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礁石(艾青的诗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礁石》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54年7月创作的一首新诗。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亦对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以深切的鼓舞。此诗语言凝练,采取烘托、比拟等手法,以冷静客观的描写手法,以旁观者的叙述视角作形象的勾勒,不作意义或感情的阐发,把其中的意韵留给读者去体会,十分富于诗歌美。 《礁石》被选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等高校的《大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 [1]

  • 作品名称 礁石
  • 创作年代 1954年
  • 作品出处 《艾青诗选》
  • 文学体裁 现代诗
  • 作 者 艾青

作品原文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创作背景

1954年7月,诗人艾青应智利众议院邀请,出访智利并祝贺智利诗坛泰斗聂鲁达五十诞辰。《礁石》是诗人于1954年7月25日,即这次出访期间所写的。

而且,当时值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伊始之际,百事待兴。但中国面临的困难却难以消失,不说那“帝国主义的重重包围”,单就经济建设来看,困难,打击就没有间断过。中国人民在这样一个的新历史时期,与战争时期共同的是最需要精神上的鼓舞。《礁石》正是应时而生,它实实在在地鼓舞了几代中国人。

作品赏析

主题思想

此诗所描绘的礁石的形象,正像一个久经斗争考验的人,无论东西南北风,无论多少的伤害打击,都不能让它移动一步,都不会让它失去生活的信念和信心。经受刀砍浪打的礁石,依旧微笑地面对海洋、历经磨难的斗士依旧勇敢坚强地活着。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这种存在,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

艺术特色

此诗没有直抒胸臆式的呼号,只有冷静的客观描写,采用的是旁观者的叙述视角,仿佛诗人只是在呈现一个事实。 在诗人的笔下,“礁石”具有无比坚定的意志和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任凭“无休止”的狂风恶浪吹打,依然昂首挺胸;尽管“脸上和身上”留下了“象刀砍过”的累累伤痕,却毫无畏惧、决不退缩,照样岿然不动,并且还“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带着必信的信心和无比乐观的精神,笑迎更猛烈的挑战,承受更严峻的冲,是一个大无畏的英雄形象。显然,这“礁石”有着象征性。它可以是象征为智利的独立与发展而终生呼号的聂鲁达,也可以是象征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中华民族,还可以是象征“遇到连续的迫害”、“要求生存的权利”(艾青:《艾青诗选·序》)而不畏强权、不息抗争的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

“礁石”象一座动静珠联的雄伟雕塑。诗的第一节的“扑”打”、“散开”,用的虽是动词,但这是写浪,目的是以动映静,突出礁石的坚定沉着从容。第二节用“站”、“笑”、“看”等动词,才是正面写礁石的傲然神态。这样一静一动,交相辉映,就更突现了礁石不屈不挠、英姿勃发的雄壮美质。同时,作者又象一个高明的摄影师和速写大师,他选取最能体现礁石倔强乐观而笑迎风浪的一刹那,寥寥几笔,就活脱脱地勾勒出礁石的不屈雄姿。

第一节用的是侧面烘托手法,写恶浪“无休止”的“扑”,是为了反衬出礁石的坚定、顽强的抗争性格。第二节通过正面抒写礁石的外貌、神态,活画出它的百折不回、乐观从容的伟大形象。这样一侧一正,便在人们的心目中矗起了一座无比坚定沉着的英雄形象。

同时,此诗在写作手法上,还采用了比拟的手法,如第一、二句:“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用“扑过来”描写浪花,无疑,是把浪花比喻成“人”的写法,本来没有生命的浪花,好像也有主观意志,能主动对礁石发起攻击。而接下来的是:写礁石“打碎”浪花,同样把礁石拟人化了,客观事物的相磨相荡,仿佛是人与人的斗争。这里,就有了比喻、拟人,同时,在更深的层次上,有“移情”的作用。客观事物本来没有什么意志、目的,但是在作者看来,它们却似乎有了意志、目的,实际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了外物身上,给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了生命。就像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句子一样,花不曾溅泪,鸟亦不曾惊心,不过作者“感时”、“恨别”,心意悲伤,带着情感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外物,觉得外物好像也在悲伤一样。此诗的第二节,进一步写礁石的“脸”、“身”和“笑”,更是清楚明白的拟人,而“移情”的审美心理活动,仍然渗透在其间。这样的写法,使客观世界变得“人情化”,赋天地以生命,使生命的活力鼓荡在宇宙间,确实是打动人心的好诗。

另外,从此诗歌的意境看,简短的八句诗,给人们描绘了两个主要的画面:第一个,是无数浪花被礁石打成碎沫;第二个,是礁石屹立,面对浩瀚的海洋。这两个画面,其实是同一个画面,所不同的是,第一个画面,着重描绘了被打碎的浪花,第二个画面,着重描绘了挺立的礁石,视觉的中心点有了变化,使读者关注到不同的层面。这就是说,“主导意图”有所不同,第一个画面的主导意图,在于揭示“浪花”的反复攻击,第二个画面的主导意图,在于突出礁石的傲然屹立。而且,诗歌语言构筑的画面,和真实的绘画有所不同。在诗歌中,画面是动态的,就像在电影和电视中,视角是移动的,景物也是变动不居的,而绘画中,作者却只能采取一个固定的视角,其画面虽然也力图用特殊的笔墨语言写出“动态”,但是,相比而言,总是静态为主。诗歌这种画面的营造,比绘画更灵活。但是,诗歌中的画面与绘画的另一个不同,就是诗歌的画面是“间接的”,是借助语言文字,间接描写图像的,而绘画,则是直接描写图像的。

总之,这首简短的诗歌,通过比拟的手法,注入作者的感情。但是,并没有把事情说尽,而是只简单地勾勒了两个画面,抓住事物的特点,而对其内涵,则采取“省略”的方式,没有做出什么说明,这就增加了读者猜测和想象的空间。在艺术中,“形象大于思想”,思想往往阐述得清楚明白,也就没有多少想象的余地,而没有想象的余地,没有给读者留出“填空”和“对话”的空间,也就不能引发读者的“兴味”,更不要说什么“领悟”和“畅神”了。相反,此诗语言凝练,采取“暗示”的手法,只作形象的勾勒,不作意义的阐发,把其中的意韵留给读者去体会,增加了诗歌的美。 [2]

名家点评

当代作家彦火《枫杨与野草的歌》:“《艾青诗选》所收的诗作,其中有一首诗,予我很大的感触。因为,这首诗可以代表艾青的精神。这首诗叫《礁石》。诗很短,只有八句,但所包涵的意义,却是深邃的,也是令人回味。”

当代诗人、作家伍学寅《诗道》:“艾青的‘礁石’,代表着一个诗人,一位战士,永远坚持真理,傲然屹立于风风雨雨中的形象。”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授倪正芳《文学鉴赏》:“这首诗是我们理解诗人、认识诗人以及诗人的诗的一把钥匙。这首诗歌,让我们目睹了诗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风姿。这首诗看来得之轻而易举,实则是诗人生命的结晶,越了解诗人,就越了解这首诗歌的钢铁般的沉甸甸的分量。”

作品影响

《礁石》被选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等高校的大学语文教科书的课文。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年),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3]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