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壳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白头壳仔 (学名:Pycnonotus sinensis,英名:Light-vented Bulbul 或 Chinese bulbul),又名白头翁 、白头壳仔(台语),
是雀形目鹎科小型鸟类,为鸣禽,冬季北方鸟南迁为候鸟,台湾亚种于台湾为留鸟,平均寿命约10到15年。
白头壳仔常见于东亚,台湾宜兰平原,中国大陆则是在长江南部的大多地区,以及香港,
琉球群岛(八重山群岛,冲绳等),性活泼,不甚畏人。食昆虫,种子和水果,
属杂食性,雄鸟胸部灰色较深,雌鸟浅淡,雄鸟枕部(后头部)白色极为清晰醒目。
白头鹎(音:bēi)(学名:Pycnonotus sinensis)是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
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
性活泼,结群于果树上活动。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
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
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
性活泼、不甚畏人。 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
白头壳仔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是农林益鸟之一,值得保护。
外形特征
常成群出现在平原区灌木丛,丘陵树林地带,
以及校园,公园,庭院,行道中的各种高高的电线与树上。
白头鹎体长约17到22厘米,额至头顶纯黑色而富有光泽,
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耳羽后部有一白斑,
此白环与白斑在黑色的头部均极为醒目,老鸟的枕羽(后头部)更洁白,所以又叫“白头翁”。
背和腰羽大部为灰绿色,翼和尾部稍带黄绿色,颏,喉部白色,胸灰褐色,形成不明显的宽阔胸带,
腹部白色或灰白色,杂以黄绿色条纹,上体褐灰或橄榄灰色、具黄绿色羽缘,
使上体形成不明显的暗色纵纹。尾和两翅暗褐色具黄绿色羽缘。虹膜褐色,嘴黑色,脚亦为黑色。
幼鸟头灰褐色,背橄榄色,胸部浅灰褐色,腹部及尾下复羽灰白。
长居于山区,阔叶林,公园,树林中,以果树的浆果和种子为主食,
并时常飞入果园偷吃果实,偶尔啄食昆虫。春末夏初开始营巢繁殖,
白头壳仔在进入繁殖期后会聚集在树林上喧叫,常常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群聚的现象,到夏末秋季冬季时就消失了。
生活习性
迁徙:主要为留鸟,一般不迁徙。
习性:常呈3-5只至10多只的小群活动,冬季有时亦集成20-30多只的大群。多在灌木和小树上活动,
性活泼,不甚怕人,常在树枝间跳跃,或飞翔于相邻树木间,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
食性: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
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金龟甲、步行虫、金花甲、鼻甲、夜蛾、瓢虫、
蝗虫、蛇、蜂、蝇、蚊、蚂蚁、长角萤、蝉等鞘翅目、鳞翅目、
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和幼虫,也吃蜘蛛、壁虱等无脊椎动物。
植物生食物主要有野山楂、野蔷薇、寒莓、卫茅、桑椹、石楠、女贞、
楝、樱桃、苦楝、葡萄、乌桕、甘蓝、蓝靛、酸枣、樟、梓等植物果实与种子。
叫声:善鸣叫,鸣声婉转多变
栖身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的灌丛、草地、有零星树木的疏林荒坡、果园、村落、农田地边灌丛、次生林和竹林,
也见于山脚和低山地区的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及其林缘地带。
生长繁殖
白头壳仔喜欢将巢筑在相思树或榕树上,在都市中常见以枯草或芒草穗筑碗形巢于阳台花木、树丛盆栽之中,
每年春天三月到五月是白头翁的繁殖期,这段期间,
如果见到一只白头翁单独站在突出的枝头或是树顶上高声鸣叫,
过不了多久,另一只白头翁飞过来,两只鸟一唱一和,那多半就是它们在互唱情歌了。
繁殖期每一对白头翁会建立它们的领域,其范围面积小,
巢通常筑在离地面不高的杂木林或树丛上,雌、雄鸟共同育雏。
繁殖季节几乎全以昆虫为食。幼鸟需要经过大约两个星期的孵化才能破壳而出,
再经过大约两个星期的喂食,就可以出巢。
繁殖期4-8月。营巢于灌木或阔叶树上、竹林和针叶树上。
巢距地高1.5-7m,呈深杯状或碗状,由枯草茎、草叶、细树、芦苇、茅草、树叶、花序、竹叶等材料构成。
巢的大小外径为9-12cm×11-13cm,内径6-7cm×7-8cm,高5.5-15cm,深4-9cm。
通常一季繁殖1到2次,每窝产卵3-5枚,通常4枚。卵粉红色、被有紫色斑点,
也见有呈白色而布以赭色、深灰色斑点或白色而布以赭紫色斑点的。
卵的大小为21.5-24mm ×16-16.6mm,卵重2.6-3.3g。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泰国、越南。
中国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北至陕西南部和河南一带,
偶尔见于河北和山东,西至四川、贵州和云南东北部,
东至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南至广西、广东、香港、海南岛和台湾。
种群现状
白头壳仔是中国特有鸟类,是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的常见鸟类。
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
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