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横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石横镇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 石横镇

行政区类别: 乡镇

所属地区: 肥城市

面 积: 94.51 km²

下辖地区: 5个社区、43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石横镇福山路5号

电话区号: 0538

邮政区码: 271612

气候条件: 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100435人(2017)

著名景点: 泰山显灵宫

石横镇隶属于肥城市,介于北纬36°08′至36°14′,东经116°28 ′至116°36′之间。。北部、西部、南部与平阴县接壤;东部与湖屯镇相邻;东南部与桃园镇毗连。南北最长处13.65公里,东西最宽处13公里,总面积94.5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3%。2016年辖5个社区、43个行政村,总人口100435人(2017)。

2016年,实现社会总产值460亿元,境内税收总额17.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9605万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22410元。

2019年10月,石横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概述图资料来源于)[1]

历史沿革

石横自唐、虞、夏三代为青州之域。

商为海岱营州之域。

西周为兖州之域。

东周为鲁国地。

秦为齐郡(今济南)管辖。

西汉泰山郡置肥城县后,石横隶属肥城县管辖。

自东汉章帝末至南朝刘宋,石横归济北郡卢县管辖。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 ,复置肥城县,石横归东济北郡肥城县管辖。

北周隶属肥城郡。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 ,肥城改为博城,后又改为乾封县。石横先后隶属博城、乾封县。

宋朝置石沟镇,属东平郡平阴县。

金朝初因天降陨石于村北横置,改名为石横镇,隶属不变。

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割平阴五镇四乡(石横、栾湾、孝里、衡鱼)四千户,立邑署复称肥城县,治所在石横。待修好城门城墙后,因故治所移牛山东,修建城池(今老城)。石横归济宁路肥城县管辖。

明清两朝归济南府泰安州肥城县管辖,石横大部为安乐乡,北部诸村属高余社,南部诸村属原下社。

民国元年更名为福阳乡。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红庙村建立肥城县第七区抗日民主政府,机关没有固定地点。日伪在石横村设立七区区公所。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在隆庄教堂建立肥城县第七区人民民主政府。国民党还乡团在石横成立七区区部 (半年时间即垮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横归泰安地区肥城县管辖。

1955年11月改称石横区。区政府设在石横南门里。

1958年9月,石横人民公社成立。10月,随肥城县划归聊城地区管辖。

1959年7月改属济南市。

1961年5月,复归泰安地区。

1963年,公社机关迁至钢铁厂旧址(现纸厂)。

1973年,迁至泰临路北(即现址) 。

1984年1月建立石横区公所。

1985年11月建石横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石横镇下辖5个社区(山东石横发电厂社区、济钢总公司石横特钢厂社区、山东新查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社区、肥城东升纸业社区、肥城索利德焊材社区)、43个行政村(石横二街村、新胜村村、马坊村村、南高余村、中高余西村、中高余东村、石横一村村、石横三村村、石横四村村、石横五村村、石横六村村、后衡鱼一村、后衡鱼二村、后衡鱼三村、前衡鱼一村、前衡鱼二村、前衡鱼三村、前衡鱼四村、东衡鱼中心村、东衡鱼国华村、东衡鱼幸福村、旅店村、红庙村、大寺村、唐庄村、四合村、保安村、对福山村、仁里村、正明山村、圣佛寺村、八道岭村、泉胜村、隆庄新华村、隆庄汇北村、南大留村、北大留村、双泉峪村、查庄村、西铺村、道口村、北高余村、赵庄村)。

镇政府位于石横镇福山路5号。

石横镇位于肥城市西北隅,地处东经116°28′—116°36′,北纬36°08′—36°14′,北与平阴县安城乡的铁山、荒场、天井、双井和平阴镇的贤子峪、蛮子庄、洪口、分水岭等村庄接壤,西与平阴县孔村镇的前岭、马山口、太平庄、东臧庄、陈屯和店子乡的邱家林相邻,东与湖屯镇的下井子、古庄、荣庄、桥头、小中泉、大中泉、西辛庄、钱二新村、西杨庄等村毗连,南与平阴县的柳滩、江庄和桃园镇的白家楼、韩庄、里留、良庄、大业长等村隔康王河相望。全境南北最长13.65公里, 东西最宽13公里,总面积94.5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3%,镇机关驻地位于镇境中部偏西,距市区约25公里。

地质

石横地区处于肥城凹陷区西端。凹陷与基底构造线斜切,内部第四系广布。第四系之下为石炭—二迭系煤系, 其他地层走向近于东西,倾向北,呈单斜状。构造以断裂为主,纵横交错,多为高角度正断层,断层走向主要为北东向,分布密集。其中自石横向南为演马庄断层,呈东东南—北北西向延伸。

境内地层属华北型地层沉积。出露的地层有太古界的泰山群,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新生界的下第三系、第四系。受中生代以后燕山及喜马拉雅山运动较剧,发育较齐全。石炭系、二迭系构成煤田。奥陶系隐伏在第四系之下。寒武系裸露在周围山区。

地形地貌

石横镇处于肥城盆地西北隅,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丘陵区,海拔在100—250米之间;赵庄管理区全部、大留管理区和石横管理区北部、中部为平原,海拔在70—75米之间;南部为涝洼地,海拔60米左右。丘陵、平原、涝洼约各占三分之一。

境内浑圆形缓坡度的丘陵山头共38个,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均系泰山之延脉,自西向东有寨山、石庙山(福山)、马鞍山、万灵山、薛山、流力山、围子山、凤凰山等,形成肥城盆地西部天然屏障。石质多为青色石灰岩。

