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昌齡

於 2018年10月31日 (三) 21:29 由 Jeffrey12358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王昌龄'''({{bd|698年||756年||catIdx=W王}}),少伯,山西太原人<ref>《新唐书》卷二〇三《文艺传》下说是江宁…”)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王昌齡(698年-756年),少伯,山西太原[1]盛唐著名邊塞詩人。他的詩和高適王之渙齊名,因其善寫場面雄闊的邊塞詩,而有「詩家天子」(或作「詩家夫子」)、 「七絕聖手」、「開天聖手」、「詩天子」的美譽[2]。世稱「王江寧」。[3]著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

目錄

生平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王昌齡登進士[4],補校書郎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中博學宏詞科[5]後來外調做汜水(今河南省滎陽縣,二十七年,被貶嶺南[6],途經襄陽,與孟浩然見面[7]。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冬,遷江寧縣(今南京縣丞[8]

因「不護細行,屢見貶斥」[9],又被貶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尉,[10]世人又稱「王龍標」。[11]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史之亂爆發,王昌齡輾轉返回家鄉,至德二載(757年)前後為亳州(今安徽亳縣刺史閭丘曉所殺,時年58歲。[12]

作品

File:Yoshitoshi - Wang Changling - Tsuki hyakushi no. 54.jpg
王昌齡《西宮春怨》詩意圖,選自月岡芳年《月百姿》

王昌齡擅長七言絕句,被後世稱為七絕聖手。其詩今存180多首,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出塞》、《從軍行》為代表作的邊塞詩,另一類是描寫婦女生活的詩,代表作有《採蓮曲》、《越女》等。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採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評價

  • 河嶽英靈集》:元嘉以還,四百年內,曹、劉、陸、謝、風骨頓盡。頃有太原王昌齡,魯國儲光羲頗從厥跡,且兩賢氣同體別,而王稍聲峻。
  • 《唐詩品》:少伯天才流麗,音唱疏越。七言小詩兒與太白比肩,當時樂府採錄無出具右。王言古作與儲光羲不相下,而稍逸致可采,高才玩世,流蕩不持,卒取閭丘之禍,輕華之致,不並珪璋,豈亦定見耶!
  • 朱警《王昌齡詩集跋》:少伯詩為中興名家,與儲光羲相埒,而少伯稍聲峻,多遠調。至如「飛雨祠工來,靄然關中暮」、「東峰始含景、了了見松雪」,興象融化,有遺音矣。
  • 《藝苑卮言》:七言絕句,王江寧與太白爭勝毫釐,俱是神品。
  • 詩藪》:摩詰五言絕,窮幽極玄;少伯七言絕,超凡入聖,俱神品也。
  • 唐詩別裁集》:龍標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謂之唐人《騷》語可。

參考文獻

  1. 《新唐書》卷二〇三《文藝傳》下說是江寧(今南京)人,《舊唐書》卷一九〇下《文苑傳》稱是京兆(即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殷璠河嶽英靈集》卷中「王昌齡」條又稱:「太原王昌齡」。《唐才子傳》從《河嶽英靈集》,認為王昌齡為太原人。傅璇琮《唐才子傳校箋》提到王昌齡有《宿灞上寄侍御璵弟》一詩,認為王璵時任侍御史,與王昌齡同族;又據《新唐書》卷七二《宰相世系表》所載「琅邪(今青島市黃島區)有方慶、璵……」與《博異志》載「琅邪王昌齡自吳抵京國」句,認為:「則王璵之族望為琅邪,王昌齡當亦同此。又《博異志》有《王昌齡》一篇,起首曰:『開元中,琅邪王昌齡自吳抵京國。』《博異志》為唐人傳奇,所載大多怪誕不經,然稱王昌齡為琅邪,當亦有所本。」
  2. 《唐才子傳》
  3. 李肇國史補》卷下與《全唐文》卷七六四輯有裴敬《翰林學士李公墓碑》均稱他為王江寧。
  4. 顧況《監察御史儲公集序》云:「聖人賢人,皆鍾運而生,述聖賢之意,亦鍾運盛衰矣。開元十四年,嚴黃門知考功,以魯國儲公進士高第,與崔國輔員外、綦毋潛著作同時;其明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龍標昌齡,此數人皆當時之秀,而侍御聲價隱隱,轥轢諸子。」
  5.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
  6. 詹鍈:《李白詩文系年》
  7. 孟浩然:《送王昌齡之嶺南》
  8. 岑參有《送王大昌齡赴江寧》詩。
  9. 《河嶽英靈集》說他「再歷遐荒」,《舊唐書》本傳說他「不護細行,屢見貶斥」。
  10.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1. 顧況《監察御史儲公集序》載「……擢第常建少府、王龍標昌齡,此數人皆當時之秀。」明人陳第《世善堂藏書目錄》卷下著錄《王龍標集》七卷。
  12. 《舊唐書·張鎬傳》云:「……鎬至淮口,宋州已陷,鎬怒曉,即杖殺之。……(丘)辭曰:『有親,乞貸余命。』鎬曰:『王昌齡之親欲誰養?』曉默然。」;《唐才子傳》卷二「王昌齡」載:「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後張鎬按軍河南,曉衍期,將戮之,辭以親老,乞恕,鎬曰:『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乎?』曉大慚沮。」。《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張鎬聞睢陽圍急,倍道亟進,檄浙東、浙西、淮南、北海諸節度及譙郡太守閭丘曉,使共救之。曉素傲很,不受鎬命。比鎬至,睢陽城已陷三日。鎬召曉,杖殺之。」《新唐書》和《舊唐書》皆雲閭丘曉為濠州(豪州)刺史,《資治通鑑考異》認為閭丘曉為濠州刺史有誤,因「濠州在淮南,去睢陽遠。毫州與睢陽接境,必毫州也。」。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