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琅琅上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琅琅上口

来自 网络网 的图片

琅琅上口 汉语成语,拼音是láng láng shàng kǒu,意思是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 通俗,便于口诵。出自《淞隐漫录·凌波女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琅琅上口 琅琅上口_词语_成语_百度汉语

拼音 láng láng shàng kǒu

注音 ㄌㄤˊ ㄌㄤˊ ㄕㄤˋ ㄎㄡˇ

反义词 诘屈聱牙

近义词 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出处 《淞隐漫录·凌波女史》

成语注释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

成语出处

清·王韬《淞隐漫录·凌波女史》:"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示例

但在我自己有记忆的二、三岁时,她已经把唐诗绝句教我暗诵,能诵得琅琅上口。(郭沫若《沸羹集·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

音节整齐匀称,平仄相调,就会有节奏感、旋律美,如果再安排好韵脚,就会更加和谐悦耳、琅琅上口,而且使前后语句浑然一体,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赞总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