其中围子山最高,海拔250米。

石横镇境内微地貌变化明显,石横镇大体分为10个微地貌单元。

气候

石横属于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暖快,变化强烈,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夏季气温湿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天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年降水量约650毫米, 最大降水量是1082.7毫米(1964年);最小降水量是434毫米(1966年)。 全年降水分布不均,春旱夏涝。年蒸发量2200毫米。有霜期平均176天,无霜期平均189天。年平均总辐射量123.53千卡/平方厘米。大风多发生在春季和秋季,最大风力一般为7—8级,冬春之交多为东南风和西北风。北部八道岭为主要风口区。

由于境内发电厂诸晾水塔产生巨大蒸气,电厂和附近几平方公里以内形成独特的小气候,夏季往往局部降小阵雨,或增大降雨量;冬季往往形成小阵雪。

水文

地表水

石横镇境内诸河流为大汶河支流,属大汶河水系,多由北流向南或由东流向西,中部和南部有汇河、康王河两条较大河流,境内流域面积92平方公里。

汇河发源湖屯镇北部陶山、小泰山一带,在隆庄东北入石横境,经隆庄村南、东衡鱼和后衡鱼村北,在后衡鱼村西与康王河汇流入平阴县,境内长7.2公里。康王河上游由肥河、康河汇流而成,在道口村东北入石横境,经道口、红庙、东衡鱼等村,至后衡鱼西入汇河流入平阴县,境内长10.6公里。两河均为季节河,旱季干,雨季满。

境内较大湖泊两个。隆庄湖在隆庄村西南角,为1958年冬开挖的人工湖,东西长1公里,宽100余米;煤矿塌陷湖,位于查庄西,马坊、隆庄北,中高余和南高余东,共6000余亩,20世纪90年代起用电厂煤灰填湖造田。

地下水

石横镇境内潜水埋深平均17米左右。无雨季节厂矿用水及自然蒸发水位每天下降0.5毫米,雨季时康汇两河水位上涨,潜水埋深平均每天上升2毫米左右。

土壤

石横镇境内土壤土壤大体分15个类型,主要为为褐土、潮褐土、砂礓黑土3大类,其中中壤表土厚粘心洪积物和中壤表土厚沙心洪积物分布最广。1981年经肥城县化验室化验,境内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下,主要缺氮,普遍缺磷,大部分缺钾。

地表水资源境内有康汇两条大河,资源较其他乡镇优越,但受降雨量的影响,河水流量极不稳定。丰水年比枯水年流量大,雨季比旱季流量大。北部煤矿塌陷区形成诸多小型湖泊,这些湖泊水量稳定,旱时不涸,亦为境内地表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境内地下水主要是第四系潜水和隐伏寒武奥陶系灰岩裂隙岩溶水。

第四系潜水:由于肥城盆地东高西低,潜水由东北流向西南,我境中南部地势平坦, 低洼潜水沿河谷潜出, 转为地表径流,顺康汇两河流出境外。水位变幅平均为4.83米,平均含水层厚度10米以上。

隐伏寒武奥陶系灰岩裂隙岩溶水:境内中南部平原地下隐伏灰岩,以奥陶系灰岩为主,隐伏于第四系以下含水层。隐伏灰岩,裂隙洞穴发育,不受上下新老地层控制,而受岩性构造控制。 浸蚀面以下250米,裂隙洞穴或大或小,普遍有裂隙溶洞。境内岩层含水极为丰富,单位涌水量每秒米34.123升。含水层平均厚度为25米左右。

矿物资源

石横镇矿物资源,发现的有煤、石灰石、粘土(俗称坩子土)、铁矿石、砂等。

动物资源

据1980年生物资源调查:动物包括家畜、家禽、益鸟、益兽、益虫、害虫、水生动物等,共29纲709种。 其中水生无脊椎动物15纲60种;扁形动物门5种;线形动物门6种;环节动物门3纲14种;软体动物门2纲12种;节肢动物门7纲210种,多为农作物、林木昆虫;脊椎动物门:圆口纲1种;鱼纲4个目、8个科、34种。其中分布广、数量大的鲤科鱼6个亚科,126种;两栖纲5种;爬行纲19种;鸟纲7个目10个科35种 (家禽2个目,鸡形目7个品种);雁形目,鹅2个品种,鸭1个品种;哺乳纲7个科320种,家禽偶蹄目、不反刍亚目、猪科13个品种。反刍亚目,牛科6个品种,羊属14个品种,鹿科1个品种。奇蹄目,马科6个品种,驴2个品种。食肉目,水貂1个品种。

植物资源

据1980年生物资源调查:植物,包括农作物、林木、野生、观赏、药用植物等,不完全统计104科, 450种。其中蕨类植物门7科9种,裸子植物门4科10种,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28科96种,双子叶植物73科335种。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4大类,即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分属于蕨类植物门、被子植物门,共15科18个属30种。按其用途分类,其中林木果树44种,药用植物77种,粮食作物10种 (包括豆科),经济作物8种(主要包括油麻类),蔬菜44种,观赏类65种。

截至2016年,石横镇有人口7.01万人,户籍人口8.6万人,常住人口10.1万人。

民族

石横镇主要有汉族、蒙古族、回族、彝族、满族。

2011年,石横镇社会总产值380亿元,比2007年增长7.2倍,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6亿元,比2007年增长2.8倍,实现人均收入11257元,比2007年增长1.8倍。

2016年,实现社会总产值460亿元,境内税收总额17.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9605万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22410元。

参考来源

书记采访:石横镇

参考资料

  1. 石横镇,党政机关 , 201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