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衢縣位於浙江省金衢盆地西部、錢塘江上游。總面積2117平方公里。地貌特徵為"七山一水二分田",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理位置優越,素有浙、閩、贛、皖"四省通衢"美稱。2001年國務院關於同意浙江省撤銷衢縣設立衢州市衢江區及調整衢州市市轄區,衢縣的石樑鎮、航埠鎮、華墅鄉、溝溪鄉、九華鄉、七里鄉劃入柯城區,其餘地區設立衢江區。[1]
縣情概況
衢縣位於浙江省金衢盆地西部、錢塘江上游。東毗龍游,西鄰江山、常山,北枕淳安、建德,南界遂昌。南北長87.9公里,東西寬41公里,總面積2117平方公里。地貌特徵為"七山一水二分田",以衢江為底軸,呈南北對稱階梯形過渡,依次為平原、低丘、高丘、低山、高山。
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盆地氣候特點,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8.3℃。
土壤占土地總面積九成以上,紅壤和黃壤占土壤總面積的73.24%,衢縣自古被譽為中國椪柑之鄉,適宜柑桔等農作物和亞熱帶林木生長。
地理位置優越,素有浙、閩、贛、皖"四省通衢"美稱。[2]
歷史沿革
衢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春秋為姑蔑地,戰國時屬楚。東漢初平三年(192)始建縣,名新安。晉太康元年(280)改為信安,唐咸通年間易名西安,民國元年(1912)始稱衢縣。唐以來歷為州、府、郡、路、道、署駐地,是浙西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時縣時市,行政區劃變動頻繁。1981年撤縣設衢州市(縣級),1985年5月升為省轄市,原縣級市轄區劃分為衢江區(暫名)和柯城區。 同年12月在衢江區基礎上恢復縣制, 屬衢州市,轄8區、9鎮、36鄉、640個行政村,總人口49.7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7萬人。 1992年撤區擴鎮並鄉後,為13鎮、15鄉。1997年底轄14鎮、16鄉、642個行政村,總人口52.10萬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衢縣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1986年,國內生產總值2.7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42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15億元,職工年均工資性收入1034元,農民年均純收入427元。 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20.34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910元; 社會商品零售總額7.0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79億元;職工年均工資性收入5936元,農民年均純收入2499元。 2001年國務院關於同意浙江省撤銷衢縣設立衢州市衢江區及調整衢州市市轄區,衢縣的石樑鎮、航埠鎮劃入柯城區,其餘地區設立衢江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