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程建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程建新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程建新,1954年出生,1978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

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原院長[1]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設計藝術學博士生導師[2],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上海工業設計協會副理事長、上海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副主席、上海室內裝飾行業協會副會長。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原院長

出生日期----1954年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上海交通大學

研究方向

工業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與策劃等

主要成果

論文(選錄):

1."現時代工業設計新課題",《設計》2004年第1期,獨著;

2."機能造型在設計基礎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設計》2005年第5期,獨著;

3."重視設計基礎教學中的'軟性'因素培養",2007 海峽兩岸高校設計教育論壇特約演講嘉賓宣讀並在論壇《論文集》發表,台灣樹德科技大學出版社;程建新、羅毅;

4."大設計時代的中國",澳大利亞"龍與鹹水鱷"國際創新論壇特約演講嘉賓、宣讀發表;2007年8月,獨著;

5."創意產業與城市文化",2007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並作大會宣讀發表);機械工業出版社,獨著;

6."現代市場環境與商品設計的走向", 2006全國設計學術年會(論文集)(並作大會宣讀發表);

7."設計點亮生活",(央視10頻道專訪) 2007國際工業設計教育南京研討會(論文集)(並作大會宣讀發表);獨著;

8.《以"道"因"器" "軟硬"兼施》,2007世界華人工業設計論壇論文集(並作大會宣讀發表);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獨著;

9."傳統文化的國際化"滬港台設計師高峰論壇(論文集)上海交通大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1月,獨著;

10."商品設計與城市創意產業的興起"(第一屆國際設計管理高峰會論文集),2006年,《設計》2006年第5期,獨著;

11. "商品'諾曼底'",《設計》2004年第10期,獨著;

12."後工業社會·大設計時代",《創意產業》2005年第5期,程建新、羅毅;

13."缺失的'軟件'意識",《藝術與設計》2006年第8期,程建新、羅毅;

14."課程教學的探索",《大設計》2007年第2期,獨著;

15."三國學子共展設計佳作,四校精英同繪美好明天",《大設計》2008年第4期,獨著;

16."城市、文化和創意經濟",2008海峽兩岸創意產業合作與發展高峰論壇(主題演講並收入論文集),獨著;

17."現時代,呼喚大設計",《室內裝飾》2005年第12期,獨著;

18."設計是推動社會文明進程的動力",《上海商業》2008年第10期,獨著;

19."中國優秀設計師培育、評估系統初探", 2007年京滬港台設計對話交流機制高峰論壇發表、大會演講嘉賓,獨著;

20."以人為本營造魅力城市",《室內裝飾》2008年第12期,獨著;

21."再讀黟鄉--從優秀傳統生活文化中感悟防災意識",2008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峰會嘉賓演講並收入論文集。

個人著作

1.《工業設計手冊》(設計表達篇主編18萬字)中國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7年8月;

2.《上海高等藝術院校素描全集》主編 上海書畫出版社 2007年8月;

3.《企業形象導入》 ("十五"國家及規劃教材)參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獲獎項目

1.《工業設計產業政策研究》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立項 課題組成員(在研);發改委《工業設計產業發展政策(徵求意見稿)》評議專家;

2.《中國傳統個人消費品的分析研究及手機概念性設計》 韓國三星中國設計研究院立項 項目總負責;

3.上海長壽地區樓宇經濟開發建設及品牌商圈打造研究 上海市普陀區 已結題 第二;

4.上海設計產業三年規劃 上海市經委、上海工業設計協會 子課題負責人(在研);

5.上海印鈔陳列館總體策劃與設計(橫向45萬)第一負責人;

6."人機工程學"重點課程及精品課程建設 上海市教委立項 2006年4月 第一負責人,2007年獲上海市精品課程;

7."設計藝術學"專業產品設計類課程的關聯性和實效性研究 上海市教學成果獎 三等獎 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人事局 2005年;

8. 2007年,獲2007年上海市育才獎,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9."人性化設計理念培養為基礎的人機工程學教學改革與實踐" 教學成果一等獎 華東理工大學,排名第二;

10.以"道"引"器"--《設計原理》課程的前沿性和應用性改革 教學成果二等獎 華東理工大學,排名第一;

11."影響上海設計的100位(個)設計師及機構"首批入選 上海市經委指導評選;

12. 2008年,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寶鋼教育基金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