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稅收抵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稅收抵免是中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稅收抵免是指准許納稅人將其某些合乎規定的特殊支出,按定比例或全部從其應納稅額中扣除,以減輕其稅負。對於這種從應納稅額中扣除的數額,稅務當局也能允許也可能不允許超過應納稅額。

根據應納稅額中扣除的數額是否允許超過應納稅額,稅收抵免劃分為"有剩餘的抵免",即扣除數額不超過應納稅額和"沒有剩餘的抵免",即沒有抵盡的抵免額返還給納稅人兩類。在西方國家,稅收抵免的主要有兩種:即投資抵免,又稱投資津貼和國外稅收抵免。

稅收抵免的內容

常見的稅收抵免一般有兩類,投資抵免和國外稅收抵免。國外稅收抵免與投資抵免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是為了避免國際雙重徵稅,使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公平;後者是為了刺激投資,促進國民經濟增長與發展,它恰恰是通過造成納稅人的稅收負擔不平等來實現的。

其中,投資抵免是指允許納稅人將定比例的設備購置費從其當年應納公司所得稅稅額中扣除。這相當於政府對私人投資的補助,故投資抵免也被稱為「投資津貼」。投資抵免的目的在於刺激民間投資,促進資本形成,增加經濟增長的潛力。

投資抵免因其性質類似於政府對私人投資的一種補助,故亦稱之為投資津貼。其大概含義是指,政府規定凡對可折舊性資產投資者,其可由當年應付公司所得稅稅額中,扣除相當於新投資設備某一比率的稅額,以減輕其稅負,藉以促進資本形成並增強經濟增長的潛力。通常,投資抵免是鼓勵投資以刺激經濟復甦的短期稅收措施。

國外稅收抵免,常見於國際稅收業務中,即納稅人在居住國匯總計算國外的收入所得稅時,准予扣除其在國外的已納稅款。

稅收抵免的特點

稅收抵免具有如下特點:

1.稅收抵免只適用於居住國(即輸出國)實行居民管轄權的國家使用,如果居民國採用來源地稅收管轄權,那麼稅收抵免就不適用了。

2.允許納稅人抵免的稅額有個限度。抵免法的計算公式為:居住國應徵所得稅額=居民國內、外全部所得*居住國稅率-允許抵扣的已納來源國稅額,允許抵扣的已納來源國稅額=居民在來源國的全部所得*居民國稅率與來源國稅率中較小的那一個。

3.稅收抵免法是對來源地稅收管轄權和居民稅收管轄權兩種管轄權矛盾的一種調和。該方法將來源地稅收管轄權置於優先地位,但又不徹底放棄居民稅收管轄權國的徵稅權利。

稅收抵免與稅收扣除的比較

稅收抵免與稅收扣除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稅收抵免與稅收扣除的不同之處在於,稅收抵免是在計算出應納稅額後,從中減去一定數額,稅收扣除則是從應稅收入中減去一定金額。其中,稅收扣除是指在徵稅對象的全部數額中扣除一定的數額,只對超過扣除額的部分徵稅。這種按規定扣除的數額通常也被稱作免徵額。

術語解釋

稅負,亦稱稅收負,是因國家徵稅而造成的一種經濟負擔。稅負是國家稅收對社會經濟發生影響的結果,是國家稅收所反映的經濟分配關係的一個表現方面。

應納稅額是指企業按照稅法的規定,經過計算得出的應向稅務機關繳納的所得稅金額。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

參考文獻