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玻璃胎画珐琅牡丹蓝地胆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 康熙 玻璃胎画珐琅牡丹蓝地胆瓶
图片来自国立故宫博物院

玻璃胎画珐琅牡丹蓝地胆瓶,是清康熙年间之作品(西元1654 - 1722年),为玻璃质地的珐琅器物,高12.6公分、口径3.1公分、底径3.8公分。为胆瓶器型,以蓝釉为基底,缀有缠枝牡丹花卉纹样。底部无款,乾隆时期为之配制收藏的木匣,匣盖上又刻“康熙年制玻璃胎画珐琅花卉蓝地胆瓶一件”,而得知作品产烧于康熙时期。[1]:169

历史背景

西欧精美的画珐琅工艺受康熙皇帝之青睐,除了金属胎与玻璃胎画珐琅工艺外,匠役们也将珐琅釉彩绘在瓷胎与宜兴陶胎器表,成为后人称颂的珐琅彩陶瓷器。同时期西方对青花瓷趋之若鹜,也仿造许多中国青花瓷器之纹饰。[1]

画珐琅

珐琅,是外来语的音译词,其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氟化物,与陶瓷、琉璃、玻璃同属矽酸盐类。珐琅器是以珐琅为材料制成的器物,依据其加工工艺的不同,珐琅器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内填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五大类别。其中画珐琅在清代康熙年间出现,宫廷造办处、广东和北京均有制作。画珐琅有金、银、铜、紫砂、瓷和玻璃六种胎质。在博物馆内,画珐琅是专门指铜胎,而银胎称为银烧蓝,瓷胎、玻璃胎称为珐琅彩。[2]

宫画珐琅受欧洲画珐琅的启发,为清康熙时期宫中蓬勃发展的新兴工艺。康熙于在位晚期时,命内务府造办处设立珐琅作坊,以欧洲画珐琅为范本,再加上中国原有之瓷器彩绘或掐丝珐琅为基础,自行研发清宫画珐琅;乾隆时期中西交流愈加频繁,引进更多欧洲画珐琅的制作技术、窑炉及珐琅颜料,并集合西方各类艺匠合作,而成功创烧富有清宫皇家特色的画珐琅,以金属胎、瓷胎、宜兴胎与玻璃胎之四种不同材质为主。[3]

乾隆木匣

玻璃胎画珐琅牡丹蓝地胆瓶原收贮在一件插盖式木匣中,匣高16.5公分、横长9.8公分、纵长9.4公分。为乾隆时期高宗下旨配制盛装,盖面阴刻填蓝楷书“康熙年制玻璃胎画珐琅牡丹蓝地胆瓶一件”之字,木匣内有一夹板可卡住瓶身以免玻璃瓶在匣内晃动,但造成器足无法碰触匣底,因此推测原应有一木座。[4]:36 木匣插盖上有朱书“北字一号、一笔、完”之字,因其收贮在端凝殿北侧小屋,为内庭执事人员所赋予的编号与纪录;匣身上方侧面先朱书在墨写盖之,有楷体“辰一”二字,为收贮在清朝内庭时曾被赋予的编号。木匣原附贴一张破损黄签,其上墨书:“康熙玻璃胎一件”。[4]:38

康熙玻璃珐琅

康熙期间由于玻璃珐琅的制造技术尚未成熟,现今的留存数量稀少,已知三件康熙玻璃胎画珐琅器,其馀分别为画珐琅五彩红玻璃鼻烟壶、画珐琅花卉小杯,以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所藏之玻璃胎画珐琅牡丹蓝地胆瓶尺寸最大,也是唯一一件被收贮于乾清宫库房的玻璃胎珐琅器。乾隆时期中西交流盛行,故留存多件玻璃胎珐琅器,例如福寿葫芦小瓶、人物鼻烟壶、花卉鼻烟壶等器物。[4]:36

参考文献

  1. 1.0 1.1 冯明珠主编. 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 台北: 国立故宫博物院. 2011.
  2. 有凤来仪:乾隆款玻璃胎画珐琅凤舞牡丹袱系瓶,sothebys.com,2019年9月9日
  3. 施静菲. 文化竞技:超越前代、媲美西洋的康熙朝清宫画珐琅. 民俗曲艺. 2013,182: 149-219.
  4. 4.0 4.1 4.2 嵇若昕 . 康熙朝玻璃工艺与珐琅工艺结合的极致——玻璃胎画珐琅牡丹蓝地胆瓶. 故宫文物月刊. 201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