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沙屯隧道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沙屯隧道群

图片来自abic

白沙屯隧道群是位于台湾苗栗县后龙镇的3座单线铁路连续隧道,属于海线铁路龙港车站白沙屯车站区间,分别于1920年及1921年完工、1922年通车营运,并于1973年配合台湾铁路局改良行车效益另辟新路线后停用废弃,2009年起由苗栗县政府将隧道整理成自行车道,并于2015年公告指定为苗栗县历史建筑,命名后龙过港隧道[1]

历史

日本时代

1919年8月1日起,海线铁路开工,由南北两端的王田(今成功车站西侧)及中港(今竹南车站)向中间推进兴建,其中公司藔(今龙港站)至白沙屯站间行经过港地区的路段,东为丘陵、西邻海岸沙丘,如果铁路沿海岸兴建,容易受冬季东北季风刮起的海沙侵袭,掩盖路基,有行车安全疑虑,所以将铁路定线于丘陵侧,并开挖隧道通过。

此处丘陵段原本只打算开凿1座100.4公尺的短隧道,后来又重新定线,决定挖掘3座隧道,分别命名为第一白沙屯隧道(295m)、第二白沙屯隧道(162m)、第三白沙屯隧道(56m),其中第三白沙屯隧道先于1920年完工,另2座山洞随后于隔(1921)年竣工。在隧道施工期间,发现土壤满是贝壳化石,因此,日本政府将其命名为“过港贝化石层”,并依《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设立过港贝化石层石碑,明令不得滥垦滥伐。

1922年10月11日,白沙屯隧道群随著海线铁路全线通车而启用

民国时期

  • 1971年8月14日,由于龙港站白沙屯站间路线坡陡、弯急、隧道多、净空小、运转时间长等因素,为改善行车效能,台湾铁路局于此日完成基隆起点148.8km至149.6km间(即隧道前后路段)改线的路基工程,预定将铁路西迁,藉以缓和坡度、加大弯道半径。
  • 1973年12月,新线铺轨竣工,同时将白沙屯北号志站由原基隆起点151km附近往北延伸到新线(基隆起点149km附近)。自此,白沙屯隧道群停用废弃,钢轨枕木陆续拆除,之后渐渐成为当地农民休憩与仓储处所。
  • 2009年~2011年,苗栗县政府补助后龙镇公所,将废弃的旧隧道整建为铁路怀旧步道与自行车道。
  • 2015年11月20日,苗栗县政府公告旧隧道群登录为历史建筑,取名“后龙过港隧道”[2]
  • 2017年,苗栗县后龙镇公所向中华民国交通部观光局争取经费,于旧隧道内增设LED灯光及音乐演出,目前3座旧隧道已成为苗栗县旅游景点之一。

构造设计

白沙屯3座隧道(后龙过港隧道)为单线铁路隧道,洞口与内部下半部衬砌为混凝土结构,上半部圆拱则使用红砖砌筑,各个隧道口的造型都不相同,以顺应此处不稳的地层,其中第一白沙屯隧道南口更因怕海风夹带砂土造成行车困扰,由洞口下半部往外延伸约20公尺,像是伸出双臂一般。

本隧道因地形因素,第一隧道由北而南为3.3‰上坡,第二及第三隧道为9.1‰下坡;第一及第二隧道内为半径402公尺弯道,因此行车效率不佳,且1970年代隧道外侧(西侧)的海岸已衍生出海埔地,所以台铁局为增进行车效能,于1971年~1973年著手改线工程,将铁路西移,因此旧隧道于1973年底停用废弃。

周边

  • 半天寮休闲文化园区-好望角
  • 后龙清海宫

影片

白沙屯隧道群

参考文献

  1. 中华民国文化部文化资产局:〈后龙过港隧道〉
  2. 彭健礼. 〈半天寮旧海线隧道 可望登录历史建筑〉. 《自由时报》. 2015-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4)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