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这是优良条目,点此获取更多信息。

玛丽·居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玛丽•居里
Marie Curie
出生 (1867-11-07)1867年11月7日
逝世 1934年7月4日(1934-07-04)(66岁)
国籍 法国
别名 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夫人
职业 物理学家、化学家、科学家、哲学家
知名于 放射性、钋、镭
研究领域 物理学、化学
奖项 诺贝尔物理学奖(1903)
戴维奖章(1903)
马泰乌奇奖章(1904)
艾略特·克雷松奖章(1909)
阿尔伯特奖章(1910)
诺贝尔化学奖(1911)
威拉德·吉布斯奖(1921)

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波兰语Marie Skłodowska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波兰华沙,世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或玛丽·居里(法语:Marie Curie[1],圈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是法国著名波兰裔物理学家化学家科学家哲学家

  • 当时的波兰,女子不能上大学;玛丽·居里突破困境,出国深造了!
  • 她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驱者,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奨的女性,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两度获诺贝尔奖的人。
  • 除了伟大的科学成就,玛丽·居里 又如何在丧夫之后,撑过那段孤立无援、人人唾弃,甚至被冠上“波兰荡妇”声名狼藉的岁月?
  • 居礼夫人是女性的骄傲,全人类的骄傲

早年生活

  • 居里夫人生于波兰王国华沙市的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一名中学数学物理教师,母亲是女子寄宿学校校长,同时也是出色的音乐家[2]。居里夫人幼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家人对其的爱称为玛丽亚
  • 居里夫人在家排行第五,上有三姐一兄,即苏菲、布罗尼施拉娃、海伦娜和哥哥约瑟夫[3]

女子不能上大学

  • 在玛丽亚九岁那年,她的三姐得了伤寒死了,不到两年,她妈妈也跟著去世。家中接二连三的变故,使得玛亚变得更早熟、更敏感了[2]
  • 波兰当时被普鲁士奥地利俄国一分为三,华沙归俄国统治,人民生活很苦,没什么自由,女子根本没机会进大学念书。如果想念大学,只有到外国去。玛丽亚家里并不富裕,读完中学之后,不可能供她到国外念书,于是她自己想办法,找到了一分家庭教师的工作,把赚来的每一分钱都省吃俭用,积蓄下来[2]
  • 玛丽亚一面工作,一面自修,看了很多文学方面的书,也学了很多化学方面的书籍。后来,她得到一个在实验室工作的机会,和许多科学家一起工作,让她兴奋极了[2]
  • 那间实验室的设备虽然很简陋,可是对玛丽亚来说,已经是够她学习的了,过去在化学书本里读的东西,现在都能亲自动手实验了。那段在实验室工作的时光,对居里夫人后来走上科学之路有很大的影响[2]

突破困境 出国深造了

  • 1891年,24岁的玛丽亚,终于如愿以偿,到巴黎去深造。在巴黎的那段日子,她有时穷得连买包煤的钱都没有,因为买了取暖的煤,就没有钱买食物了。 在几次因贫血晕倒之后,最后住在法国的姊夫、姊姊,只好把她接回家,好好的“食补”一番[2][4]
  • 除了生活上饥寒交迫外,在学业上她也有很大的困难。她的法文不好,又加上以前在波兰受的教育不够应付法国大学的课程,尤其是物理学科所必备的基本数学知识。因此,她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花在图书馆里,凭著精确的头脑、清晰的思维和坚强的意志,她的成绩慢慢的进步了[2]
    • 1893年,玛丽亚拿到了物理学硕士学位;
    • 1894年,她又获得了数学硕士学;
    • 后来,玛丽亚甚至还得到“亚历山大奖学金”~那是波兰华沙玫府给予海外优秀留学生的奖学金。
    • 1903年,玛丽亚获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5]

学术成就

居里夫人 的成就包括:

  • 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6][7]
  •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3][6][7]

居里夫人 一生共获得两次诺贝尔奖 -- 是世界上第一个两度获诺贝尔奖的人:

  • 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为她提纯了金属镭与钋而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这一次,获奖名单上只有她一个人了[9][10]

谁才是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主导者?[11]

  • 1895年,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 和 皮耶•居礼结焝,婚后,她的名字改为了 玛丽·居里。
  • 婚后两年,他们的第一个女儿诞生。为了养家,玛丽·居里 开始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兼任教职,同时在艰苦的条件下研究放射性物质。她没有专业的实验室,校园边上一个通风差又漏水的棚屋就是她的工作场所。
  • 1898年,玛丽·居里和丈夫发表一篇联合署名论文,宣布以“钋”(polonium)命名所发现的元素,以纪念被瓜分的祖国波兰。1898年12月26日,居里夫妇将他们发现的第二个元素命名为“镭”(radium),拉丁文意为“射线”。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还创造出单词“放射性”(radioactivity)。
  • 1910年,玛丽·居里成功分离出“镭”,并把放射强度单位以居里命名。
  • 然而事实却是:
    • 1903年,玛丽·居里独立完成了"钋"的提纯以及对放射性物质的探索和结论
    • 皮埃尔·居里 更多的是她的合作伙伴和助手。关于放射性存在的概念与理论,最早只是诞生于玛丽·居里一个人的头脑中
    • 亨利·贝可勒尔 根本对这项工作没有任何实质的指导或者帮助,他只是依仗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作为居里夫妇的引荐人,将他们带入了当时被上流社会所把持的科学界大门。
    • 玛丽·居里的名字,真正的作者,却被署在最末一位。

