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祖冲之环形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祖冲之环形山

中文名: 祖冲之环形山

外文名: Tsu Chung Chi

地理位置:月球背面



祖冲之环形山(Tsu Chung Chi)是月球背面一座相对较小的撞击坑,约形成于早雨海世代,其名称取自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暨天文学家祖冲之(429年-500年),1961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接受。[1]


命名纪念

祖冲之( 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


命名原因

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大都包含在他所编制的《大明历》及为大明历所写的驳议中。


在祖冲之之前,人们使用的历法是天文学家何承天编制的《元嘉历》。祖冲之经过多年的观测和推算,发现《元嘉历》存在很大的差误。于是祖冲之着手制定新的历法,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公元462年)他编制成了《大明历》。大明历在祖冲之生前始终没能采用,直到梁武帝天监九年(公元510年)才正式颁布施行。《大明历》的主要成就如下:


区分了回归年恒星年,首次把岁差引进历法,测得岁差为45年11月差一度(今测约为70.7年差一度)。岁差的引入是中国历法史上的重大进步。


定一个回归年为365.24281481日(今测为365.24219878日),直到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杨忠辅制统天历以前,它一直是最精确的数据。


采用391年置144闰的新闰周,比以往历法采用的19年置7闰的闰周更加精密。


定交点月日数为27.21223日(今测为27.21222日)。交点月日数的精确测得使得准确的日月食预报成为可能,祖冲之曾用大明历推算了从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到大明三年(公元459年),23年间发生的4次月食时间,结果与实际完全符合。


得出木星每84年超辰一次的结论,即定木星公转周期为11.858年(今测为11.862年)。


给出了更精确的五星会合周期,其中水星和木星的会合周期也接近现代的数值。


提出了用圭表测量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