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桂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桂木
原图链接
原图链接

白桂木(学名:Artocarpus hypargyreusHance)是桑科波罗蜜属植物,常绿乔木,有乳汁,高达10-20米,胸径约30厘米;幼枝和叶柄有锈色柔毛。叶革质,全缘或具波状齿,托叶早落。花为单性,雌雄同株,与盾形苞片混生于花序托上。雄花序长1.2-1.6厘米;花被片2-3,雄蕊1;雌花序较小,花被管状。聚花果为球形,直径约1.5厘米。果柄长3-5厘米,被短柔毛。花期[註 1]春夏。

中文学名 亚科 菠萝蜜亚科
拉丁学名 Artocarpus hypargyreus Hance 菠萝蜜族桑科
植物界 波罗蜜属
被子植物门 亚属 白桂木亚属
双子叶植物纲 白桂木
荨麻目

性味功效

甘、淡,温。祛风利湿,活血通络。[1]

用法用量

  1. 内服煎汤15-30克。[2]
  2. 或浸酒。

配伍禁忌

  1. 风湿痹症:常与枫荷梨木防己枇杷树根龙须藤等配伍使用。
  2. 头痛:常与枫荷梨、紫茉莉根等配伍使用。

功用

果(桂木干)可生津止血,健胃化痰。[3]

形态特征

大乔木,高10-25米,胸径40厘米;树皮深紫色,片状剥落;幼枝被白色紧贴柔毛。叶互生,革质,椭圆形至倒卵形,长8-15厘米,宽4-7厘米,先端渐尖至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幼树之叶常为羽状浅裂,表面深绿色,仅中脉被微柔毛,背面绿色或绿白色,被粉末状柔毛,侧脉每边6-7条,弯拱向上,在表面平,在背面明显突起,网脉很明显,干时背面灰白色;叶柄长1.5-2厘米,被毛;托叶线形,早落。花序单生叶腋。雄花序椭圆形至倒卵圆形,长1.5-2厘米,直径1-1.5厘米;总柄长2-4.5厘米,被短柔毛;雄花花被4裂,裂片匙形,与盾形苞片紧贴,密被微柔毛,雄蕊1枚,花药椭圆形。聚花果近球形,直径3-4厘米,浅黄色至橙黄色,表面被褐色柔毛,微具乳头状凸起;果柄长3-5厘米,被短柔毛。花期春夏。

栽培技术

  • 栽植:选择岩溶石山下部、谷地等土层稍厚处造林,造林前清理杂草及恶性藤本,保留乔木树种及部分灌木,块状整地,规格40×40×30厘米,早春或雨季栽植。
  • 抚育管理:栽植后连续抚育3年,每年2次,块状铲草、松土,主要是清除影响幼树生长的杂草及藤本。

繁殖方法

播种

  1. 采种与种子处理选择:20年生以上的健壮优良母树采种。种子成熟8-10月,果实成熟由绿色转为黄色,于果实成熟盛期上树采摘,或摇动树枝震落后在地面捡拾。果实采回后,将其晾干碾碎,筛取种子;或将聚花果捣烂,洗去果皮肉,淘取种子;或堆沤数日,待软熟后放人密布袋中,在水中揉搓,除去花序托肉渣、皮屑及空粒,把沉下水中的瘦果,即种子,清洗干净,在室内晾干即可。种子千粒重200-250,发芽率约70-80%。随采随播,或短期干藏,种子忌日晒失水。
  2. 育苗:播种繁殖。白桂木种子含水量高,贮藏时间长了种子容易失去活性,因此,要随采随播。床面平整细致,条播稍压紧,洒水湿透床面,用细孔筛筛过的草木灰与种子混匀,均匀撒于床面,播种量25-30g/m2,不再覆土,并搭防雨棚,每天早晚用喷雾器喷水,播后10天左右开始发芽。种子大量成熟是在夏季,随采随播后至出苗期要特别注意水分管理,及时遮荫。当苗高5-8厘米时移床或移入容器培育,搭50%透光度的荫棚。苗高40厘米左右,可出圃造林。

扦插

由于扦插月份、母树年龄和ABT浓度对白桂木插穗成活率有极显著的影响,经实验得扦插时间以7月份左右嫩枝扦插效果较好,选用低龄母树的穗条,配合100mg/L浓度的ABT处理,苗床基质采用河沙,能得到较高的扦插成活率。

注释

  1. “花期”:当花的各部分发育成熟时,从花朵开放,雌、雄蕊从花被中暴露出来,至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花朵凋谢的一段时期。花期的长短因作物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开花期要求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低温和阴雨等不良条件,均会影响开花、传粉和受精,造成落花、落果和空秕粒。开花季节。指植物每年开花的季节或月份。

参考资料

  1. 白桂木的功效与作用 ,苹果绿 2015-01-18
  2. 白桂木的功效与作用 ,果蔬百科 2014-11-04
  3. 白桂木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