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珍珠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珍珠贝( pearl oyster ),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柱目,珍珠贝科动物的总称。两壳不等,左壳稍凸起,右壳较平,通常具足丝开孔,壳顶前后具耳,后耳较前耳大,贝壳表面常具鳞片。无水管,足呈舌状。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用足丝固着在低潮线以下的浅海岩石和珊瑚礁上生活。[1]

形态特征

珍珠是贝类的产物,有很多种贝类,如鲍鱼、蚌、贻贝、江珧、砗磲等等

都能产生珍珠。但是最普通,产量大、质量好的,要算是海产的珍珠贝了。珍珠贝也属于双壳类,和贻贝以及以后我们要讲的扇贝等同是用足丝附着在岩石、珊瑚礁、砂砾或其他贝壳上生活的种类。珍珠贝为暖海产,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沿海,特别是广东沿海很普遍。


珍珠贝也属于双壳类,和贻贝以及扇贝等同是用足丝附着在岩石、珊瑚礁、砂砾或其他贝壳上生活的种类。珍珠贝为暖海产,在我国的福建,特别是广东沿海十分普遍。珍珠贝的种类很多,有珠母贝、大珠母贝、马氏珍珠贝、企鹅珍珠贝等等。其中以马氏珍珠贝最普通,合浦的珍珠就是从这种珍珠贝采得的。

生活习性

海水清澈,水流不急,自潮间带至10余米深的混有砾石的泥砂底质上生活。它正常生活要求的海水温度是在15—25摄氏度之间,水温超过30摄氏度或低于13摄氏度时,就失去正常活动的能力。

贝壳的珍珠层厚,是海水养殖珍珠的优良种类,能产大型优质珍珠。广西合浦自古就以珍珠贝产的珍珠质量优等而负盛名。南海水产研究所利用大珠母贝培育出了世界上罕见的大型珍珠。珍珠贝的养殖以波浪平静的内湾,沙泥、岩礁和石砾较多的海底及水流不太激烈的场所为宜。产卵期5~9月。在盐度27~31‰,水温 26~29℃的适宜条件下,发育至面盘幼虫需18 ~20天。饵料可投扁藻、硅藻。珍珠贝对高盐度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对低盐度适应能力差。珍珠贝肉可食,壳可作为贝雕、螺钿、钮扣的原料。

历史发现

珍珠贝作为饰物有悠久的历史。古埃及人、波斯人、印度人,用珍珠贝壳作成美丽的佩饰和器具上的装饰。中国最早用珍珠贝作装饰始于战国时代。珍珠贝壳的色彩有白色、粉红色、乳白色、乳黄色、青白色、黄色、古铜色之分。壳内有灿烂的珠光,在光照下更是色彩夺目,非常好看。贝壳的主要成分是文石、方解石、有机质和水等物质,硬度为摩氏2.5-4度。通常情况下,贝壳的韧性较好。一般不透明。珍珠贝贝壳是天然艺术品,同时是制作高级工艺品的材料,是较为珍稀收藏品。

中国广东、海南附近水域均有分布。贝壳的珍珠层厚,是海水养殖珍珠的优良种类,能产大型优质珍珠。广西合浦自古就以珍珠贝产的珍珠质量优等而负盛名。南海水产研究所利用大珠母贝培育出了世界上罕见的大型珍珠。 [1] 迄今中国最大的珍珠贝贝壳的1995年8月在广西合浦县发现的,重28.3公斤。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个贝壳大约产于唐朝末年。现在贝壳坚如钢铁,敲击时如金鸣,贝壳晶莹艳丽,珠光闪闪,色泽夺目。现在这个中国最大的珍珠贝贝壳,作为重要的文物标本,收藏于广西合浦县博物馆。

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柱目,珍珠贝科动物的总称。两壳不等,左壳稍凸起,右壳较平,通常具足丝开孔,壳顶前后具耳,后耳较前耳大,贝壳表面常具鳞片。无水管,足呈舌状。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用足丝固着在低潮线以下的浅海岩石和珊瑚礁上生活。珍珠贝的养殖以波浪平静的内湾,沙泥、岩礁和石砾较多的海底及水流不太激烈的场所为宜。产卵期5~9月。在盐度27~31‰,水温 26~29℃的适宜条件下,发育至面盘幼虫需18 ~20天。饵料可投扁藻、硅藻。珍珠贝对高盐度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对低盐度适应能力差。珍珠贝肉可食,壳可作为贝雕、螺钿、钮扣的原料。

海南的珍珠贝

大珠母贝,又名白螺珍珠贝,是我国南海特有的珍贵珍珠贝类。它形状象碟子,个体大,一般体长24厘米,体重为6—7斤,大者体长32厘米以上,体重10斤,是珍珠贝种类中最大的一种。海南出产珍珠贝还有马氏珍珠贝、企鹅贝、解氏贝和美丽贝等,大珠母贝蕴藏量约占全省各类珍珠贝总蕴藏量的90%。大珠母贝的经济价值很高。它的外壳是医药和工艺原料,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每市斤壳约值人民币8—9元。它的肉质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更可贵的是,大珠母贝养殖的珍珠,颗粒大,色泽好,价格高。 珍珠历来是贵重装饰品,又是名贵的药材。三国时的医书《名医别录》已把它列为重要药材。当时享有盛名的“诸葛行军散”里,就有一味珍珠。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珍珠能“治目肤翳”,珍珠粉“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它在医药上有安神定惊、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润泽肌肤、收口生肌等功效。我国在临床中有20多种药方,是以珍珠作为主药的。六神丸、安官牛黄丸、行军散、八宝眼药等几十种中药成药中都有珍珠粉。现在,人们还用珍珠粉和护肤原料制成珍珠霜、珍珠露、珍珠膏等高级化妆品,深受人们的欢迎。 海南省的珍珠养殖业,解放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建立了珍珠养殖场,进行人工养珠。人工养珠是把经过手术“怀孕”的“妈妈”珍珠贝,置放在尼龙网做成的特制“产房”里,一个珍珠“妈妈”住一个“产房”,被放回海流平缓、饵料丰富的海区,去“分娩”她们的“娇子”。这个过程叫育珠期,需要精心管理长达一年乃至两年的时间。珍珠贝是一种几乎没有自卫能力的小生灵,大海里凶残的章鱼和螃蟹等是珍珠贝的大敌,它们会伺机闯,进“产房”,咬破贝壳,饱餐贝肉,海里的小牡蛎、藤壶等小贝类也爱在珍珠贝身上建筑新居,严重影响了珠贝的正常生长。这样,育珠不仅要朝夕提防敌害的入侵,而且还要定期清除珠贝上的“隐患”。倘若遇上台风暴雨,还要马上驾船出海,将珍珠母贝移向海湾,珍珠,固然是珍珠贝生命的结晶,更是养珠人汗水和心血凝聚的成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