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蔡漢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是中國當代作家蔡漢順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在巍巍的太行山、太岳山和東條山三山交匯處,有一座縣城叫陽城。陽城的北留鎮有座「皇城相府」,癸卯春月我有幸與山西垣曲文友一起同行觀光,對這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莊」,又稱「午亭山村」。後因康熙皇帝兩次下榻於此,故更名「皇城」;之所以被稱為相府,則是因為這是當朝宰相陳廷敬的府邸。 在我的印象中,皇城相府有三大與眾不同的特色:一是它堪稱北方具有典型的江南園林特色第一巨宅;二是他深邃的文化底蘊;三是地方政府能夠利用文化軟實力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先說它堪稱北方典型的江南園林特色第一巨宅。
皇城相府總面積3.6萬平方米,其由內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組成。整個建築群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古樸莊嚴、渾厚堅固。漫步在庭院深深的皇城相府,見其內城外城,既有北方建築的豪氣,又有江南宅邸的靈秀。其中,御書樓金碧輝煌、中道莊巍峨壯觀、斗築居府院連綿、河山樓雄偉險峻、藏兵洞層疊奇妙……
特別是其止園,建成於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是陳氏家族最大的一處園林,占地近1.1萬平方米。在這裡他們依據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築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築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設而成美的自然環境和遊憩境域,讓人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靈泉之置」的感覺,也讓我這個南方人雖置身於北方巨宅,仿佛也徜徉在蘇州的拙政園裡,真的別具特色。
再說他深邃的文化底蘊。
世人大多知道有《康熙字典》,但《康熙字典》的總閱官是誰,卻鮮為人知。他就是皇城相府的主人陳廷敬。陳廷敬是康熙皇帝的老師,清康熙朝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曾輔佐康熙皇帝達半個多世紀之久,為一代名相。
縱觀陳廷敬一生,可謂滿腹經綸,學富五車,文彩斐然,著述頗豐。他作為一名學識淵博的官員,一生編著有多種書籍。其中屬於他個人的詩、文集主要有:《午亭文編》、《河上集》、《參野詩選》、《說岩詩集》、《山禮指要》、《午亭歸去集》等;參加過《清世祖實錄》的纂修;當過《清太宗實錄》的副總裁,《政治典訓》、《方略》、《一統志》、《佩文韻府》、《明史》等書的總裁官。特別應當提到的是,他主持了《康熙字典》的編纂工作。康熙四十九年三月,皇帝命張玉書、陳廷敬領導編纂一部大型字典。工作剛展開,張玉書即因病去世,已經七十多歲高齡的陳廷敬擔起了總閱官之職,嘔心瀝血,終於完成了這部中國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辭書,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陳廷敬一生寫了很多詩,風格特點雖不如同時代的王士禎、顧炎武、屈大均、納蘭性德,但功力較深,詩風雍容,與當時的文人唱和之作不少。他的文章也不少,致力於學習宋代歐陽修、曾鞏的文風。他的詩文成就比同時代著名文人稍遜,但由於他官職高,比較清廉,詩文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他為文功底深厚,有思想,見地深遠。他詩宗杜甫,語多沉鬱頓挫之氣。他曾隨康熙下江南,眼見沃野千里,鶯飛草長,留下不少帶有靈秀之氣的作品。他寫歷史風雲,大氣磅礴;寫自然景物,清新俊逸;無論是寄情寓理、熔辭鍊句,都匠心獨具,被稱為「燕許大手,海內無異詞焉」。
人們對他的這種評價,正是對他深邃文化底蘊的肯定,實至名歸。也可以說,今天的皇城相府因他而增色,他因皇城相府而光耀。
陽城是山西省東南端的一個小縣,隸屬於晉城市。就地理位置而言,假令沒有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在此拍攝,人們是很少知道有此縣城的。也正是因為有了這部電視連續劇,才讓陽城名揚天下。因而,自2001年開播以來,全國各地遊客紛紛慕名前來參觀,皇城相府也自然而然就成為陽城的一張亮麗名片,給陽城帶來了無限的商機。
本次我到此參觀,眼界大開。聽山西文友說:原來皇城相府所在地的這個村,從前集體收入靠採礦為主,但政府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嚴禁開採,致使村里經濟受到嚴重影響。後來他們看到了皇城相府的旅遊商機,決定產業轉型,以點帶面,促進鄉村旅遊業發展。政府開始整合資源,改善風景,拓寬道路,配套設施。如今寬敞舒適的柏油路兩旁綠樹掩映,紅花互抱,大型停車場,賓館民宿林立,新建成的村民別墅小區與皇城相府相互融合,形成了古樸典雅的獨特風景,吸引了眾多的遊客,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對於他們的這種睿智眼光和新思路,我是很佩服的。他們能夠抓住機遇,與時俱進,利用皇城相府這一文化軟實力,帶動美麗鄉村建設,委實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時已中午,因時間關係,我們還得趕回垣曲,不得不離開了。我們又回到了皇城相府的南門囗,望着眼前御書樓康熙皇帝手書的「午亭山村」匾額,我腦海里不由吟出了李白的兩句詩「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這大概就是我此時此刻的心境吧![1]
作者簡介
蔡漢順,國家中級職稱作家,揭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