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曉菲,女,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黨的十八大代表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王曉菲
國籍 中國
知名於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技術能手」

現為山東德棉紡織科技有限公司高級技師。 [1]

目錄

獲得榮譽

1.先後多次被評為公司「青年崗位能手標兵」、「德棉好青年標兵」、公司「勞動模範」;

2.在2006年、2007年公司運轉操作運動會上連續兩年奪得總分第一;

3.2008年參加全國棉紡織行業職業技能細紗工競賽奪得冠軍,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稱號;

4.2009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5.2011年被授予「山東省首席技師」;

6.2012年當選山東省第十屆黨代會代表,同年當選中共十八大代表;

7.2014年獲得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待遇。

2018年11月,獲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第第十四屆中華技能大獎。

主要事跡

2001年9月,17歲的王曉菲考入德棉技校,經過3年學習,2003年7月被分配到德棉股份有限公司細紗車間,當上了一名擋車工。

當時公司正在大力開展向黨的十六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細紗擋車工段月英,「全國勞動模範」、前紡車間粗紗擋車工殷紅,山東省優秀黨員、細紗擋車工任英等先進人物學習的活動,她們的先進事跡深深打動了王曉菲。「要干就干到最好」成了她努力的方向,於是她抓緊一切時間學習,刻苦練兵,一年後便成為車間操作能手。

2008年3月傳來將要舉辦全國大賽的消息時,王曉菲興奮異常。「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讓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體現。」於是每天下班後,強訓練、背「應知」成了她業餘生活的全部。經過努力,當年5月她終於通過了德棉集團的內部選拔,獲得了參加全省預選賽的資格。之後的一個月里,她衣服口袋裡天天裝着《細紗擋車工操作法》,就連宿舍床頭也貼着一張張寫滿操作要領的小紙條,有空就學、有空就背,每天除了短短四五個小時的睡覺時間,就是練操作、背「應知」。經過緊張苦練,6月她終於拿到了全國大賽山東省預選賽總分第六的成績,獲得了參加全國大賽的資格。

在大家的一片讚譽聲中,王曉菲冷靜分析省大賽中自己暴露出的單項操作速度慢、得分低等問題,細心琢磨、潛心研究,練兵時集中精力,一個動作反覆練習百遍,到最後幾天,幾乎不接空頭了,速度也提高了很多,輔導老師們鬆了一口氣,她也展露出自信的笑容。 [2]

實現自己夢想的時刻終於到了。9月19日上午8時,全國大賽上,該王曉菲上場了。畢竟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大賽,王曉菲開始有點緊張,雙手滲出了汗水。「多年的夢想,多日的苦練就看這一天了,一定要沉着,可不能前功盡棄啊!」她暗暗叮囑自己。當主裁判宣布「開始」那一刻,她鎮定下來,完全恢復了自信,接斷頭、打拉板、捻車面、做清潔…… 2015年9月22日上午,離比賽閉幕式還有兩個小時,王曉菲突然接到大賽組委會的通知,她取得第一的好成績,組委會安排她代表全體參賽隊員在大會上宣讀《倡議書》,聽到這個消息,她與帶隊老師相擁而泣。淚水中飽含着喜悅、激動……

先鋒作用

作為一名黨員,她處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特別是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更是勇挑重擔,無私奉獻。2015年她所在的車間用工緊張,每天她都主動加班,保質保量完成生產任務。有一段時間,公司所紡的MD9.8品種纏堵掛現象嚴重,清潔難做,斷頭多且不好接,王曉菲經過仔細對比發現,國產鋼絲圈要比進口鋼絲圈好用,於是及時向負責人反映,她的建議得到採納,從而使斷頭減少,工作效率也相應提高,還節約了器材費用,得到領導和職工的一致好評。工作中,她還總結出氨綸包芯紗「食指勾斷氨綸絲」接頭法和「羅卡絲緊密紡」皮輥上單手接頭法,這兩種操作方法減少接頭動作50%,速度提高了兩倍,質量合格率提高了30%。 [3]

王曉菲甘為人梯,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術特長,積極做好新入廠學員的「傳、幫、帶」工作,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他們,使他們儘快掌握操作要領,在最短時間內頂崗。為了能讓新學員儘快適應車間情況,她提出了新工培訓改進意見,設立專人專項培訓方法,縮短了培訓時間,提高了培訓效率,使新工由3個月學習操作縮短到只1個月就能順利頂崗,緩解了車間用工緊張問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