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白景瑞

增加 2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白景瑞1.jpg | thumb | 300px | 白景瑞 <br> [https://moviecool.asia/person/mda-BNbYGHRj 原圖鏈接]]]
'''白景瑞'''({{bd|1931年|1997年}}),[[台灣]][[電影]][[導演]]。生於 [[ 遼寧 ]] 營口,1949年來台,考上省立師範學院(現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 )外文系,後轉至藝術系;大學期間於話劇社結識[[李行]],兩人成為好友。受到西方电影艺术思潮影响,长期从事电影理论与方法研究,颇有造诣。多次获金马奖,文艺协会电影导演奖,国际天主教金炬奖, [[ 国民党 ]] 中央委员会及文艺协会奖状。
1957年退伍後,擔任 [[ 自立晚報 ]] 影劇記者,並以筆名「'''白擔夫'''」在聯合報撰寫影評、畫評。受[[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影響,決心赴義學習電影。1961年入羅馬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及舞臺設計,1962年進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贝鲁加大学、国际大学學習電影 。1964  1964 年學成歸國,擔任過台北学生杂志社编辑,自立晚报、征信新闻报驻 [[ 欧洲 ]] 特派员,台湾中国文化学院教授,之後進入中影任經理,一方面四處演講以帶入所學新知,並協助中影添購新器材;另一方面從剪接、策劃而到導演,為健康寫實路線代表人物。1970年代以降,嘗試拍攝文藝愛情電影、文學改編電影,代表作為[[陳映真]]作品改編的《再見阿郎》 及[[白先勇]]小說改編的《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主要成就,第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终身成就奖。1988年擔任第二十五屆金馬獎工作委員秘書長,改革許多制度。1995年二度擔任金馬獎執委會秘書長。1997年在金馬獎頒獎前於凱悅飯店中因心肌梗塞而辭世。 <ref name=“國家電影">{{cite web |url=http://www.ctfa.org.tw/filmmaker/content.php?id=486 | title= 白景瑞 | language=zh | publisher=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 accessdate=2019-02-24}}</ref>
97,9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