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福州线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福州线面

线面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传统小吃,属于闽菜系;福州面线起源于唐代,又称“汤饼线”和“怀饪”。主要产地分布于福州十邑地区,线面是中国面类最长最细的面,它以“丝细如发、柔软而韧、入汤不糊”而闻名,但随着旧街区改造和传统工艺的不便产量减小很多(现在有制面机,但真正好的还是手工线面)。选精白面粉为原料,佐以盐、薯粉、生油,调匀拌搅,经和面、揉条、松条、串面、拉面、日晒等若干道工序而成。成品分为两种:为“特线面”,稍粗,直径在 0.7毫米以内,通常用来炒食,为“面尾”。

中文名

福州线面

目录

原料

做法

注意事项

原料

面粉50公斤 水22.5~25公斤 盐3.5~4公斤 油、薯粉适量 。

做法

1.和面:将面粉、水、盐(盐、水量要考虑当天天气温度进行适量变动)放在和面机里搅拌。 2.油条:取出搅拌过的面团揉成圆团形,放在大陶盆内发酵二三十分钟,然后在大板上划成长条,用手沾油(现代绝大部分工艺都不使用油作为辅料了,因为加油会造成不易保存,产生油味),将面团揉成直径2~2.5厘米的面条,再放在大陶盆里发酵20~30分钟。

3.粉条:将油条再用手揉搓,要边搓,边撒薯粉,搓至直径5~7毫米,再发酵一些时间。

4.串面:将粉条绕在两条约50厘米长的竹筷上,叫面筷,每筷50~70条,串好后,放在发酵柜里。要平挂,使之垂长,在面柜静放2小时后进行拉面。

5.拉面:将两根面筷,一根固定在特制的面架上。用手拉另一端。经过反复拉长,长度一般要达5米以上,较好的可达7米左右,细度要达0.67毫米,晒干后的半成品含水分约25%,常温可存放近1个月,捆扎好后经过烘干,水分仅为11%,保质期可长达1年。

注意事项

近年来国内外争相仿制,以机械代替手工,但其味平淡,没有手工线面那样煮时不糊,柔韧润滑、嚼不粘齿、味中有味的特点。但为社会化生产,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线面制作的发酵过程的化学性质和线面表皮形成的物理性质,以便以机制线面代替手工线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