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总劳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社会总劳动》是经济知识的一个名词术语。
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东方。而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汉字[2]。
名词解释
社会总劳动名词解释:①简称“社会劳动”。社会生产中,各个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不同产品所耗费的劳动的总和。从时间上看,它表现为社会总劳动时间,是各个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的总和;从产品上看,它表现为社会总产品,是各个生产者所生产的个别产品的总和。社会总劳动体现了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社会关系,在不同社会,社会总劳动具有不同性质和不同的实现形式。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的产品,只有在市场上卖掉,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成为社会的使用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才能证实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反之,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就没有被社会所承认,因而也不能构成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做到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国有企业的生产者的劳动虽然不是私人劳动,但也不是全社会范围的直接社会劳动,而是一种局部劳动或间接社会劳动,这种局部劳动或间接社会劳动要转化或实现为社会劳动,劳动产品也要通过市场交换。局部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体现了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者的利益关系。②还包括用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
参考文献
- ↑ 【荐读】细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一二三四五” ,搜狐,2018-02-11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