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白花芍药

白花芍药

中文名称:白花芍药

拉丁学名:Paeonia sterniana Fletcher

界:植物界

白花芍药(学名:Paeonia sterniana Fletcher)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高50-90厘米,无毛。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叶3深裂或近全裂;顶生小叶3裂至中部或2/3处,侧生小叶不等2裂,裂片再分裂,小叶或裂片狭长圆形至披针形,长10-12厘米,宽1.2-2厘米。

生长于山坡草地和林下。分布 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等地。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目录

信息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毛茛科

属:芍药属

种:白花芍药

形态

​白花芍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50-90厘米,无毛。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叶3深裂或近全裂;顶生小叶3裂至中部或2/3处,侧生小叶不等2裂,裂片再分裂,小叶或裂片狭长圆形至披针形,长10-12厘米,宽1.2-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

花盛开1朵,上部叶腋有发育不好的花芽,直径8-9厘米;苞片3-4,叶状,大小不等;萼片4,卵形,长2-3厘米,宽1-1.5厘米,干时带红色;花瓣白色,倒卵形,长约3.5厘米,宽2厘米;心皮3-4,无毛。

蓇葖卵圆形,长2.5-3厘米,直径约1厘米,成熟时鲜红色,果皮反卷,无毛,顶端无喙,有也极短。果期9月。[1]

生长环境

芍药性喜阳光、喜温、喜肥和一定的耐寒、耐旱特性。在年均温14.5℃,7月均温27.8℃,极端最高温42.1℃的条件下生长良好。芍药是宿根植物。每年3月萌发出土,4-6月为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花期5月,果期6-8月,8月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这时是芍药甙含量最高时期。芍药种子为上胚轴休眠类型,播种后当年生根,再经过一段低温打破上胚轴休眠,翌春破土出苗。[2]


分布地域

产中国西藏东南部(波密)。生海拔2800-3500米的山地林下。[3]

繁殖方法

可用株丛,选在9月或3月底-4月初顶芽破土而出的时间。要注意分根,可把根部保留15厘米,合理施肥。栽前施有机肥,花蕾形成前施氮磷钾复合肥,花蕾形成期少施磷钾肥,花后施氮磷钾复合肥,果未形成时摘除。

主要价值

药用:活血祛瘀,解毒消肿。 窄叶芍药根部可供药用。味苦,性微寒,归肝脾经,有活血散淤、清热凉血作用,用于胸肋疼痛、腹痛、痛经、经闭、吐血、衄血、目齿肿痛、跌打损伤等症,窄叶芍药水-醇提取物有显著镇静和一定的镇痛作用,还能提高胃液的酸度,增进食欲和消化功能。

园林:窄叶芍药花形美,艳丽,可用于园林绿化景观营造。在园林中成片种植,花开时十分壮观,适合公园、花坛、绿地种植,可作花境,亦可在林地边缘栽植,配植矮生、葡匐性花卉,还可单株或数株栽植,欣赏其花色,并可栽于以芍药构成的花园,其园林价值很高。

参考资料

  1. 白花芍药,植物网
  2. 白花芍药,植物网
  3. 白花芍药,植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