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晓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晓菲
国籍 中國
知名于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

王晓菲,女,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党的十八大代表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现为山东德棉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1]

获得荣誉

1.先后多次被评为公司“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德棉好青年标兵”、公司“劳动模范”;

2.在2006年、2007年公司运转操作运动会上连续两年夺得总分第一;

3.2008年参加全国棉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细纱工竞赛夺得冠军,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4.200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5.2011年被授予“山东省首席技师”;

6.2012年当选山东省第十届党代会代表,同年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

7.2014年获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2018年11月,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第十四届中华技能大奖。

主要事迹

2001年9月,17岁的王晓菲考入德棉技校,经过3年学习,2003年7月被分配到德棉股份有限公司细纱车间,当上了一名挡车工。

当时公司正在大力开展向党的十六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细纱挡车工段月英,“全国劳动模范”、前纺车间粗纱挡车工殷红,山东省优秀党员、细纱挡车工任英等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她们的先进事迹深深打动了王晓菲。“要干就干到最好”成了她努力的方向,于是她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刻苦练兵,一年后便成为车间操作能手。

2008年3月传来将要举办全国大赛的消息时,王晓菲兴奋异常。“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于是每天下班后,强训练、背“应知”成了她业余生活的全部。经过努力,当年5月她终于通过了德棉集团的内部选拔,获得了参加全省预选赛的资格。之后的一个月里,她衣服口袋里天天装着《细纱挡车工操作法》,就连宿舍床头也贴着一张张写满操作要领的小纸条,有空就学、有空就背,每天除了短短四五个小时的睡觉时间,就是练操作、背“应知”。经过紧张苦练,6月她终于拿到了全国大赛山东省预选赛总分第六的成绩,获得了参加全国大赛的资格。

在大家的一片赞誉声中,王晓菲冷静分析省大赛中自己暴露出的单项操作速度慢、得分低等问题,细心琢磨、潜心研究,练兵时集中精力,一个动作反复练习百遍,到最后几天,几乎不接空头了,速度也提高了很多,辅导老师们松了一口气,她也展露出自信的笑容。 [2]

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刻终于到了。9月19日上午8时,全国大赛上,该王晓菲上场了。毕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赛,王晓菲开始有点紧张,双手渗出了汗水。“多年的梦想,多日的苦练就看这一天了,一定要沉着,可不能前功尽弃啊!”她暗暗叮嘱自己。当主裁判宣布“开始”那一刻,她镇定下来,完全恢复了自信,接断头、打拉板、捻车面、做清洁…… 2015年9月22日上午,离比赛闭幕式还有两个小时,王晓菲突然接到大赛组委会的通知,她取得第一的好成绩,组委会安排她代表全体参赛队员在大会上宣读《倡议书》,听到这个消息,她与带队老师相拥而泣。泪水中饱含着喜悦、激动……

先锋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她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勇挑重担,无私奉献。2015年她所在的车间用工紧张,每天她都主动加班,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有一段时间,公司所纺的MD9.8品种缠堵挂现象严重,清洁难做,断头多且不好接,王晓菲经过仔细对比发现,国产钢丝圈要比进口钢丝圈好用,于是及时向负责人反映,她的建议得到采纳,从而使断头减少,工作效率也相应提高,还节约了器材费用,得到领导和职工的一致好评。工作中,她还总结出氨纶包芯纱“食指勾断氨纶丝”接头法和“罗卡丝紧密纺”皮辊上单手接头法,这两种操作方法减少接头动作50%,速度提高了两倍,质量合格率提高了30%。 [3]

王晓菲甘为人梯,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积极做好新入厂学员的“传、帮、带”工作,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使他们尽快掌握操作要领,在最短时间内顶岗。为了能让新学员尽快适应车间情况,她提出了新工培训改进意见,设立专人专项培训方法,缩短了培训时间,提高了培训效率,使新工由3个月学习操作缩短到只1个月就能顺利顶岗,缓解了车间用工紧张问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