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锦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锦蛇原图链接

简介

王锦蛇属游蛇科蛇类,体大凶猛,且无毒,食谱广泛,野外捕食鼠、鸟、鸟蛋及其他小型动物。中国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南部(以前分布较多,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为因素等,现在较为少见)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国外分布于越南、日本(均有记录)。生活于平原、丘陵和山地。垂直分布范围:300~2300m。[1]

基本信息

'其他中文俗名:'臭王蛇、黄喉蛇、黄颌蛇、王蛇四川)、锦蛇、黄蟒蛇、王蟒蛇、油菜花、臭黄蟒、棱锦蛇(黑龙江)、棱鳞锦蛇(福建)、菜蛇、王字头(贵州)、

菜花蛇(湖南、湖北)、松花蛇(贵州、四川)、臭青公\母(台湾)、菜花蛇(江苏,浙江,江西,四川)
保护: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原色王锦蛇(大部分)头部有黑纹“王”字,多数体表呈黑黄白三色环纹,鳞间末多黄色,触摸有肌肉感且粗糙紧实。多有后1/3无纹路呈星点至尾尖。
(因公母,体色差异,变异不一)腹部多为黄色,手感平滑,全长可达2.5米以上。
【注:王锦蛇苗/亚成体/成体/体色多有不一,蛇苗基本无颜色特征,亚成期发色后显出应有体色,在饲养生活中也是乐趣之一】
王锦蛇身体呈圆筒形,可达5~10千克以上。主要生活在丘陵和山地,在平原的河边、库区及田野均有栖息。它动作敏捷,性情较凶狠,爬行速度快,会攀岩上树。主要以鼠类、蛙类、鸟类及鸟蛋为主食,在食物短缺时甚至残食同类。

野生王锦蛇有应激反应,受惊吓后释放腺体,人工繁殖多无此类问题。该蛇系产卵繁殖,每年的6~7月产卵,每次产8~15枚不等,孵化期为40~45天左右。

种群分布

王锦蛇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安徽、江苏、福建、湖南、湖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陕西、河南、甘肃及台湾等省(市,自治区),是典型的无毒蛇。

形态特征

头背鳞缝黑色,显"王"字斑纹;瞳孔圆形;吻鳞头背可见;鼻间鳞长宽几相等;前额鳞与鼻间鳞等长;颊鳞1;眶前鳞2(1),眶后鳞2(3);颞鳞2+2(3);上唇鳞8,3-2-3式;下唇鳞10(11或9),前4~5枚与颔片相切;背鳞23(25,21或19)-23(21)-17(19),最外二行平滑,其余强棱:腹鳞雄217~221,雌218~224;尾下鳞雄77~83,雌42~84;肛鳞二分。

体粗壮,全长2米左右。上唇鳞8(3—2—3) 枚,颊鳞1枚; 眶前鳞1 (2,3)枚,眶后鳞2 (3)枚; 颞鳞2 (3,1)枚+3(2,4)枚。背鳞23 (21,24,25)—23 (21)—19 (17,18,20)行,除最外侧1~2行光滑外,均起强棱; 腹鳞203~224枚,肛鳞2枚,尾下鳞60~120对。背面黑色,混杂黄花斑,似菜花,所以有菜花蛇之称。头背棕黄色,鳞缘和鳞沟黑色,形成“王”字形黑斑,故称王锦蛇;腹面黄色,腹鳞后缘有黑斑。幼体背面灰橄榄色,鳞缘微黑,枕后有1条短纵纹,黑色;腹面肉色。成幼体间体色斑纹很不相同,易误为他种,需注意。

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区、丘陵地带,平原亦有,常于山地灌丛、田野沟边、山溪旁、草丛中活动;性凶猛,行动迅速。昼夜均活动,以夜间更活跃。食蛙、蜥蜴、其他蛇类、鸟、鼠类,甚至同类的幼蛇。卵生。6~7月产卵,每次产8~12枚,卵大(45~60)毫米× (25~31)毫米。

保护措施

限制捕捉收购。

品种简介

王锦蛇体大,耐寒、适应性强、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容易饲养和孵化等诸多优点,特别是北方诸省区,大都以养它作为无毒蛇的饲养对象。王锦蛇,又称菜花蛇,大王蛇、蛇王、臭黄颌等。它是无毒蛇中(除蟒蛇外)长势最快,形体较大的蛇类。
栖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带,活动于河边、水塘边、库区及其他近水域的地方。
王锦蛇动作敏捷,性情凶猛,爬行速度快且会攀爬上树。它是广食性蛇类,捕食鸟类、鼠类及各种鸟蛋。食物缺乏时,甚至吞食同类。
估计数量:野生状态数量次于黑眉锦蛇,仍为普通种。当前属开发利用对象。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适当控制滥捕和收购。
【保护野生蛇类资源,支持人工繁育】

王锦蛇特点

捕杀能力突出,性暴烈,有明显的霸占主义;当遇见其他蛇时,会采取攻击,在野外是神经质的蛇类,攻击猛烈,绞杀能力强。是大多蛇类害怕的品种。 人工繁育下,成体性格偏懒散,自卫能力强,注意接近方法即可靠近。

参考来源

  1. 王锦蛇简介(附图),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