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皆大欢喜·第五幕 第二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皆大欢喜·第五幕 第二场出自于莎士比亚戏剧《皆大欢喜》,剧作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喜剧”之一,故事场景主要发生在远离尘世的亚登森林中。大约创作于1598-1600年间。《皆大欢喜》主要剧情描述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儿罗瑟琳到森林寻父和她的爱情故事。剧名《皆大欢喜》表明剧中受迫害的好人全都得到好报,恶人受到感化,有情人双双喜结良缘。这反映了莎士比亚理想中的以善胜恶的美好境界[1]

第二场 林中的另一部分

➤奥兰多及奥列佛上。

奥兰多 你跟她相识得这么浅便会喜欢起她来了吗?一看见了她,便会爱起她来了吗?一爱了她,便会求起婚来了吗?一求了婚,她便会答应了你吗?你一定要得到她吗?

奥列佛 这件事进行的匆促,她的贫穷,相识的不久,我突然的求婚和她突然的允许——这些你都不用怀疑;只要你承认我是爱着爱莲娜的,承认她是爱着我的,允许我们两人的结合,这样你也会有好处;因为我愿意把我父亲老罗兰爵士的房屋和一切收入都让给你,我自己在这里终生做一个牧人。

奥兰多 你可以得到我的允许。你们的婚礼就在明天举行吧;我可以去把公爵和他的一切乐天的从者都请了来。你去吩咐爱莲娜预备一切。瞧,我的罗瑟琳来了。

➤罗瑟琳上。

罗瑟琳 上帝保佑你,哥哥。

奥列佛 也保佑你,好妹妹。(下。)

罗瑟琳 啊!我的亲爱的奥兰多,我瞧见你把你的心裹在绷带里,我是多么难过呀。

奥兰多 那是我的臂膀。

罗瑟琳 我以为是你的心给狮子抓伤了。

奥兰多 它的确是受了伤了,但却是给一位姑娘的眼睛伤害了的。

罗瑟琳 你的哥哥有没有告诉你当他把你的手帕给我看的时候,我假装晕去了的情形?

奥兰多 是的,而且还有更奇怪的事情呢。

罗瑟琳 噢!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哦,那倒是真的;从来不曾有过这么快的事情,除了两头公羊的打架和凯撒那句“我来,我看见,我征服”的傲语。令兄和舍妹刚见了面,便大家瞧起来了;一瞧便相爱了;一相爱便叹气了;一叹气便彼此问为的是什么;一知道了为的是什么,便要想补救的办法:这样一步一步地踏到了结婚的阶段,不久他们便要成其好事了,否则他们等不到结婚便要放肆起来的。他们简直爱得慌了,一定要在一块儿;用棒儿也打不散他们。

奥兰多 他们明天便要成婚,我就要去请公爵参加婚礼。但是,唉!从别人的眼中看见幸福,多么令人烦闷。明天我越是想到我的哥哥满足了心愿多么快活,我便将越是伤心。

罗瑟琳 难道我明天不能仍旧充作你的罗瑟琳了吗?

奥兰多 我不能老是靠着幻想而生存了。

罗瑟琳 那么我不再用空话来叫你心烦了。告诉了你吧,现在我不是说着玩儿,我知道你是一个有见识的上等人;我并不是因为希望你赞美我的本领而恭维你,也不是图自己的名气,只是想得到你一定程度的信任,那是为了你的好处,不是为了给我自己增光。假如你肯相信,那么我告诉你,我会行奇迹。从三岁时候起我就和一个术士结识,他的法术非常高深,可是并不作恶害人。要是你爱罗瑟琳真是爱得那么深,就像你瞧上去的那样,那么你哥哥和爱莲娜结婚的时候,你就可以和她结婚。我知道她现在的处境是多么不幸;只要你没有什么不方便,我一定能够明天叫她亲身出现在你的面前,一点没有危险。

奥兰多 你说的是真话吗?

罗瑟琳 我以生命为誓,我说的是真话;虽然我说我是个术士,可是我很重视我的生命呢。所以你得穿上你最好的衣服,邀请你的朋友们来;只要你愿意在明天结婚,你一定可以结婚;和罗瑟琳结婚,要是你愿意。瞧,我的一个爱人和她的一个爱人来了。

➤西尔维斯及菲靶上。

菲苾 少年人,你很对我不起,把我写给你的信宣布了出来。

罗瑟琳 要是我把它宣布了,我也不管;我存心要对你傲慢不客气。你背后跟着一个忠心的牧人;瞧着他吧,爱他吧,他崇拜着你哩。

菲苾 好牧人,告诉这个少年人恋爱是怎样的。

西尔维斯 它是充满了叹息和眼泪的;我正是这样爱着菲苾。

菲苾 我也是这样爱着盖尼米德。

奥兰多 我也是这样爱着罗瑟琳。

罗瑟琳 我可是一个女人也不爱。

西尔维斯 它是全然的忠心和服务;我正是这样爱着菲苾。

菲苾 我也是这样爱着盖尼米德。

奥兰多 我也是这样爱着罗瑟琳。

罗瑟琳 我可是一个女人也不爱。

西尔维斯 它是全然的空想,全然的热情,全然的愿望,全然的崇拜、恭顺和尊敬;全然的谦卑,全然的忍耐和焦心;全然的纯洁,全然的磨炼,全然的服从;我正是这样爱着菲苾。

菲苾 我也是这样爱着盖尼米德。

奥兰多 我也是这样爱着罗瑟琳。

罗瑟琳 我可是一个女人也不爱。

菲苾 (向罗瑟琳)假如真是这样,那么你为什么责备我爱你呢?

西尔维斯 (向菲苾)假如真是这样,那么你为什么责备我爱你呢?

奥兰多 假如真是这样,那么你为什么责备我爱你呢?

罗瑟琳 你在向谁说话,“你为什么责备我爱你呢?”

奥兰多 向那不在这里、也听不见我的说话的她。

罗瑟琳 请你们别再说下去了吧;这简直像是一群爱尔兰的狼向着月亮嗥叫。(向西尔维斯)要是我能够,我一定帮助你。(向菲苾)要是我有可能,我一定会爱你。明天大家来和我相会。(向菲苾)假如我会跟女人结婚,我一定跟你结婚;我要在明天结婚了。(向奥兰多)假如我会使男人满足,我一定使你满足;你要在明天结婚了。(向西尔维斯)假如使你喜欢的东西能使你满意,我一定使你满意;你要在明天结婚了。(向奥兰多)你既然爱罗瑟琳,请你赴约。(向西尔维斯)你既然爱菲苾,请你赴约。我既然不爱什幺女人,我也赴约。现在再见吧;我已经吩咐过你们了。

西尔维斯 只要我活着,我一定不失约。

菲苾 我也不失约。

奥兰多 我也不失约。(各下。)[2]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571年—1579年,进入斯特拉福文法学校读书。1587年,开始演员生涯,并开始尝试写剧本。1591年,创作的戏剧《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创作的戏剧《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创作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首演。1596年,创作的戏剧《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创作的戏剧《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坛关注。1603年,创作的戏剧《奥赛罗》首演。1605年,创作的戏剧《李尔王》首演。1606年,创作的戏剧《麦克白》首演。1614年,离开伦敦,返回故乡。1616年4月23日,在故乡去世。[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