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皮韦托龙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皮韦托龙属
图片来自dinosaurpictures

皮韦托龙属学名Piveteausaurus)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生存于侏罗纪中期(卡洛夫阶)的欧洲法国。它的化石主要是一个头颅骨,与异特龙的相似,但眼睛上方的角冠较不显著。皮韦托龙被估计长约11公尺及重2吨。

研究历史

皮韦托龙的模式标本(编号MNHN 1920-7)是一个部分脑壳,是在1920年由业馀地质学家发现于法国北部诺曼第卡尔瓦多斯省的迪夫泥灰岩(Marnes de Dives)地层,地质年代为侏㑩纪中期的牛津阶。之后化石交给巴黎自然史博物馆的教授马塞兰·布勒(Marcellin Boule)。近年的研究显示,该地层的地质年代为上卡洛维阶,约1亿6100万年前。

在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让·皮韦托(Jean Piveteau)研究这个标本、绘制素描图。这个脑壳的大小,相当于大型异特龙的脑壳大小[1],外形类似阿根廷皮亚尼兹基龙。在这之前,当地曾经发现其他零碎标本,在1808年经由法国科学家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研究。后在1861年,被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欧文(Richard Owen)建立为扭椎龙的新种,居氏扭椎龙(Streptospondylus cuvieri)。尚·皮韦托将这个新发现的脑壳,归类于居氏美\扭椎龙。

在1964年,阿利克·沃克(Alick Walker)在研究肉食龙下目的演化与鸟鳄时,他认为这个脑壳是属于美扭椎龙的新种,于是将这个标本独立为新种,迪夫美扭椎龙(E. divesensis)。为了图方便,沃克将被归类于居氏美扭椎龙的零碎标本,同时改归类于迪夫美扭椎龙,但普遍不被接受。

后来于1977年,才由菲利普·塔凯(Philippe Taquet)及塞缪尔·保罗·韦尔斯(Samuel Paul Welles)成立了独立的属,皮韦托龙Piveteausaurus),属名是以最初的研究者尚·皮韦托为名;模式种迪夫皮韦托龙P. divesensis)。在1988年,格雷戈里·保罗(Gregory S. Paul)将其归类于原角鼻龙,成为迪夫原角鼻龙(Proceratosaurus divesensis[2],但没有其他科学家采用这个归类法。

由于目前只有发现一个脑壳,造成皮韦托龙在分类上的困难。皮韦托龙曾先后被被认为是角鼻龙美扭椎龙原角鼻龙的近亲,也曾被归类于美扭椎龙、原角鼻龙的一个种。

分类

皮韦托龙最初被归类于斑龙科;斑龙科在当时是个“未分类物种集中地”,许多无法分类的物种被归类于此科。在2004年,托马斯·霍尔茨(Thomas Holtz)等人把皮韦托龙归类于坚尾龙类的分类未定位属,是种原始坚尾龙类,但当时没有提出种系发生学分析。在2010年的一份种系发生学研究,提到皮韦托龙的分类难以确定,但有可能属于斑龙科[3]。如同其他原始坚尾龙类恐龙,皮韦托龙是种大型、二足肉食性恐龙。

参考文献

  1. Holtz, Thomas R., Jr.; Molnar, Ralph E.; and Currie, Philip J.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ólska, Halszka (eds.), 编. The Dinosauria 2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71–110. ISBN 0-520-24209-2. 
  2. Paul, Gregory S. Predatory Dinosaurs of the World.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88: 304–305. ISBN 0-671-61946-2. 
  3. Benson, R.B.J. A description of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Bathonian of the UK and the relationships of Middle Jurassic theropod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0, 158: 882. doi:10.1111/j.1096-3642.2009.0056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