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玫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玫耳是(Rhodotus,又名玫耳屬)的真菌。紅褶傘屬下只有單一的網蓋紅褶傘(又名網蓋粉菇或掌狀玫耳)。它們分布在環北帶,在北美洲東部、北非、歐洲及亞洲都可以採集得到。它們一般會在樹樁及腐朽的硬木上生長。成熟玫耳的傘狀帽呈粉紅色及膠狀的,表面有紋。生長期間在不同的光度及顏色照射下,會影響它們的大小、形狀及子實體的顏色。由於玫耳有獨特的特徵,令其分類很難得到共識,故此它有很多異名。根據近期的分子種系發生學分析,發現玫耳最為接近Physalacriaceae下的屬。[1]

[]

保育狀況

玫耳可以單獨或成束的生長。1980年代的歐洲因空氣污染及改變土地用途, 真菌的數量大幅下降。自此歐洲多國就對真菌的生物多樣性進行研究,並制訂了真菌的紅色名錄。玫耳在超過一半的歐洲國家中都被列入紅色名錄,狀況屬於極危、瀕危或近危。玫耳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已經出現區域性滅絕。它們是匈牙利受保護的35種真菌之一,任何採集都是違法的。

歷史命名

玫耳的模式種網蓋紅褶傘原先於1758年被法國植物學家布雅德(Jean Baptiste François Pierre Bulliard)分類在蘑菇屬中。埃利亞斯·馬格努斯·弗里斯(Elias Magnus Fries)也認同這個分類。後來於1926年,由René Maire將之分類在新起的紅褶傘屬中。其種小名的拉丁文意思是「掌狀」,可能是指其蓋上的紋像手掌。 法國植物學家Claude Casimir Gillet於1876年將網蓋紅褶傘分類在側耳屬中,並命名為Pleurotus subpalmatus。另外美國真菌學家Charles Horton Peck於1891年描述的新物種Pleurotus pubescens,其實就是網蓋紅褶傘。其他的異名包括Lentinula reticeps、Agaricus reticulatus、Agaricus alveolatus、Pluteus alveolatus及Panus meruliiceps。

分類

玫耳在傘菌目中的分類不明,多個學者都提出不同的意見。於1951年,洛夫·辛格(Rolf Singer)認為鵝膏菌族及紅褶傘屬有很多相似性,包括孢子顏色及裝飾、菌絲及菌髓結構、厚垣孢子的產生等, 於是將紅褶傘屬分類到鵝膏菌科內。1953年,法國真菌學家Robert Kühner及Henri Romagnesi基於孢子的顏色而將紅褶傘屬分類到口蘑科中。1969年,有指因紅褶傘屬孢子的超顯微結構而將之分類到粉褶傘科。到了1986年,辛格修改了其主張,認為紅褶傘科應較為接近口蘑科的Pseudohiatuleae族。此族包含了小火焰菌屬、Pseudohiatula、Cyptotrama及Callistodermatium。1988年,有建議將口蘑科分成幾個新的科,當中包括了含有紅褶傘屬的Rhodotaceae。 分子種系發生學幫助釐清玫耳的分類問題。多種傘菌的核糖體DNA研究證實了將紅褶傘屬分類到口蘑科的建議。一項大型的種系發生學分析認為紅褶傘屬應屬於傘菌目的核心分支,即包含粗糙鱗蓋傘、Marasmius trullisatus、金針菇、Xerula furfuracea、Gloiocephala menieri及亮菌的分支。這些屬後來被重置到Physalacriaceae科中。真菌索引(Index Fungorum)及MycoBank也是將紅褶傘屬分類到Physalacriaceae之下。