揭密居里夫人情史

寡妇门前是非多 [9][11]

  • 1906年4月19日,皮埃尔·居里 在参加了一场科学家聚会 ,步行回家横穿马路时,被一辆奔驰的载货马车撞倒,再也没有醒过来。对于玛丽·居里来说,人世间最悲痛的事莫过于此,此时玛丽·居里39岁,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她成为了寡妇。
  • 1911年,有人披露玛丽·居里在过去一年里与皮埃尔以前的学生保罗·朗之万同居一年。朗之万是皮埃尔的学生,比玛丽小5岁,当时正与妻子分居。朗之万本身的婚姻存在极大的问题,他的妻子蔑视他那带不来现钱的研究工作。当她发现朗之万和玛丽·居里的情事,她偷走了玛丽·居里给朗之万的所有情书,送到巴黎各大报社公布。
  • 在这些私密的、情人之间的信件里,玛丽·居里表现出了自己具有强烈的性需求,而且希望满足它们。
    • 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不应当也不允许有这种需求的,即使有也不能说,更不能热切地希望通过爱情去满足欲求。这就是当时这个世界的规则。于是玛丽·居里就被钉在了这样一个词上:波兰荡妇
    • 丑闻曝光时,玛丽·居里正在比利时参加学术会议。她回家时发现家门口有一群愤怒的人群,正向她们的家里扔石头。她不得不与女儿避居在朋友家里。
    • 不仅一般民众如此,就连当时一些跟玛丽·居里合作的法国科学家也联名写信,要求她离开法国,其中包括她最忠实的合作伙伴保罗·艾培
      • 保罗·艾培的女儿,是玛丽·居里最忠实的学生与支持者之一,因此与自己的父亲发生了巨大冲突,她站在自己的父亲面前一字一句地说道:“如果你敢于赶她走,我将永远不会再见你,我的父亲。”她清晰地说了以下留给父亲也足以留给未来的话语:“如果玛丽·居里是个男人,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 在丈夫死后,通过与朗之万的感情焕发了第二次青春的玛丽·居里,几乎被这次舆论风暴摧垮了,孤立无援、声名狼藉、人人唾弃。在几乎两三年的时间里,她的精神都处于濒临崩溃的状态。她被她周围的强大的、恶毒的、残忍的压力打垮了,不得不住进一所由修女开办的医院,以求得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治疗。
  • 如果是一般的女人,很可能要就此在精神病院里度过馀生。但玛丽·居里不一样,她不仅有足够聪明的头脑,更有足够强悍的意志。
  • 最终玛丽·居里顶著压力和敌意出了院,重新开始进行科学研究。

逝世于1934年7月4日

  • 由于长年研究放射性物质,玛丽·居里的身体受到了侵害,她在晚年罹患恶性贫血症,最终于1934年7月4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3]

玛丽·居里官方纸钞

1994版500法郎纸钞正面
原图链接
2011年4月20日,波兰为纪念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发行这枚20兹罗提纪念钞
原图链接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女性,很多国家都发行过纪念币。除了纪念币外,居里夫人还先后出现在两个国家,法国与波兰,官方纸钞上。[12]

2011年4月20日,波兰为纪念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发行20兹罗提纪念钞,共发行6万枚,以居里夫人名字缩写MS做为冠号。正面是居里夫人像和巴黎大学建筑,中间光学渐变磁性油墨印刷的图案,“Ra”即镭。背面建筑是建于1932年的华沙镭学研究所,文字是居里夫人的名言,大意是“镭只是一种元素,是全人类的财产”,最右边的是诺贝尔奖章。[13]

女性的骄傲,全人类的骄傲

  • “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这是居里夫人研究科学的执著精神[2]
  • 居里夫人原本有许多发财的机会,但是都拒绝了,她对于功名,也一样看得很淡;在她获得各种奖金前,穷得连医药费都没著落,后来人们劝她申请“镭”专利,她也断然拒绝了。战后,当她成为为世界名人,常被各国政府邀请时,竟连一件像样的晚宴服也没有[2]
  • 人们没有更好办法纪念居里夫人的伟大,只好把后来发现的一种元素取名“锯”,并且把放射线单位叫“居里”,以纪念她。而某些金属在一定温度时,磁性会改变,这个温度叫“居里点”,则是纪念居里先生而命名的[2]


视频

她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女人,一个发明改变世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