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种植箬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种植箬竹

种植箬竹
原图链接  

箬竹(学名:Indocalamus tessellatus (Munro) Keng f.):禾本科、箬竹属植物,竿高可达2米,最大直径7.5毫米;一般为绿色,竿下部者较窄,竿上部者稍宽,小枝2-4叶;叶鞘紧密抱竿,无叶耳;叶截形;叶片在成长植株上稍下弯,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密被贴伏的短柔毛或无毛,叶缘生有细锯齿。未成熟者圆锥花序,小穗绿色带紫,花药黄色;子房和鳞被未见。4-5月笋期,6-7月开花。

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衢县和湖南零陵阳明山。生于山坡路旁。海拔300-1400米。

该种是Wm. Munro取自中国出口的茶叶篓子中的竹叶而定名发表的,该种叶片大型,多用以衬垫茶篓或装作各种防雨用品,亦可包裹粽子。

基本信息

中文名:箬竹

学 名:Indocalamus tessellatus (munro) Keng f.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箬竹
原图链接  

目:禾本目 Graminales

科:禾本科 Gramineae

亚 科:竹亚科 Bambusoideae

族:北美箭竹族 ARUNDINARIEAE

亚 族:赤竹亚族 Subtrib. Sasinae

属:箬竹属 Indocalamus

组:箬竹组 Sect. Indocalamus

种:箬竹

分布区域:中国浙江、湖南

超 族:北美箭竹超族 ARUNDINARIATAE

形态特征

灌木状或小灌木状类。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节间长约25厘米,最长者可达32厘米,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一般为绿色,竿壁厚2.5-4毫米;节较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隆起,节下方有红棕色贴竿的毛环。

箨鞘长于节间,上部宽松抱竿,无毛,下部紧密抱竿,密被紫褐色伏贴疣基刺毛,具纵肋;箨耳无;箨舌厚膜质,截形,高1-2毫米,背部有棕色伏贴微毛;箨片大小多变化,窄披针形,竿下部者较窄,竿上部者稍宽,易落。小枝具2-4叶;叶鞘紧密抱竿,有纵肋,背面无毛或被微毛;无叶耳;叶舌高1-4毫米,截形;叶片在成长植株上稍下弯,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6厘米,宽4-10.8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密被贴伏的短柔毛或无毛,中脉两侧或仅一侧生有一条毡毛,次脉8-16对,小横脉明显,形成方格状,叶缘生有细锯齿。

圆锥花序(未成熟者)长10-14厘米,花序主轴和分枝均密被棕色短柔毛;小穗绿色带紫,长2.3-2.5厘米,几呈圆柱形,含5或6朵小花;小穗柄长5.5-5.8毫米;小穗轴节间长1-2毫米,被白色绒毛;颖3片,纸质,脉上具微毛,第一颖长5-7毫米,先端钝,有5脉;第二颖长7-10.5毫米(包括先端长为1.4-2毫米的芒尖在内),具7脉;第三颖长10-19毫米(包括先端长为2.3-2.7毫米的芒尖在内),具9脉;第一外稃长11-13毫米(包括先端长为1.7-2.3毫米的芒尖在内),背部具微毛,有11-13脉,基盘长0.5-1毫米,其上具白色髯毛;第一内稃长约为外稃的1/3,背部有2脊,脊间生有白色微毛,先端有2齿和白色柔毛;花药长约1.3毫米,黄色;子房和鳞被未见。笋期4-5月,花期6-7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浙江西天目山、衢县和湖南零陵阳明山。生于山坡路旁。海拔300-1400米

生长习性

箬竹属阳性竹类,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宜生长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耐寒性较差,所以要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微酸至中性土壤。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春秋两季采用成丛挖取母竹进行分株,修剪下部枝叶,勿伤鞭芽、鞭根,多带宿土移植于盆中,压紧、浇水保湿。新笋发生后要注意保护,防止损伤;置于阴湿处,待新芽萌发后,才可移至弱光下接受散射光的照射。栽种的深度一般在20至25厘米,若太深竹笋破土困难,若过浅竹笋出土后细而弱。 带母竹繁殖:选择1~2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带有鲜黄竹鞭,其鞭芽饱满的母竹,挖前要确定竹鞭走向,然后在距母竹30厘米~80厘米处截断竹鞭。留来鞭15厘米~25厘米,去鞭20厘米~30厘米。用利刀截去其上部,一般保留3~5片箬叶、然后栽入于预先挖好的穴中。入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厘米~5厘米。栽后及时浇水,覆草,开好排水沟。

移鞭繁殖:选2~4年生的健壮竹鞭,在竹鞭出笋前1个月左右进行。挖出竹鞭后,切成50厘米~80厘米为一段,多带宿土,保护好根芽,种植于穴中,将竹鞭卧平,覆土10厘米~15厘米,并覆草以防水分蒸发,一般夏季可长出细小新竹。为防止新竹枯萎,可剪去1/3竹鞘,保留3~5盘枝叶。