菌體特徵

邊緣向內捲曲的傘狀帽及連生的蕈柄是玫耳的特徵。並非所有小菌褶都由傘狀帽延伸到蕈柄。玫耳的子實體有傘狀帽及蕈柄;蕈柄沒有菌環或外被。傘狀帽最初是凸出的,當長到某一階段就會變成扁平,平均闊2-6厘米。帽的邊緣是向內捲曲的,帽表面有較淺色的脈狀紋。在紋間的顏色會受生長時照明的情況而有所不同,可以呈橙色至粉紅色至紅色。帽表面是膠狀的,菌髓結實及呈粉紅色。小菌褶很厚及緊密,與傘狀帽的顏色差不多。 一些小菌褶並非由傘狀帽伸延到蕈柄,每2-4褶形成一組。蕈柄長1.5-3厘米及厚4-6毫米,位於傘狀帽的中央或邊緣。蕈柄的顏色也像帽般會受照明的情況所影響。玫耳的菌絲會在子實體初出現時分泌一種紅色或橙色的液體。成熟的子實體當放在10%的硫酸亞鐵溶液中時會轉變為綠色。玫耳的孢子印一般都是粉紅色的,但也有呈奶白色的。在微觀下,玫耳的孢子約呈球狀,大小為6–7.2×5.6–6.5微米。孢子表面有結節,一般長0.5–0.7微米。孢子並非澱粉質的,故在梅瑞氏染劑下不會帶有碘的染色。 孢子台呈棒狀及有4個孢子,大小約為33.6–43.2×5.6–8微米。雖然玫耳沒有側生囊狀體,但卻有大量的褶緣囊狀體,褶緣囊狀體大小約為27.2–48×4.8–8微米。菌絲上有扣子體。菌蓋皮層是由囊狀及厚壁的菌絲所組成,每一個菌絲都是由細小的莖所支撐,一直延伸到膠凝區。厚垣孢子是無性的繁殖單元,可以幫助玫耳在不適合生長的環境下生存。玫耳的厚垣孢子大小約為12-8×8-6微米。

食用性

玫耳一般被列為食用性未明或不適宜食用。玫耳沒有明顯氣味,味道苦味,但早期卻有指是甜味。

菌體效用

玫耳是其中一種具有抗人類臨床病原體的真菌。在擴散法藥敏試驗(Kirby-Bauer antibiotic testing)下,玫耳對枯草桿菌有中度的抗菌力,而對釀酒酵母及煙麴黴只有輕度的抗真菌力。

生長分布

玫耳是腐生的,即透過分解有機物來獲取養份。它們可以分散或一束的生長。 它們會在菩提樹、楓樹或榆樹等硬木上生長,在歐洲也有生長在歐洲七葉樹上。玫耳喜歡定期泛濫及較少陽光的環境。它們較為喜歡生長在未腐朽的木材上,可算是先鋒種。它們有時也會長在深色的木材上,尤其是失去了樹皮及干身的樹幹。玫耳會在較寒冷及潮濕的天氣下長成:美國會是在春天至秋天,英國及歐洲則是在秋天至冬天。 玫耳膠質的子實體。玫耳分布在環北帶,包括加拿大、伊朗、匈牙利、意大利、波蘭、斯洛伐克、丹麥、瑞典、挪威、德國、以往蘇聯的地區、韓國、日本及新西蘭。玫耳在美國分布在印地安納州及北美洲其他東部地區。雖然玫耳較為罕有,但在伊利諾伊州卻較普遍。有指由於榆樹因荷蘭榆樹病而枯竭增加,卻令玫耳有復甦的跡象。 照明近紅光的可見光是玫耳生長所需的光譜,這與一般真菌所需的藍光有所不同。在波長500納米以上的紅光、黃光或綠光下,玫耳都可以結出子實體;若只有藍光,則不能長成。玫耳的顯型會受到照明的顏色及光度所影響。例如在綠光下,子實體會呈淡橙色,蕈柄較短及筆直,傘狀帽很大及有明顯的紋;這與在綠葉下長成的玫耳相像。若是在黃光照射下,玫耳會呈鮮橙色,傘狀帽較細小,紋理也不明顯;這與在冬天落葉後長成的玫耳相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