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甲壳纲(jiaqiaogang)(Crustacea)原是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中的第3个大纲,现已被提升为甲壳亚门,原来属下的亚纲提升为纲。[1]
种数仅次于昆虫纲和蛛形纲。绝大多数水生,以海洋种类较多。体分节,胸部有些体节同头部愈合,形成头胸部,上被覆坚硬的头胸甲。每个体节几乎都有1对附肢,且常保持原始的双枝形,触角2对。用鳃呼吸。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 甲壳纲 | 界 | 动物界 |
拉丁学名 | Crustacea | 门 | 节肢动物门 |
简介
多数种类可供人类食用,如各种虾、蟹等;或作鱼类食饵,如淡水中的水蚤等;也有一些有害种类,如寄生鱼体的鱼蚤、鱼虱,危害海港建筑物与海底电线的蛀木水虱和充作肺吸虫中间宿主的溪蟹等。[2]
动物种类较多,现分为8个亚纲:头甲亚纲(如头甲虫)、鳃足亚纲(如蚤状溞)、介形亚纲(如海萤)、唇甲亚纲(如长唇虫)、桡足亚纲(如剑水蚤)、鳃尾亚纲(如鲺)、蔓足亚纲(如藤壶)、软甲亚纲(如沼虾、河蟹等)。
节肢动物门的一纲。大多数水生,用鳃呼吸,体一般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2对触角。头胸部具发达的甲壳,称头胸甲。低等种类体多细小,体节多,数目不定,一般有胸肢而无腹肢 ,高等种类体节少,数目恒定,20~21节,每节有1对附肢。27000多种。
枝角类(Cladocera),头胸甲发达,包被身体,成为壳瓣,柔软;第2对触角长大,分枝,为运动器官;体节不明显,胸肢不超过10对。
多数生活在淡水中,为淡水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习见种如溞(Daphnia)。桡足类(Copepoda),无头胸甲,第1对触角发达,用以游泳。胸肢6对,第1对成颚足,用以攫取,后5对游泳。
也为浮游动物重要组成部分,如剑水蚤(Cyclops)、哲水蚤、猛水蚤等。鱼虱类(Caligoida),为鱼类外寄生虫,多数海产,如鱼虱、锚头蚤。鲺类(Argulidea),鱼类外寄生虫,腹部退化,具吸盘,如鲺。
高等甲壳类如虾蟹等,都有5对步足,故称十足类(Decapoda),是甲壳纲中最高等的一类。虾类的头胸甲较柔软,腹部发达,具5对游泳足,触角细长如鞭。蟹类头胸甲坚硬,腹部退化,折在头胸部腹侧。
甲壳纲动物龙虾
分类
分5亚纲
鳃足亚纲
大多为淡水小型浮游动物,以悬浮于水中的微型浮游生物为食,背甲或有或无。身体的形态以及附肢等变化较大。如丰年虫(Chirocephalus)、鲎虫(Apus)和水蚤(Daphnia)等。
水蚤是淡水中常见的种类,属枝角目(Cladocera)体侧扁,背面与身体相连、腹面游离。腹部小,常弯曲在胸部下方,无附肢。雌雄异体,常行孤雌生殖,雌性有一孵育囊,夏、秋繁殖最盛,为鱼类天然饵料。
介形亚纲
是淡水近底部的动物,在海洋中则为大洋浮游生物的组成成分。体小,分节不明显。头部两对触角都很发达。孤雌生殖普遍。如介虫(Cypris)、海萤(Cypridina)等。
桡足亚纲
大多自由生活,为海洋和淡水浮游生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少数寄生。体多呈圆锥形,头部往往与胸部体节愈合无复眼,体表一般无背甲,腹部无附肢,借头部与胸部附肢动物,如剑水蚤(Cyclops),为各种淡水水域最常见的种类 。
华镖水蚤(Sinocalanus)是海洋常见的种类。寄生的种类如寄生鱼鳃和皮肤上的中华鳋、锚头鳋(Jernaea)等,对鱼类危害比较严重。
蔓足亚纲
全部海生,成体固着生活,背甲变成含石灰质的外壳,包被体或全身。头部不明显,一般为雌雄同体。如藤壶(Balanus)、石砌(Pollicipes)等。寄生于蟹腹部的蟹奴(Sacculina)整个身体极度简化,形成一无分节的囊,以根状突起伸入宿主内吸取营养。
软甲亚纲
身体一般较大,体节和附肢数均有一定。头部与胸部或一部分胸部体节合成头胸部,通常具背甲。绝大多数水生,淡水、海水均有分布,如虾、蟹、虾蛄(Squilla)、糠虾(Mysis)等等,少数过渡到陆栖生活,如鼠妇(Porcellio),也有极少数寄生种类,如鱼怪(Ichthyoxenus)。
经济价值
常见的虾、蟹大多属软甲亚纲 、十足目,不少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3]
如对虾(Penaeus orientalis)为十足目(Decapoda)、对虾科(Penaeidae),体大,侧扁。表面光滑,甲壳薄。头胸甲有触角刺、肝刺及胃上刺。腹部有纵脊。尾节末端尖。前3对步足钳状。
后2对步足爪状。体青蓝色,胸部、腹部肢体略带红色。生活于浅海泥沙底。以小形甲壳类、软体动物的幼体或矽藻为食。产卵期4月至6月。夏初孵化至秋末,体长与亲虾相似。分布于中国黄海、渤海及东海海域。
许多甲壳类是重要的浮游生物组成部分,如丰年虫、水蚤、剑水蚤、华镖水蚤等为鱼、虾的饵料。
中国的虾、蟹种类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如对虾和中华绒鳌蟹等,已进行人工养殖。
视频---甲壳纲动物的秘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