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头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石头鱼
shi tou yu

中文学名:石头鱼

拉丁学名:Synanceia verrucosa

门:脊索动物门

科:鲉科

石头鱼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强的一种鱼,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为给予人类最疼的刺痛。 石头鱼貌不惊人,身长只有30厘米左右,喜欢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如果有人不留意踩着了它,它就会毫不客气地立刻反击,向外发射出致命剧毒,它的脊背上那12至14根像针一样锐利的背刺会轻而易举地穿透鞋底刺入脚掌,使人很快中毒并一直处于剧烈的疼痛中,直到死亡。[1]

传说

传说上古时代,天空出现了一个大洞,由女娲娘娘创造的人类顿时陷入了无边的灾难中。女娲娘娘看到这种情况后,留下了难过的泪水,泪水滴落在土地上,竟变成了五彩斑斓的彩石。于是,女娲娘娘便把这些彩石带到天上补天。可是,有一天,女娲娘娘在天空中补天时不小心把一粒彩石掉进了大海,这粒有神力的彩石便在大海中等待女娲娘娘把它捡起补天,可是,女娲娘娘忙着补天,竟忘了还有一粒彩石掉进了大海。天被补好了,可那粒小彩石却依旧在等着女娲娘娘,小彩石等啊等啊,这一等就是几千年。后来,这粒小彩石便成了海底的精灵,变成了长相如同彩色礁石一样的"石头鱼"。

外形特征

石头鱼属毒鲉鱼族,学名"玫瑰毒鲉",因其像玫瑰花一样长有刺,且有毒,故而名之。石头鱼形状恐怖,体貌甚丑陋,活像一块石头,蛰伏在海底石堆中,不易被发觉。

石头鱼光滑无鳞,嘴形弯若新月,鱼脊灰石色,隐约露出石头般的斑纹;圆鼓鼓的鱼腹白里泛红,尾部扁侧稍窄。身长只有30厘米左右,身体厚圆而且有很多瘤状突起,好像蟾蜍的皮肤。体色随环境不同而复杂多变,象变色龙一样通过伪装来蒙蔽敌人,从而使自己得以生存。通常以土黄色和橘黄色为主。它的眼睛很特别,长在背部而且特别小,眼下方有一深凹。

石头鱼类,卵生。6~7个月成熟,寿命4~5年,雄鱼身体细长,背鳍、臀鳍略长于尾鳍,末端尖。发情时胸部特别红。雌鱼腹部鼓,背鳍、臀鳍末端略圆,略短于尾鳍,胸部色淡于雄鱼。成对饲养于40~60×20~25×23(厘米)箱中,用4~5天的老水,繁殖水温25~26℃,雌雄鱼在无底花盆做的产床内钻来钻去,舔食花盆内壁,即要产卵。每窝产卵500~600枚,都粘在花盆内壁上。 将带卵的花盆取出,放入与上述水质、水温相同的水族箱中进行人工孵化,2~3天出小鱼,3~4天游起来,喂灰水2~3天;喂小红虫3~4天能吃蜘蛛虫,20多天倒入饲养箱中(用4~5天老水),再过10多天又可产第2次卵。红、蓝宝石、桔子鱼、玉麒麟、红肚凤凰、马鞍翅等鱼类都用此方法繁殖。

世界上最毒的鱼,石头鱼的保护色与海底完美融合,它不主动攻击猎物,靠近它时,它的毒液会导致猎物瘫痪甚至死亡。

生活习性

石头鱼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即使人站在它的身旁,它也一动不动,让人发现不了。常栖于海中的岩壁上,活象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它的捕食方法很有趣,经常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食物的到来。它的硬棘(背鳍棘基部的毒腺有神经毒)具有致命的剧毒。

石头鱼全部是天然的,无人工养殖,一年四季都有。石头鱼适宜生长在温度18~25摄氏度杂藻丛生的岩礁底层,喜欢半埋于沙中,初夏产卵,普遍长度在30厘米,每只重量一般在500克左右。

石头鱼分布很广,在任何海域都有,但以热带及咸淡水交界为多。香港海域亦有石头鱼出产,又名"石崇"。

分布范围

产于菲律宾、印度、日本和澳洲,我国内盛产于台湾、江南一带,据介绍,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广西、海南也有。

视频

怪兽来了:长相丑陋石头鱼 给你致命一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