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天主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磐石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十三年(一八八八年),由傳教士任保衡倡議在磐石縣城內建成。到現今傳教活動已經118年,最盛時期擁有教友一千餘人。大禮堂占據大院的東側中間部分,是個南北方向的長方形建築,青磚牆黑瓦蓋,高窗闊門。
原來緊連大廳正門處有尖塔式鐘樓一座,高15餘米。在1932年9月發生的「磐石事件」中,被駐守磐石的日寇擊毀,事後再沒有修復。現正門上方的牆壁上彈痕累累,它是磐石人民抗日鬥爭戰績的見證。
教堂簡介
大廳有左右兩個正門,室內雙排柱式大廳,內有紅漆頂柱二十四根,頂棚呈園拱形,地板塗以紅漆,內壁潔白整齊,掛畫栩栩如生,令人凝眸。在大廳的盡北端有木雕矮欄一道,欄內有講壇設置在木製的兩層木台上,後台有壁龕,龕內是天主耶蘇的神像天主教堂坐落在老縣城東北隅,是一座近西式高房,高高的屋脊,高大尖拱的玻璃窗,明顯地聳立在群房之中。整個教堂區圍在一個青磚鐵門的大院裡。從建築風格是看,既保留了中國建築的古樸莊重,又體現了西方建築的富麗典雅的特點。據舊縣誌記載:「光緒年建,有西洋式樓房教堂一所,並鐘樓一座,高有五丈余」。天主教堂建成初期,分為四個部分;大禮拜堂和五間磚瓦正房的修女起居室為內院,另闢外院設傳達室、庫房教會小學校,其他房屋出租別用。天主教堂共有房產54間,建築面積2191平方米,總占地面積7980平方米,是全省縣一級中最大的教堂。
建築風格
基督宗教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堂建築[1],在人類建築藝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這種教堂建築隨着基督宗教的歷史演進而不斷改變、更新,從而體現出不同的建築藝術風格。大體而言,教堂建築經歷了從最初的「地下教堂」和「宅第教堂」到「巴西里卡式」、「羅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斯拉夫式」、「文藝復興式」、「宗教改革式」、「巴羅克式」、「羅可可式」,以及「新哥特式」[2]等現代風格的發展。
視頻
磐石天主教堂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歐洲中世紀教堂建築:拜占庭、羅馬風、哥特式建築風格簡介,個人圖書館,2015-01-15
- ↑ 法國最有名新哥特式建築 穆蘭聖心教堂,網易,201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