一笑置之,但是當時他們全家人經受的痛苦只有他們自己了解。

相伴的晚年,相守的一生

來到香港,兩人同樣離不開乒乓球。妻子黃玉環在香港大學女隊當教練,教業餘水平的大學生打球。她耐心地從最基礎教起,在一周兩練中,讓她們有最大的收穫。「我覺得帶她們一點都不累,我自己也經常和她們打。」黃玉環的學生換了一批又一批,看到她帶過的學生現在活躍在社會各個領域,她很滿足。

丈夫王志良則做起了業餘教練,在體育館租個台子執拍開教。聽聞原國家隊的王教練教球,很多家長慕名而來,都希望能借王教練之手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世界冠軍。王志良的一周排得都滿滿的,讓他教球得提前預約。王志良憑藉智慧和多年的經驗,為香港乒總輸送了諸多人才,可謂功勳卓越。

黃玉環到了香港之後,代表香港參加了4次國際元老級比賽,每次都幾乎囊括所有冠軍。另外,只要看到有業餘比賽的消息,她總是第一個報名,無論是世界級的還是地方的,只要她能參加,就一定去。

「打這些比賽,輸贏無所謂,重要的是能見到很多以前當運動員時的老朋友,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多好啊,而且每天都打打球,身體也得到鍛煉了,人也變得年輕了。」採訪臨近結束,黃阿姨拉着記者看她剛剛在5月份參加元老杯比賽時的紀念品,在一旁的老伴王志良說:「乒乓球伴隨她到現在,就沒離開過。她就是特別愛好,都有點入迷了。」王志良還爆料說,剛才參觀什剎海體校的時候,若不是他攔着,他老伴就要上去和小隊員打去了。聽說第二天還有互動活動,黃阿姨興奮地說:「明天我一定要和隊員打打,志良,要不我倆明天一起打。」王志良笑着說:「我可不和你打。」

乒乓讓他們結緣,他們和乒乓相守。夕陽西下,室外的乒乓球桌前,一對花甲老人微笑着對視而站,一攻一削揮汗如雨,那將是多美的一幅畫面。不知這樣的乒壇情侶會羨煞多少旁人,而他們則會沉浸在屬於他們自己的快樂中,創造只屬於他們自己的幸福。[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