种植技术

1.整地:种植箬竹首先选好栽植的地方。最好在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质肥沃疏松、土层为深厚的沙壤土,且排水良好的地方。清除地表的杂草、砖头瓦块及其他垃圾,后翻地,深度达50厘米。

2.挖穴:竹鞭长度一般为40至50厘米,根据箬竹竹鞭长度把穴挖为长条形,规格为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40厘米,表土和底土分开放置。

3.施基肥:每个树穴施有机肥5公斤左右,在树穴底部均匀撒一薄层有机肥,后回填表土10厘米,其余有机肥与剩余表土调匀备用。

4.种植时间:箬竹的种植时间一般选择在冬季和早春,即11-2月份之间。

5.种植密度:箬竹的种植密度一般是每公顷2500株左右,株行距2米×2米,立地条件好的厚朴密度稍疏。若是厚朴和箬竹株间混交造林,则箬竹每亩167至222丛,株行距2米×2米或2米×1.5米。

6.定植:处理根部,以促进迅速形成新根,将竹苗放入穴中,把鞭根捋顺放在土中,后填调入有机肥的表土,再填底土。竹子深栽不易出笋,太浅易被风吹倒,埋土至竹苗原土部分时把四周踩实,浇定蔸水,水洇下后盖一层细土,比竹苗原土部分高3厘米左右,四周围埝。春季干旱多风,除浇足定蔸水外,还应适时进行叶面喷水,防止水分大量蒸发导致叶片枯萎脱落。[1]

养殖管理

1.浇水:水分是影响新箬竹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北方地区春季一般雨量少,空气湿度小,新栽竹的枝叶水分蒸腾量大,要及时浇水保湿,即催笋水。夏季浇足拔节水。雨季可视降雨情况浇水,若遇长期雨天,要及时排出积水,保持土壤通透。冬季11月、12月浇孕笋水。   

2.施肥:为促使箬竹提早成林,应及时追肥。最佳施肥时期为3月和6月及8、9月份,以农家肥和化肥并用效果较好。冬季可施些有机肥,对促进新竹鞭芽越冬有好处,还可增加土温,提早发春笋。注意施肥后及时浇水。   

3.除草松土:每年进行多次除草结合松土。北方春季野菜较多,在除去野菜的同时进行松土,有利于土壤保墒。夏秋季雨水多,杂草很多,及时除杂草并进行锄划,防止土壤板结。除草松土时,应注意不要损伤竹鞭、竹节和笋芽,下锄宜轻宜浅。[2]

病虫防治

箬竹主要病害有竹从枝病、竹竿锈病;主要虫害有红蜘蛛和蚜虫。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及时清除病虫枝,合理砍伐,使林内通风透光,合理进行水肥管理,促进竹林生长旺盛。大面积发生时喷药防治。防治竹从枝病用200单位的土霉素溶液喷2-3次,效果较好。防治竹锈病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2-3次,效果较好。防治红蜘蛛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喷1-2次,效果较好。防治蚜虫用乐斯本1500倍液喷1-2次,效果较好。

主要价值

实用

箬竹生长快,叶大、产量高,资源丰富,用途广泛,其秆可用作竹筷、毛笔秆、扫帚柄等,其叶可用作食品包装物(叶片大型,多用以衬垫茶篓或装作各种防雨用品,亦可包裹粽子。 [4] )、茶叶、斗笠、船篷衬垫等,还可用来加工制造箬竹酒、饲料、造纸及提取多糖等;其笋可作蔬菜(笋干)或制罐头;其植株可作园林绿化。箬竹除大量野生外,已进入人工丰产栽培。

药用

叶(箬竹):甘,寒。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用于吐衄,衄血,尿血,小便淋痛不利,喉痹,痈肿。

箬竹叶、笋及产品,药用价值高,对癌症特有的恶液质具有防治功效。

观赏

地被绿化材料,河边护岸,公园绿化

植物文化

箬竹在中国古代的寓意在中国竹子与梅、兰、菊被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以其中空、有节、挺拔的特性历来为中国人所称道,成为中国人所推崇的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动写照。

竹子在中华民族里我们的诗词里头,它地位很高的,竹子它没有什么香味,如果闻到了(那是)一股清气、清香,去闻它还没有什么香味,但是竹子在中国文人的理想世界里,给它附丽上了很高的品格。从《诗经》我们知道《卫风》里头就有歌颂它的诗,就是《淇奥》(篇),那么他在赞美一个英雄人物,一个保卫周王朝的卫武公,他就用竹子来起兴,用竹子的整个生长过程来说明一个伟大人格的整个的(形成)过程。

中国的文人里面,在晋朝专门讲清谈的时候有七个了不起的文学家,称之为"竹林七贤",因为这七个贤人是在竹林里面的,用竹林来反映七个文人的人品,又用七个人的文采来附丽在竹子身上,人文同自然相互映照。


相关视频

一点植物学之箬竹


淮滨箬竹基地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