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科学技术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科学技术史是描述和解释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进程,以及研究其与政治军事经济、工业、文化、宗教、哲学等各个社会领域之间历史互动关系的学科。

科学技术史是理学的一级学科,研究范围涉及理、工、农、医四大学科门类,主要包含科学史、技术史、农业史、医学史、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与社会等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史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方法,以文献资料和实物遗存为研究内容,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主任张秉伦、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王渝生、原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路甬祥认为:“科学技术史学科在国内外已日益成为一门显学,从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队伍的构成三方面来看,属于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哲学并不等同”。

学科介绍

学科历史

科学技术史学科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伴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西方一些学者即开始了对科技发展历史的研究。17世纪,英国、丹麦等国已有科学史著作问世。18世纪,欧洲人对于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医学等发展的历史已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1892年,法兰西学院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史教授席位。20世纪初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科学技术史也受到了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多的重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13年,萨顿创办了第一份科学史独立刊物,提出了科学史的研究纲领,在哈佛大学首次开设了系统的科学史课程。1928年,萨顿、辛格、米利等科学史家创立国际科学史研究院,次年,首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召开。

我国的科学技术史研究工作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李俨、钱宝琮、梁思成等学者对我国古代科技文献与文物的发掘和整理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史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1954年,在竺可桢的倡导下,成立了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委员会,竺可桢任主任委员,叶企孙、侯外庐任副主任委员。1957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后来发展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并开始招收首批科学史硕士研究生,标志着科学技术史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我国诞生,也标志着科学技术史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及研究队伍的职业化。

开设院校

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3所):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大学(培育)。

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1]、研究所(14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研究所(30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东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学科范围

本学科主要包含科学史、技术史、农业史、医学史、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2]、科学技术与社会等研究方向。

视频

科学技术史 相关视频

文化的基因库: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王渝生中华文明解读李约瑟与中国科学技术史

参考文献

  1. 首批拥有学士硕士博士授权点高校,个人图书馆,2017-08-10
  2. 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搜狐,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