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生物气象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生物气象学是农业气候学一个名词术语。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两种观点:起源于刻画符号和“图画文字”起源说[2]。我们现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词解释

生物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的物理和化学因子对生命体的生长、繁殖、活动、疾病、死亡等的影响的学科,它是介于气象学和生物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生物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主要气象因子如气温、湿度、气压、风、光、电、宇宙射线等对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的影响和对动植物繁殖的影响,以及生物体在宇宙空间等特殊环境条件下的生理变化等。当前的研究内容着重医疗气象和高空生物气象两个方面。

生物气象学所研究的空间范围包括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即从植物根系、微生物和动物所能到达的地层,一直延伸到飘浮有植物孢粉和微生物的高层大气,还包括各种建筑物、地下铁道、洞穴、潜艇、卫星等人造环境。生物气象学从整个生物界的角度出发,研究对象涉及生物界的全部种类。因此,农业气象学、森林气象学、物候学以及生态学等,都和生物气象学有很多共同的研究领域。

生物气象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科。它和形态学、生理学、分类学、遗传学、进化论、生物发生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都是生物学的基础分科。这些学科所研究的都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基本生命现象。

有关生物气象学的知识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最初只限于生物体生命现象的季节变化和天气气候之间关系的定性记载(见物候学、医疗气象学)。到16世纪以后,温度表、湿度表和显微镜等分别应用于气象学和生物学研究,开始了生物气象学的定量分析研究。20世纪40年代以来,特别是1956年国际生物气象学会成立以后,这门学科才有了迅速的发展。1984年7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十届国际生物气象学会,主要研讨了有关人类生物气象学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