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釉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釉瓷

明永乐时著名的甜白瓷了。它可能是中国白瓷制作的最高水准了。色白而嫩,如白糖一般,故名。胎体极薄,属于“半脱胎”(所谓“脱胎”,简单地说就是指只有釉,没有土胎的“瓷器”,实际上只有现代工艺才做得到)。明人诗句赞曰:“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尤言其轻、薄、透。故工艺难度极高,非御用官窑的景德镇窑不能制作。

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一般瓷土和釉料,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氧化铁,器物烧出后必然呈现出深浅不同的青色来。如果釉料中的铁元素含量小于0.75%,烧出来的就会是白釉。古代白瓷的制作,并不是在釉料中加进白色呈色剂,而是选择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和釉料加工精制,使含铁量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这样在洁白的瓷胎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就能烧制白度很高的白瓷。白釉出现于北朝。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是我国至今所见的最早的白瓷。[1]


于1959年河南省安阳县出土,据测定造于隋开皇年间,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棋盘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棋盘的横竖线各19道,共有361个交叉点,这说明早在隋代中国围棋盘已发展为19路了。此外,棋盘的四个角的四颗星和棋盘中央的天元都被重点标明。[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