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腰草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腰草鹬(juv.)
Green Sandpiper

Ray Cui拍摄
图片来自flickr

基本资料

学名     Tringa ochropus

目/科/属  鸻形/鹬/鹬

迁徏状态   冬候鸟

普遍性    不普遍

体长/体重  21-24cm/53-119g

白腰草鹬,雌雄同型。虹膜暗褐色。嘴榄黑色。脚榄绿色。

  • 繁殖期
  1. 眼先黑色。白眉纹仅至眼与白眼圈相连。头、颈及上胸密布黑褐色纵纹。
  2. 体背大致墨褐色、密布白斑。腰至尾羽白色、尾羽有暗色粗横纹。
  • 非繁殖期体背羽色转淡,头、颈及上胸纵纹变不明显,体背白色点斑较细少。
  • 亚成鸟似非繁殖期,但羽色偏褐。体背白色点斑较细碎,偏褐,颈及上胸前纵纹尚不明显。
  • 飞行时,翼下全黑,翼上无白翼带,但腰至尾羽白色甚醒目,尾羽暗色粗横纹,脚略伸出尾端外。

栖地&习性

潮湿的林区,在古老的沼泽林地和山地森林中;最好是松树林。

性机警,孤僻,单独于近草丛水边活动,少至空旷处。行动时尾巴不时上、下摆动。受惊时即飞离。

以水生和陆生昆虫为食,主要是甲虫,双翅目和直翅目的成虫和幼虫,还有蜻蜓的幼虫,蚂蚁为食。

繁殖

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放置(最早在波罗的海附近,大约在1个月后在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俄罗斯)。一夫一妻制。

保育

不受全球威胁(最不关注)。

鸣声

飞行时经常发出响亮似“ deele”,“ tweedley”,受惊扰时,发出激动,凄厉而干燥,不悠扬的“chiff-chiff-chiff”或“weef-weef-weef”音。

外观相似性

矶鹬体型较小,嘴较短,白眉线明显。体背无白斑,但翼前有白色指状突起。飞行时,有明显白翼带,无白腰,翼下白色有暗色条纹。

鹰斑鹬脚黄,较长,嘴较短,有明显白眉线。体背白色斑点多且大。飞行时,翼下非全黑,尾羽横带较细,脚超出尾端较长些。

分布

N&C Europe,通过西伯利亚C到达Anadyrland,堪察加和指挥官岛,以及NE NE;偶有阿留申群岛。冬季主要分布在非洲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及整个亚洲和东南亚到中国南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的冬季。[1]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

视频

GRÖNBENA Wood Sandpiper (Tringa glareola) Klipp - 1906
鹰斑鹬 Tringa glareola.avi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