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位于中国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纪念塔建于1943年,旨在纪念在盐阜区抗日根据地阵亡的新四军兵员和干部,是盐城市历史最悠久的抗日烈士纪念碑;塔区总共占地46亩,纪念塔四周共有10块刻上烈士姓名的大理石纪念碑,北侧、西侧设有烈士墓群,东南侧有一座陈列室。纪念塔先后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破坏,后进行修复。

建塔过程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成功突破侵华日军包围,粉碎日军的两次扫荡。新四军于1943年春粉碎第二次扫荡后,盐阜区行政公署决定为牺牲的抗日将士建造纪念塔,并组成了由张爱萍主持会议的建塔委员会,制定建造纪念塔的计划;在研究和实地考察后,建塔委员会决定把江苏盐城市阜宁县芦蒲镇的芦蒲寿安寺订为塔址。在刘少奇陈毅的领导下,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于1943年8月开始动工,旨在纪念在盐阜区抗日根据地阵亡的新四军兵员和干部,是盐城市历史最悠久的抗日烈士纪念碑。建塔期间,张爱萍曾五度视察工地。

当时,工程人员找不到用来烧砖的窑炉,也没有办法采购建材,只好拆毁了两座庵堂,打算用庵堂的砖头来兴建纪念塔,但砖头仍然不足够;最终,阜宁周边九个县的民众自发筹集砖头,拼凑起来,由此得到足够的建材。在建造纪念塔期间,接近一万个市民曾义务无偿参与工程,最高曾达到一天两千人,所有建材均是由这些民众协助运输

纪念塔的整体设计和塔顶塑像制作由新四军鲁迅艺术工作团美术教员鲁莽负责,他为了学习铸造塔顶塑像而向老冶匠周介和拜师学艺;塑像完成后,张爱萍为两人和塑像拍了一张合照,这张合影后来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魏传统配诗。

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在1943年9月10日竣工,同月25日举行落成典礼暨追悼大会,由黄克诚宣读祭文。

破坏与修复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的1947年9月,国民革命军五十一师一三三旅攻进芦蒲镇,强迫六、七名市民拆毁纪念塔未果,便用迫击炮轰毁了纪念塔,又毁坏烈士墓群。塔身的上半部损毁,塔的基座则没有遭到摧毁;塔顶塑像掉到地上,被民众保护起来。

1959年清明节前后,黄克诚夫人唐棣华随团访问阜宁县,又专程借自行车来视察纪念塔,发现纪念塔遭破坏后塔身不完整,留下一片荒凉景象;于是,阜宁方面开始讨论重建纪念塔的安排。同年7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拨款修复纪念塔,并由时任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在塔身正面题字。其后,阜宁县政府又筹集了7,000元人民币,为纪念塔受损的部分进行修缮工作。纪念塔的修复工程按照原来的整体格局进行,在当年9月底基本竣工,由民众保护的塑像则重新安放到塔顶。在1965年的整修工作中,塔身采用的砖结构改为砖砌外包钢筋混凝土结构。

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在纪念塔上的题词被人凿掉,烈士墓群也出现损毁。1981年,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了《关于芦蒲纪念塔上恢复中央领导同志题词的请示报告》;1983年4月,江苏工艺美术厂协助修复纪念塔,恢复受破坏的题词,并在纪念塔四周植树。

纪念塔已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大概有2万人次参观。

结构

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的塔区总共占地46亩,纪念塔四周共有10块刻上烈士姓名的大理石纪念碑,北侧、西侧设有烈士墓群,东南侧有一座陈列室。纪念塔约高20米,坐西朝东(一说为坐北朝南),碑身竖立在高于地面的台基上,结构类近于西方的纪念碑。塔下的台基为三层台阶,其中最上层台阶的四周竖立了12枚大型质炮弹。塔身采用砖砌外包钢筋混凝土结构,正面有前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题写的“浩气长存”四字,两侧和背面分别有陈毅、黄克诚、张爱萍的题词。塔顶塑像铸铁铸造而成,形象为一名身高八尺的新四军战士,他穿着军服,右手举枪,身上配备了子弹袋和四颗手榴弹[2]

视频

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相关视频

上将:洪学智被任命为新四军盐阜卫戍司令员!时年28岁!
阜宁县芦蒲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