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安化,如沐春風(劉懿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相約安化,如沐春風》是中國當代作家劉懿波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相約安化,如沐春風
喜歡安化,不止於她的青山綠水,更傾情於她厚重的文化底蘊、其色如鐵的黑茶和令人垂涎欲滴的本地臘肉。
今年初冬,有幸以湖南省第四屆綠色發展論壇「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主題徵文獲獎作者之身份再次來到中國最美小城——安化。
伴資水之側而立,依雪峰余脈而生。安化古稱梅山蠻地,土著多為瑤族,是名聞遐邇的梅山文化發祥地。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設縣,至今縣治已近千年。踏入這塊神奇的土地,每一腳踩到的都是吱吱作響的文化。
我的家鄉,每逢炎熱的夏夜都有納涼的習慣。這時,總會吵着要父親講故事,如《薛人貴徵東》、《陶澍訪江南》等。所以很小的時候我就熟知這裡的一位名人——道光重臣、兩江總督陶澍。
當然,安化人文的殷實和厚重肯定不是因一人而就。史載,自宋初至晚清,通過科舉考中進士以上14人,舉人117人。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定影響的人物還有羅饒典、黃自元等。一代偉人毛澤東先生也曾先後兩次來此進行社會調查和開展革命活動。
可謂人才輩出,代不乏人。其流風遺韻,激盪於梅山風物之間,溢彩流光,沾溉後人。
安化的人才湧現,為何會如此集中於自宋至清這一時段呢?因為文脈的傳承、人才的興盛除一方靈山秀水的孕育外,更離不開地方經濟的崛起。
陶澍有詩云:才交穀雨見旗槍,安排火坑打包廂;芙蓉山頂多女伴,採得仙茶帶露香。
正是因為這位晚清名臣所書的茶,是此地的黑茶成就了這片蠻荒之地。
安化的茶興於漢唐,而盛於晚清。由於當地具有十分優越的自然條件,故茶樹山崖水畔,不種自生。更在於明末清初,晉商與安化茶人共同開闢了以此為起點至中俄邊境恰克圖的萬里茶路,它是一條縱貫中國、外連歐亞,可與絲綢之路媲美的國際商貿大道。因此,出現了「茶市斯為最,人煙兩岸稠。置身熙攘外,唯有水中鷗。」的繁華景象。
我曾到過茶馬古道。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也是一個寒冷的冬日,行於那條羊腸般曲窄的細長山路,四周卻不見絲毫蕭殺凋零之氣。滿山樹木鬱鬱蔥蔥、蒼蒼茫茫混淆了四季的界線。
立于山丘之半,透過薄霧,俯視山下茂密的山林,隱約間,一位壯碩的漢子,頭緾一圍青巾,手牽一匹矮腳健馬盤山緩緩而行。悠揚的馬鈴久久迴蕩于山谷、急流和耳際。綿延數里的運茶馬幫,宛若穿越了唐宋明清的時空,自邊疆的茶市一路浩蕩而來。
第一次看到黑茶卻是五年前隨同南縣作協到安化採風。洞市那條古樸瘦長的老街,一色的青石板鋪路,兩側儘是古色古香的老舊木樓。門前的長木板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茶餅、茶磚和各式各樣的山貨,每一寸空氣里都瀰漫着淡淡幽幽的茶香。滿面滄桑的老嫗,時不時用聽不太懂的土語嘰哩咕嘍招呼着過路商客。
漫步老街,踏着鏘鏘作響的青石板,仿佛能聽到數百年前歷史的回音,即時滋生出尋幽訪古的高雅意境。心中便少去了幾分浮躁,增添些許踏實和單純。
如今,隨着安化茶產業的高速發展,無論是一塊方方正正的茯磚還是一卷長長圓圓的千兩茶,都成為傳承千年文明的重要載體和助力一方百姓脫貧致富的民生產業。
此行,已是第六次來到安化。最讓我樂此不疲的原因當然是這裡的美食。
當地土菜當屬湘菜系列,這裡的臘肉、野生山菌、豆腐和黑山羊是我的喜愛,其中,臘肉乃是至愛。無論是茶馬古道、雲台山下還是江畔農舍,儘管菜式花樣眾多,但有一樣菜總會有的,那就是本地臘肉。
正宗的安化臘肉,以山養黑豬肉為原材。過年殺豬所得之肉醃製曬乾後掛於灶上,煙熏火烤長達數月。其形其色恰如楊萬里詩中所言:箱刀切下黃水精,玉斧削出紅松明。
出爐成品可蒸可炒可煮,但個人認為蒸臘肉才是上佳美味。不妨取來一塊五花臘肉,溫水洗盡後置於高壓鍋內水煮十多分鐘,以去酯淡鹽。而後,將之改刀為厚片,擺入盤中撒上味精、辣椒等進蒸籠約十分鐘許即可上桌。提箸細細一品,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爽口而回香。
對此菜確實情有獨鍾。一次游於古城鳳凰,一農婦挑着一擔臘肉叫賣於江邊。我拿起一塊一刀切開,確實是外黑內紅,觀色澤應屬上品。聞上一聞,薰香撲鼻。遂一次買下,塞滿了坐騎的整個後備箱。
曾有這樣的文字描述腊味: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品嘗臘肉,既是一種味道,更多的或許是一種重重的情懷。
但願能有更多的機會重遊安化,來煮酒、烹茶,吃香噴噴的本地臘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