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甜瓜病毒病

甜瓜病毒病

甜瓜病毒病
原圖鏈接

由甜瓜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甜瓜病毒必须在甜瓜细胞内营寄生生活,专化性强,某一种病毒只能侵染某一种或某些植物。但也有少数为害广泛;如甜瓜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一般甜瓜病毒只有在寄主活体内才具有活性;仅少数甜瓜病毒可在病株残体中保持活性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 病毒在甜瓜细胞中进行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质外壳的复制,组成新的病毒粒体。植物病毒粒体或病毒核酸在植物细胞间转移速度很慢,而在维管束中则可随植物的营养流动方向而迅速转移,使植物周身发病。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甜瓜病毒病

别 名:植物病毒病

主要危害作物:甜瓜

主要为害部位:叶

危害症状

多图

叶片受害,表现叶脉褪绿,叶肉深绿色,一般嫩叶先表现症状,有时在顶端的几张叶片上出现多个向正面凸起的深绿色病斑。叶柄、果柄及茎蔓受害,表现为黄褐色略凹陷的圆形或不规则长条斑。果实受害,先在瓜表面出现许多近圆形或不规则水渍状小斑点,后病斑变成浅褐色,斑点处凹陷,削去瓜皮可见与斑点对应处的瓜肉木质化,呈褐色坏死状,整个瓜僵硬,失去食用价值。[1]

原因及规律

病原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烟草斑病毒、西瓜花叶病毒2号、南瓜花叶病毒中国南瓜曲叶病毒、哈密瓜病毒等。这些病毒主要是通过种子、蚜虫、接触等方式传染。

与瓜类作物邻作,田间管理粗放,蚜虫发生量大发病重。

病原形态特征

Melon mosaic virus (MMV) 即甜瓜花叶病毒侵染所致。该病毒寄主范围较窄,只侵染葫芦科植物,不侵染烟草或曼陀罗。稀释限点2500~3000倍,钝化温度60~62℃,体外存活期3~11天。

发生特点

危害甜瓜的病毒种类很多,在我国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黄瓜花叶病毒(CMV)、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甜瓜花叶病毒(MMV)、南瓜花叶病毒(SqMV)、哈密瓜坏死病毒前三种病原特性见西瓜病毒病病原。

甜瓜病毒病的发生与气候、品种和栽培条件有密切关系。温度高、日照强、干旱条件下,利于蚜虫的繁殖和迁飞传毒,也有利于病毒的发生。瓜田病毒病适温为18~26℃,在36℃以上时一般不表现症状。瓜株生长不同时期抗病力不同,苗期到开花期为对病毒敏感期,授粉到座瓜期抗病能力增强,痤瓜后抗病毒能力更强。故早期感病的植株受害重,如开花前感病株,可能不结瓜或结畸形瓜,而后期感病的多在新梢上出现花叶,不影响座瓜。不同品种抗病性有差异,一般以当地良种耐病性较强,可结合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选用。栽培条件中主要有管理方式、周围环境等,管理粗放、邻近温室、大棚等菜地或瓜田混作的发病均较重,缺水、缺肥、杂草丛生的瓜田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 1、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薄皮甜瓜比厚皮甜瓜抗病。
  • 2、轮作避免重茬。远离菜地种植,切忌甜瓜与南瓜混种,以免蚜虫相互传毒。
  • 3、适时早播并采用地膜、塑料薄膜覆盖,进行早熟栽培。
  • 4、加强田间管理。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结果期用0.2%~0.3%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可对病毒病起到钝化作用,达到防病目的。
  • 5、种子处理。播种前用60~ 62℃ 温水浸种10分钟,浸种时不断搅动,待水冷凉后,再浸18小时, 然后催芽、播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浸18小时,然后催芽,播种。
  • 6、消灭蚜虫。可用用2.5%一遍净乳油500~8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
  • 7、发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5%病毒K1000倍液防治喷雾防治。 [2]  

相关视频

甜瓜病毒病乡村


甜瓜病害防治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