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电灯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电灯泡是一种透过通电,利用电阻把幼细丝线(现代通常为钨丝)加热至白炽,用来发光的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电灯泡外文名electric bulb发明者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衍生发明钠灯、二极管灯或称电球钨丝灯学科电机工程。

概述

电灯泡(或称电球、钨丝灯),其准确技术名称为白炽灯[1]。电灯泡外围由玻璃制造,把灯丝保持在真空,或低压的惰性气体之下,作用是防止灯丝在高温之下氧化。

电灯是人造光源之一,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设备,用于指示或者照明。其中,用电流把常常以钨制成的灯丝加热到白炽状态后用来发光的灯叫白炽灯。灯泡内填充了卤素和惰性气体的白炽灯称为卤素灯。

历史

一般认为电灯是由美国人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所发明。但倘若认真的考据,另一美国人亨利·戈培尔(Heinrich G&ouml)比爱迪生早数十年已发明了相同原理和物料,而且可靠的电灯泡,而在爱迪生之前很多其他人亦对电灯的发明作出了不少贡献。180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将铂丝通电发光。他亦在1810年发明了电烛,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1854年亨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发光。他的发明今天看来是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白炽灯。他当时试验的灯泡已可维持400小时,但是并没有及时申请设计专利[2]

1850年,英国人约瑟夫·威尔森·斯旺(Joseph Wilson Swan)开始研究电灯。1878年,他以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得到英国的专利,并开始在英国建立公司,在各家庭安装电灯。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他们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是他们无足够财力继续发展这发明,于是在1875年把专利卖给爱迪生。

爱迪生购下专利后,尝试改良使用的灯丝。1879年他改以碳丝造灯泡,成功维持13个小时。到了1880年,他造出的炭化竹丝灯泡曾成功在实验室维持1200小时。但是在英国,斯旺控告爱迪生侵犯专利,并且获得胜诉。爱迪生在英国的电灯公司被迫让斯旺加入为合伙人。但后来斯旺把他的权益及专利都卖了给爱迪生。在美国,爱迪生的专利亦被挑战。美国专利局曾判决他的发明已有前科,属于无效。最后经过多年的官司,爱迪生才取得碳丝白炽灯的专利权。

爱迪生的最大发现是使用代替作为灯丝。之后在1906年,通用电器发明一种制造电灯钨丝的方法。最终廉价制造钨丝的方法得到解决,钨丝电灯泡被使用至今。

电灯泡的最大问题是灯丝的升华。因为钨丝上细微的电阻差别造成温度不一,在电阻较大的地方,温度升得较高,钨丝亦升华得较快,于是造成钨丝变细,电阻进一步增大的循环;最终令钨丝烧断。后来发现以惰性气体代替真空可以减慢钨丝的升华。今天多数的电灯泡内都是注入氪气

现代的白炽灯一般寿命为1000小时左右。

形状特点

为什么它要呈梨形?这是因为电灯电亮后,灯泡里的钨丝能达到2500℃左右的高温,会使钨丝表层蒸发出一部分钨的微粒。灯泡做成梨形,灯泡内的惰性气体对流时,钨的微粒,大部分随热气体被卷到上方,沉积在灯泡的颈部,这就能减轻对灯泡周围和底部的影响,保持它的亮度。所以灯泡要做成梨形。

视频

电灯泡 相关视频

慢动作观察,通电时的白炽灯泡钨灯丝的状态
《爱迪生与白炽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