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程建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程建新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程建新,1954年出生,197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原院长[1]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设计艺术学博士生导师[2],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室内装饰行业协会副会长。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原院长

出生日期----1954年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方向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与策划等

主要成果

论文(选录):

1."现时代工业设计新课题",《设计》2004年第1期,独著;

2."机能造型在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设计》2005年第5期,独著;

3."重视设计基础教学中的'软性'因素培养",2007 海峡两岸高校设计教育论坛特约演讲嘉宾宣读并在论坛《论文集》发表,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出版社;程建新、罗毅;

4."大设计时代的中国",澳大利亚"龙与咸水鳄"国际创新论坛特约演讲嘉宾、宣读发表;2007年8月,独著;

5."创意产业与城市文化",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并作大会宣读发表);机械工业出版社,独著;

6."现代市场环境与商品设计的走向", 2006全国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并作大会宣读发表);

7."设计点亮生活",(央视10频道专访) 2007国际工业设计教育南京研讨会(论文集)(并作大会宣读发表);独著;

8.《以"道"因"器" "软硬"兼施》,2007世界华人工业设计论坛论文集(并作大会宣读发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独著;

9."传统文化的国际化"沪港台设计师高峰论坛(论文集)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1月,独著;

10."商品设计与城市创意产业的兴起"(第一届国际设计管理高峰会论文集),2006年,《设计》2006年第5期,独著;

11. "商品'诺曼底'",《设计》2004年第10期,独著;

12."后工业社会·大设计时代",《创意产业》2005年第5期,程建新、罗毅;

13."缺失的'软件'意识",《艺术与设计》2006年第8期,程建新、罗毅;

14."课程教学的探索",《大设计》2007年第2期,独著;

15."三国学子共展设计佳作,四校精英同绘美好明天",《大设计》2008年第4期,独著;

16."城市、文化和创意经济",2008海峡两岸创意产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主题演讲并收入论文集),独著;

17."现时代,呼唤大设计",《室内装饰》2005年第12期,独著;

18."设计是推动社会文明进程的动力",《上海商业》2008年第10期,独著;

19."中国优秀设计师培育、评估系统初探", 2007年京沪港台设计对话交流机制高峰论坛发表、大会演讲嘉宾,独著;

20."以人为本营造魅力城市",《室内装饰》2008年第12期,独著;

21."再读黟乡--从优秀传统生活文化中感悟防灾意识",2008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峰会嘉宾演讲并收入论文集。

个人著作

1.《工业设计手册》(设计表达篇主编18万字)中国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年8月;

2.《上海高等艺术院校素描全集》主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7年8月;

3.《企业形象导入》 ("十五"国家及规划教材)参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获奖项目

1.《工业设计产业政策研究》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立项 课题组成员(在研);发改委《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政策(征求意见稿)》评议专家;

2.《中国传统个人消费品的分析研究及手机概念性设计》 韩国三星中国设计研究院立项 项目总负责;

3.上海长寿地区楼宇经济开发建设及品牌商圈打造研究 上海市普陀区 已结题 第二;

4.上海设计产业三年规划 上海市经委、上海工业设计协会 子课题负责人(在研);

5.上海印钞陈列馆总体策划与设计(横向45万)第一负责人;

6."人机工程学"重点课程及精品课程建设 上海市教委立项 2006年4月 第一负责人,2007年获上海市精品课程;

7."设计艺术学"专业产品设计类课程的关联性和实效性研究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 三等奖 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人事局 2005年;

8. 2007年,获2007年上海市育才奖,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9."人性化设计理念培养为基础的人机工程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教学成果一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排名第二;

10.以"道"引"器"--《设计原理》课程的前沿性和应用性改革 教学成果二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排名第一;

11."影响上海设计的100位(个)设计师及机构"首批入选 上海市经委指导评选;

12. 2008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会;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